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作者 :天雅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如何經營好關係,是一門學問。

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需要促進關係的場景裡,我們倡導「共情力」。

當諮詢師面對來訪者、父母面對孩子、朋友面對彼此時,都離不開共情。

許多相關影片和文章,也紛紛把它作為一個重要課題,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具有共情力的人。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卻發現:

為了提升共情力,我們常常搞錯了「側重點」——

一味去共情別人,卻忘了共情自己。

結果不僅導致自我越來越虛弱,還搞砸了關係。

我的來訪者媛媛,便是如此。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越共情別人,自己越難受?

媛媛過去特別討厭別人遲到或爽約。

每每出現這種情形——

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她都會非常生氣,甚至還會直接把對方拉黑。

也因此,她的人際關係一直處得不太好。

後來接觸心理學,透過持續的自我覺察,她慢慢意識到:

這種“過激反應”,很大程度來源於小時候與養育者分離而引發的被遺棄感。

3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她被寄養在親戚家裡,父母從未按約定時間回來探望她。

帶著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訴求,進入到成人關係,所以她特別介意別人不守約。

為了緩和人際關係,她嘗試去提升自己的共情力,努力在憤怒爆發之前,先去共情別人。

一開始,她似乎真的做到了。

這半年來,她多次面臨閨蜜的遲到與爽約——

要麼因為晚上加班睡過頭,要麼因為情緒不佳不想出門……

但她都做到了共情閨蜜的苦衷,不僅沒發火,還常常反過來關心、安慰對方。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然而,就在元旦那天,媛媛卻突然爆發了。

當時,她遭遇了一些情感挫折,處於低落狀態。

她渴望有人陪自己聊聊天,便約閨蜜下午一起去野餐。

正當她把物資收拾好準備出門時,閨蜜卻突然發來訊息:

“我剛剛陽康,身體還很虛弱……上個月還休克了,醫生說我不能過度操勞……我現在很困想睡覺,要不我們下次再約吧。”

看到訊息那一刻,媛媛感覺一股巨大的憋屈由內到外油然而生,瞬間把她拉回到熟悉的暴怒狀態。

她一口氣給閨蜜發去十幾個“憤怒”的表情包,隨後,她直接無視對方的道歉,將其拉黑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成功共情了大半年,為什麼卻沒能熬過對方這次情非得已的失約?

其實,迴歸到媛媛的真實心境,這並不難理解。

在情感層面,她一直很介意別人對她的忽視,這種感覺是在她的生命早期形成的。

透過自我覺察,她明白了這種感覺的來源,但並不意味著消除了這種感覺的存在。

當她努力去共情別人的時候,其實是跟她內心的真實感受割裂開的。

比如閨蜜爽約,她心裡非常不爽,因為這個場景激發了她小時候的創傷。

但在理性層面,她又要求自己去共情閨蜜的不得已,並努力做到不生氣。

如此一來,她頭腦裡的「理性自我」,就會不斷地碾壓內心裡的「真實自我」,形成對立。

久而久之,這種內在的壓制和對抗會越來越強烈,到了臨界點,一點小事就足以把整個人引爆。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共情別人前,先共情自己

發現了嗎?

當一個人被創傷裹挾,自體處於虛弱狀態的時候,人際關係確實容易出問題。

但這個時候,我們真正要去學習的,不是理解、共情別人,而是:

共情自己

在諮詢室裡,媛媛回憶起跟閨蜜絕交的過程,隱約有些懊悔:

“她都虛弱成那個樣子了,也誠懇地向我道歉了,我卻還是無情地拉黑了她,真是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我:

當時你是什麼感受?

媛媛:

我就是覺得很失落、很憤怒。

我:

你的失落源自哪裡?

媛媛:

呃……我前不久失戀了,情緒很低落,很想找個人陪我聊聊天,但她卻爽約了。

我:

那……你的憤怒呢?

媛媛:

呃……這半年來,我每次約她都不順利,她要麼遲到,要麼爽約……我心裡其實很不爽,但每次都會努力去體諒她……可是,她從來不顧及我的感受……

我:

所以,你心裡很難過、很受傷,對嗎?

媛媛:

嗯……

我: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先共情自己呢?

