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代表建言加快城市更新,讓老舊街區變得智慧起來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杰 潘福達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街區更新步伐,推動老舊廠房、低效產業園區、老舊低效樓宇提質增效”。對此,代表們紛紛結合自身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目前,北京核心城區內的古建築和眾多老舊街區,普遍存在配套服務設施缺乏與老化、停車位稀缺、智慧化公共服務不足等問題,這與智慧城市建設及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焦力表示,利用智慧化手段對老城區的街區進行改造升級,變得更加迫切。

透過走訪調研,焦力發現,傳統老街區裡普遍存在現代化建築群與古建築並存、人口密度大、業態豐富的特點。為此,他發揮自身專長,提出一系列智慧化升級改造建議,比如,在對一些年代久遠已經老化的基礎設施如地下管線更新的同時,加以資訊化、網路化改造,為這些基礎設施加裝智慧感測器,並實現聯網。

“以感測器佈設帶動智慧化改造,實現既能‘監’,又能‘控’。”焦力建議,要逐步完善傳統街區的市政、交通、街區、文物、垃圾分類輸運等資訊管理平臺,透過平臺構建集監測、預警、控制為一體的基礎設施智慧感知系統,實現對建築社群、街區等不同空間尺度城市執行狀態的實時感知與響應,“尤其要加強重要文物周邊、歷史文化街區、旅遊景點、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的資訊化建設。”

市屬企業是街區更新的重要參與者。在市人大代表、首開集團首華物業金頂街專案部經理劉嬋看來,近年來本市開展老舊小區有機更新工作,透過硬體改造和軟體提升,為傳統街區增添了活力。以金頂街五區為例,在老舊小區有機更新中,物業主動參與社群施工改造全過程,“您看我們試點的首開居民服務中心,包含養老驛站、托育空間、主食廚房、便民超市、垃圾分類回收站等,正好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契合。”在她向記者展示的照片中,離服務中心最近的小區西側門正對著外面的馬路,周邊社群居民也可以很方便地來光顧。

劉嬋建議,物業服務單位在加快補齊城市公共服務短板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在街區更新過程中探索整合“物業+”服務模式,提供多業態便民服務,增加居民和物業的黏性,提高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相關部門加大對此類專案的支援力度。

市人大代表、首旅集團總經理白凡說,在城市更新中,很多企業面臨著資金需求與回報週期、規劃管理端政策支援等不匹配的現實問題。他建議,以“政府引導、國資參與、企業運營”的方式管理和運營低效資產,由政府組建完成區屬街區建設管理平臺公司,減少企業資金壓力,並強化金融服務,提供低(貼)息貸款、降低手續費率等。對於積極參與城市更新的市屬企業,建議強化對企業的激勵政策,在經濟效益及資產負債率等考核指標上予以關照。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