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類最經久耐用飛船來到227億千米外,12日送回資料,內容是什麼

在浩瀚的外太空中,要問哪個人造物體離地球最遠,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答案,美國旅行者1號,要知道現在的旅行者1號與地球距離達到227億千米,再次重新整理了2019年的距離記錄,這種距離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正是因為人類有了這艘最經久耐用的人造飛船,才讓我們對太陽日光層外星際空間有了一定了解,發現日光層跟科學家之前預測的結果不太一樣。

人類最經久耐用飛船來到227億千米外,12日送回資料,內容是什麼

自從1977年9月5日

升空以來,旅行者1號就一直在飛離地球,先是越過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帶, 後是飛掠木星,距離木星最近僅349000公里,比地月距離還要小,木星引力彈弓效應不僅讓旅行者1號飛船速度增加了一大截,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還改變了飛行軌跡,節約了變軌機動所需的燃料。旅行者1號飛行路線安排可以說是一箭三雕,節省燃料,探索行星,增加速度。

儘管旅行者1號對多顆太陽系行星進行了探索,但最終任務卻是飛出太陽系,探索星際空間,在探索完土星和柯伊伯帶小天體後,馬不停蹄地飛往星際空間,終於在2012年8月傳回讓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可喜的資料,太陽系粒子急劇減少,而宇宙射線大幅增加,這意味著旅行者1號已經跨越的日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於是旅行者1號開始探索星際空間的宇宙射線強度及太陽磁泡形狀。

人類最經久耐用飛船來到227億千米外,12日送回資料,內容是什麼

當然最神奇的是,旅行者1號還在和美國深空網路進行緊密聯絡,每個月傳回多批科學資料,要知道旅行者1號已有43年曆史,現在居然在227億千米外與我們進行通訊,經久耐用程度和超高科技超乎了我們的想象,就連一束鐳射從地球飛到旅行者1號也需要21:02:20,差不多一天時間。2020年11月12日,旅行者1號已向地球傳送第2批科學資料,第1批科學資料11月5日開始傳送。

人類最經久耐用飛船來到227億千米外,12日送回資料,內容是什麼

那麼旅行者1號送回科學資料內容是什麼?這也不難知道,在過去的幾年裡,旅行者1號上上三節核電池電力供應吃緊,這讓美國宇航局專家左右為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陸續關閉旅行者1號科學儀器,如今10個科學與儀器已經關閉了6個,只留下低能帶電粒子(LECP),宇宙射線子系統(CRS),磁力計(MAG),等離子波子系統(PWS)四種科學儀器在正常執行。

人類最經久耐用飛船來到227億千米外,12日送回資料,內容是什麼

因此,旅行者1號傳回的科學資料均來自這四個科學儀器,低能帶電粒子(LECP)來用研究太陽系磁層強度,宇宙射線子系統(CRS)用來

確定

宇宙射線

起源和加速過程,研究宇宙射線,

磁力計(MAG)用來研究太陽風

星際空間的相互作用,等離子波子系統(PWS)用於研究

區域性波粒相互作用,所以

旅行者1號傳回科學資料主要包含太陽風和宇宙射線強度和速度等相關資料。

人類最經久耐用飛船來到227億千米外,12日送回資料,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