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什麼人才是真正的特別軸和固執?如何與這樣的人交流呢?

首先,軸是個負面詞彙,也可以用固執替代。但是這樣的詞彙,往往是來自於親友的委婉的否定。

我曾經被人評價為固執,那是一種包裝好後的攻擊,讓我很憋屈。

8年前,我辭職創業,做職業輔導,並且聚焦於女性的職業輔導,在最開始的四年,身邊的親友幾乎沒人說好,都覺得這種事即沒人做過,也不會掙錢,你是傻了嗎?

然後我的親人,動員他的親友來勸我,其中有博士有心理學專業的。

而親友這個時候總會安全的建議:創業還是謹慎一點吧。

然後我的親人就會跟上一句:“你看,大家都勸你你也不聽,你這人就是太固執了。”

在創業初期,遭遇這種圍剿,其錐心之痛,可想而知。

所以關於軸、固執、堅韌之間的區別,我想我是有資格分析一下的。

什麼人才是真正的特別軸和固執?如何與這樣的人交流呢?

第一,堅定背後是立場,方法上可以多次嘗試。

立場伴隨著力量,通常是關於價值和社會是非的。比如我創業背後的邏輯,固然戰略層面因為我個人見識優先還不夠清楚,但是我為什麼創業的原因,我一直很清晰。

一是我喜歡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本書並不是說中國的鄉土,而是說整個中國就是一個鄉土中的社會,我們正在從過去的差序格局,走向同序格局,血緣地緣帶來的小團體關係,會被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係取代,從而走進現代社會。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對於現代社會的文明充滿嚮往,我覺得契約關係就是職業精神,我希望幫助個體在契約關係中獲得發展。所以我輔導中,普通學歷和出身的同學,在大城市求職,是我最成功的地方。二是我本身有性別價值觀,所以我關注女性的職業困境,並希望和更多人一起面對性別歧視。而以上兩點,構成了一種人文關懷視角和使命感。

針對以上立場,我是堅定的。因此哪怕創業後身邊沒有支援,我也沒想過放棄。但是關於用什麼方法實現這一點,其實我在自己能力和財力範圍內,也總是小步子嘗試。

在我個案輔導中,堅定的同學,我通常第一次語音溝通就能感受到,對方的立場、基底的生命價值觀,也許我很難清洗概括,但是我就是感受的到。舉幾個例子:

比如一位女士,畢業10年跳槽5次,這看起來似乎很迷茫,但是我完整的詢問完每一次跳槽理由,發現每次都是在遊戲公司,連續3次是公司倒閉才跳槽,兩次是老闆真的不給她任何空間,而這位女士是需要在工作中,有一定空間,主動參與業務建設和推薦的。所以雖然年齡上不佔優勢,大概1個月多,她順利入職了。

再比如一位二本學歷的男生,求職大廠,雖然學歷門檻不到,但是我詢問實習經歷和求職動機,就算裡面有高薪、體面的這種私念,但是這份私念卻很純粹,我就想那麼成功。那麼這份當下的力量,就算不能讓他入職大廠,也會拿到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的OFFER。

綜上,堅定是立場,也是當下全身為了這個目標的力量。而我相信,這樣堅定的人,也會遇到倒黴和挫折,也需要成長和學習,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堅定,那麼不要被外面的噪音干擾,繼續你原來的模式就好。

什麼人才是真正的特別軸和固執?如何與這樣的人交流呢?

第二,確實有的同學,在一個封閉的邏輯中,走不出去。

上面我感覺到堅定的同學,溝通會很順利。但是封閉邏輯中的人,人會難以溝通。

那麼在自己封閉邏輯中的同學,恰恰是內在不堅定,所以其表現是:

第一,思路很快,措辭和語言組織能力反倒是很好。面對提問能快速回應,要表達自己的時候,概念多、詞彙量豐富且會說很多,這些回答,能充分證明說者是正確的有素質的。

第二,關注點不穩定,因為是為了抵禦外界而自圓其說,並不能真正面對自己的問題。

所以封閉的邏輯重點是防禦,所以沒有力量。舉個個案輔導的例子。

為什麼跳槽?

第一輪迴答:主要有三個理由吧,一是領導不支援,二是我覺得最近工作越來不好做了,三是想要更好的平臺,我覺得在這裡沒發展了。

我回應:這三個理由都不透徹,工作不順利是你勝任力不夠嗎?同樣的,其他幾個問題也都是不透徹。

第二輪迴答:我今年壓力特別大,身體不好了,臉上總起痘。

我回應:為什麼壓力這麼大,什麼時候壓力大,這非常重要!你能詳細說說嗎?

這一輪沒有回答。

第三輪迴答:公司的老人都不動,我在這裡沒有機會了,所以必要再做下去。

我追問:但是你在這裡才一年,那麼你確定這個平臺的價值已經物盡其用了嗎?

回答:是呀。我覺得我再幹三年,還是這樣,我不想一成不變。

我總結:好的,既然你這樣說。那麼關於跳槽問題我暫時不追問,等有機會面試再說。那麼現在談談職業規劃吧。

對方卻又開始追問:姐姐,我還有個問題,請問其他公司也像我這邊一樣領導當面一套,背地一套嗎?

我說:領導問題確實是看機遇。你可以詳細說說發生麼了什麼。還有你想辭職是因為領導嗎?

回答:不是,我就是為了發展。我覺得矛盾這些可以忽視,我也會要求自己理性,而不是被這種人際關係的小問題影響。

以上對話,充分顯示了我上面列舉的兩個特徵:

一是反映很快,每個人問題的回答都似乎充分證明自己的素養,二是邏輯重點不穩定。

我想邏輯明明不穩定卻很封閉的人,自己也很痛苦。

具體我的建議是:

第一,書寫

。毛姆說,閱讀是人類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我覺得寫作更是避難所。可以給朋友寫郵件,或者訴諸其他文字方式。

這樣能相對完整的內在溝通,而不是讓自己進入一個問題應付完再應付下一個問題的局面中。

第二,

保持沒答案的狀態。

我做個案輔導恰恰讓我相信,每個人是自己問題的第一責任人,你回答不透徹為什麼跳槽或者為什麼考公、為什麼考研、為什麼出國等等問題,

那麼不要非得讓自己像做論述題一樣有個論證回答(這是我見到很多同學的做法,就是非得有個看似正確的回答,嗯,這樣才好,“這樣我才放心”),同時試一試行動,看看市場反饋,在行

動中思考,也許能開啟原有的防禦。

我是為好優姐姐,提供有溫度能操作的職業輔導。

什麼人才是真正的特別軸和固執?如何與這樣的人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