媛媛:

共情自己?

“對,共情自己。”我又重申了一遍。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其實呀,在任何一段關係中,人一定要先看見自己。

關係存在的真正意義——

不是要求對方不斷滿足我們的缺失與匱乏;

也不是勉強自己地理解、共情和承讓對方。

而是透過一次次矛盾與摩擦,幫助我們去覺察、審視內在不舒服的感覺,

並從中瞭解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看見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

這時,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便可以

為自己去做一點事情

——

我滿足自己的渴望,為自己的需求負責,開始照顧好自己、愛自己,優先尊重自己的感覺。

換而言之,

當在關係中,對方令我們不爽,或給我們造成困擾、傷害時,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看見自己的痛苦,撫慰自己內在的不安。

針對這種情況,心理諮詢師冰千里提倡一種態度:

理解,但不原諒。

他說,

“我理解你,卻允許自己不原諒你,是一種高級別情感態度。

理解,意味著站在對方角度去共情他;不原諒,則是站在自己角度去共情自己。”

就像媛媛面對閨蜜——

她可以從理智上理解,閨蜜爽約是情有可原;

同時也可以從情感上選擇不原諒,將其拉黑。

這其實是當下媛媛能為自己做的最好選擇了,它無可厚非。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先共情自己,才能促進關係

理解,但不原諒——

聽起來有些冷漠,且不近人情;

但在現實關係中,卻極具意義。

因為:

一個人只有真正學會共情自己,把力量帶回給自己,他才會變得更加完整。

當他帶著完整的自己進入關係,才有可能促進對方成長,並促進關係圓滿。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曾分享過一個經歷。

參加一個團體,他遇到一位“直率”的女士,經常犀利地攻擊別人。

有人委婉地提出這一點,但女士不接受,大家也只能作罷。

直到有一回,陳海賢在被連續攻擊了好幾次以後,心裡很不爽。

他決定共情自己的不爽,懟了女士一句:“你說話真的很傷人。”

女士楞了一下:“我這個人性格直率,你別往心裡去。”

但陳海賢不依不饒:“你說話很傷人,並傷害到了我。傷害是一個動作,跟性格無關。”

第二天早上,女士率先開口了:

“趁我還有勇氣,我要向陳海賢道歉。”

接著,她說了一段很真誠的話,承認自己脾氣不好,為自己的舉動感到很難過,並渴望能獲得更好的關係。

當時,整個氛圍忽然變得溫暖而柔軟,大家都看著陳海賢,並期待他也能溫暖地迴應這番話。

但在短暫的沉默過後,陳海賢卻堅定地拒絕了她:

“對不起,我不接受你的道歉。”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為什麼呢?

原來,透過連續幾天的觀察,他發現:

正是因為一道歉便能獲得原諒,所以這位女士的行為一直停留在

“傷害-道歉-不改變”

迴圈之中。

緊接著,陳海賢向女士解釋道:

並不是因為你給我帶來了多大的傷害,也不是因為我對你有多生氣;

我理解這是你一貫的行為模式,但這次我想用「拒絕」來告訴你——

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可以用道歉來彌補。”

當時,大夥紛紛責備陳海賢不近人情,女士也不再說話,在一旁安靜地坐著。

但奇妙的是,從那以後,這位女士真的改變了。

她變得不再犀利,並多次在評價別人時,悄悄把傷人的話語替換掉。

很明顯,陳海賢的「不原諒」,在她心裡紮下了一根刺。

當切身體會到不被接受的痛苦以後,她學會了自省、改變與成長。

這就是在關係中,

當我們決定共情自己時,「理解,但不原諒」帶給一個人的成長與成全。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寫在最後

其實呀,在各種關係中,與其刻意去提升共情力。

我更提倡一種自然的狀態:

允許各種真實感覺的存在,允許自己當下的坦誠,而不必刻意用共情去維繫關係。

因為,在專業諮詢關係中,共情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

而在日常生活中,共情更多是一種選擇,做不到也無妨。

在真實的關係裡,做一個真實的普通人,輕鬆地表達自己的喜與惡,也挺好。

活得爽的人,從不輕易「原諒別人」

天雅,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諮詢師。

釋出於: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