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作者:是土豆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Sony 從最初的MLDR-1000X開始就在使用的可摺疊式耳機設計,當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時候,WH-1000XM5卻完全改變了。 只由一整條的較幼的頭帶兩端,掛著一體式設計的耳機,眼看起來已經更簡約、更現代,也因此減少了所需的關節數量。 換來的代價就是耳機不能摺疊,收納性會比較差; 同時耳機在掛頸時的翻轉方向是內側向外,增加了內襯被弄髒、單元損壞的機會。 特別是 XM5 的佩戴感測器由前代的外露式變成隱藏在濾網下,所以有著把耳機掛在掛上習慣的朋友,似乎要注意一下。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對於頭圍比較大的我來說,不能摺疊折納並不成為缺點,反而因此讓頭帶有更寬的弧度,比較不會堅夾住腦袋,直接提升了戴感。 另外頭帶是以無段式延縮,同時與耳機之間的I形關節是靜音的,所以在戴著耳機時調整尺寸,也不會聽到卡卡的聲音。 這是索尼在經歷多代的經驗之後,為ANC降噪耳機帶來的進一步減噪的方式。

除此之外,看似差不多的人造皮革物料也是有不一樣的。 XM5 用上了更高磨擦力的物料,讓耳機更不易跑掉,算是彌補了頭頻寬度變小的改變,而且也是減少了因為頭髮跟耳機的磨擦而生的聲音呢。 然而頭帶變幼之後,因為重量而對於頭頂的壓力的確是比較有感,可能會對一些朋友來說是個不太好的設計。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在耳機之外,隨附的便攜盒也是全新設計的。 因為耳機不能摺疊,所以耳機盒的面積是較前代的大,這是不可避免的。 有趣的是便攜盒的高度是能夠壓縮的,在耳機拿出來之後,使用者可以把盒子壓扁,側面會按照預留的摺痕的往內折,使得盒子高度可以減少近半。 這樣一來,便攜盒就可以更輕鬆地塞進飛機椅背的袋子、揹包等窄細的空間。 而且裡面的配件小格也新增了一個具磁力的小蓋子,以免線材會亂跑。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WH-1000XM5 同樣是透過手機端的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app 來作操控,app 內有著能跨裝置記錄設定的帳戶登入功能,以及一些需登入後才能用的玩意,所以也蠻建議大家下載並登入的。

Connect app 基本操作都跟舊款一樣,像是調整耳機的自動關機、自動暫停、說話至聊天、DSEE Extreme 等設定。 在最新版本之中,就加入了登入後可以記錄和分析耳機音量資料,並與 WHO 世衛組織的建議作對比,是一個關心使用者聽力健康的小工具。 另外更耐人尋味的是多了一個「服務」的標籤頁,目前是可以連結 Spotify 賬戶到 app 之中,似乎是透露了 Sony 會在此與更多第三方服務整合的可能。

在外觀大改之外,索尼也趁機會為 XM5 改用了新的 30mm 碳纖維單元,同時強調單元邊緣有更高柔軟度。 雖然XM5的新單元比較前代已用了多年的40mm LCP單元細小一點,有朋友可能認為會對音質有壞影響,不過其實反而有提升。 因為碳纖維物料有更高的剛性,讓 XM5 在低音表現比較強; 同時在高柔軟度邊緣的協助下,單元反應可以更細緻、靈敏,音色和清晰度也因此有變更好。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在以LDAC編碼的藍芽連線下,聽日本組合綠黃色社會的《LITMUS》,人聲是非常實在的在耳邊歌唱著,配樂有著一定空間感,每一下的節奏感都相當有力。 平井大的《祈り花》The First Take 版本中,在獨唱時的背景有著很好的靜默感。 陳蕾的 Acoustic 版本《世界與你無關》,吉他絃線的立體感明顯,但又不會與人聲搶戲。

在動手玩的文章就有提到,XM5 是引進了雙晶片降噪,由前代 WH-1000XM4 在使用的 QN1 配搭 WF-1000XM4 上的整合式晶片 V1。 在官方提供的效果圖表所指,XM5 能在高、中頻的部分有更好的降噪效果,以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就是更能隔開旁人談話的聲音。

冷飯新炒-Sony WH-1000XM5

我試過在公交車上測試降噪性,在只開啟 ANC 但沒有播放音樂的情況下,鄰座乘客在聊天的聲音已經被壓得不會聽到有內容,只有隱隱約約有人在說話的感覺,播放音樂後更是完全進入自己的世界。 奈何公交車引擎的超低頻震動聲難免有一些些流進耳朵,不過這有部分是因為座位也有被震動之故。 在家裡測試時,小編敲打著機械鍵盤時的清脆聲音也完全聽不到,更遑論是小貓們討吃的叫聲。

這回XM5的麥克風大增至8顆,每邊各4顆,當中還有各2顆為針對使用者說話的波束成形麥克風,拾音性、分離度都是很強的。 小編透過錄音 app 來測試效果,發現自己的聲音能好好地與背景音分離,甚至坐在正播放談話內容的電視旁邊,也僅會聽到自己的說話,電視人物的談話聲都變得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