選單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作者:

孫黎明 王娟

本文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得高,是為了看得遠 ;看得遠,才知道美麗新世界。

飛得高,看得遠

1858年12月,在法國巴黎市民仰望的目光中,攝影師納達爾站在熱氣球的吊籃裡,對巴黎進行了拍攝。他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行航拍並被記錄的人。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奧諾雷· 杜米埃所作版畫:納達爾提升攝影至藝術的境界

(圖片來源/Wiki)

1860年10月,在美國波士頓,

攝影師詹姆士 · 華萊士 · 布萊克

(James Wallace Black)和熱氣球工程師塞繆爾·阿切爾·金(Samuel Archer King)利用熱氣球飛昇到約370米的高空,完成了世界上現存的第一張航拍作品。這幅作品被命名為《鷹與大雁視角下的波士頓》。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現存世界上的第一張航拍作品

熱氣球幫助攝影師脫離了地面的束縛,打開了攝影新世界的大門。但熱氣球高昂的成本,笨重、不夠靈活的缺點促使人們尋找一種制約更少的平臺來滿足航拍攝影的需求。於是,在人們成功將時鐘改造,並使之可以觸發快門後,18世紀80年代開始盛行使用一種常見的“無動力飛行器”——風箏搭載攝像機進行航拍。

1888年9月22日,法國煙火技師阿梅德·丹尼斯在其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建議在一個水平面上用12個鏡頭拍攝一張360度全景照片,這是人類第一次提出使用火箭航拍的概念。

隨後,人們又開始把尋找載機平臺的目光投向動物。德國藥劑師尤利烏斯·諾布隆納受一次鴿子送藥因天氣原因差點飛丟的啟發,萌生了在鴿子身上裝相機的想法。結果,鴿載相機設計不但成功,並於1908年12月憑鴿子拍攝回來的照片成功申請了專利。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鴿載相機及其拍攝的照片(圖片來源/Wiki)

航空航天業的發展,為飛高望遠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飛機取代了笨重繁瑣的氣球和飛艇,成為航拍的主要平臺,此後,飛機偵察成了一種非常直觀、有效的情報蒐集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除了裝備有專用照相機的偵察機外,一些戰鬥機和轟炸機飛行員還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相機完成航拍。

然而,無論是載人航拍還是衛星探測,其昂貴的成本和不方便性仍是阻擋大眾消費的一道鴻溝。無人機的出現,特別是消費級無人機因為無限的創意和相對低廉的價格為人類飛高望遠帶來了革命性變革,航拍這個“舊時王謝堂前燕”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可以用無人機來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脫離了地面束縛的航拍,帶給人們更豐富廣闊的視野和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婚禮攝影、旅遊取景、戶外運動……使用無人機拍攝不但可以實時傳輸,更能拍出大場面:它具有的大視場可以在空中俯視全景;其上搭載的攝像機拍到畫面後不但可以儲存在資料卡上,更能將畫面透過資料鏈實時傳輸到地面顯示裝置,實現同步分享。

另外,當人們想要買房時,單看規劃沙盤或者在小區裡考察,難免“身在此山中,難識真面目”。無人機就可助一臂之力。無人機可以在小區上空拍攝全景圖,在各樓之間穿梭、甚至探進尚未完工的戶型,拍攝的照片可以實時下傳到手機或膝上型電腦,人們猶如擁有了翅膀,飛起來,俯瞰小區全景,對各個樓之間的距離、綠化、朝向、位置等一目瞭然,做到心中有數。

藏文科普 | 航拍:不止拍大片那麼簡單

利用無人機俯瞰小區全景

“慧眼”拍萬物

為了更好地看世界,人們除了給無人機搭載傳統的輕型光學相機外,還搭載了諸如高速攝像機、紅外感測器、鐳射掃描器、鐳射雷達掃描器、磁力儀等多種“慧眼”,以實現不同目標、不同目的的拍攝、勘測。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