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各自有什麼功績?

右將軍,是一個始於戰國時期的武將官職。到了東漢時期,右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地位已經相對較高了。到了三國時期,不少武將就曾被封為右將軍,比如在曹魏陣營中,樂進、徐晃、夏侯霸等人,就曾擔任這一官職。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蜀漢,43年的歷史中,一共出現了五位右將軍。

各自有什麼功績?

首先,蜀漢第一位右將軍是張飛

早在東漢末年,張飛就開始跟隨劉備了,在南征北戰之後,關羽、張飛、劉備三人感情深厚,如同兄弟一樣。公元211年,在劉璋的邀請之下,劉備率軍進入益州。一年後,劉備和劉璋決裂,從而爆發了益州之戰。公元213年,在劉備遇到阻礙的時候,張飛、諸葛亮、趙雲等人從荊州率軍進入益州,從而幫助劉備擊敗了劉璋。公元217年,張飛跟隨劉備進攻漢中。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後,進位漢中王。

各自有什麼功績?

《三國志·張飛傳·》: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假節。

雖然張飛沒能擔任漢中都督,卻獲得了右將軍這一官職。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漢中之戰後,劉備則是將魏延冊封為漢中都督。到了公元221年,等到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僅次於擔任驃騎將軍的馬超。不過,這一年,張飛卻被部下殺害,這自然讓後人為之嘆息不已。因此,之後的夷陵之戰,張飛自然無法參加了。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飛。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飛亦位列其中。

各自有什麼功績?

第二位右將軍是諸葛亮

東漢末年,諸葛亮在荊州隱居。公元207年前後,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自此之後,諸葛亮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誠然,劉備生前,諸葛亮缺少單獨領兵的機會。但是,諸葛亮治理後方,為劉備輸送糧草等物資,自然也為蜀漢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於是,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后,將諸葛亮冊封為丞相。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後主劉禪即位。因為劉禪年幼,所以諸葛亮全面掌握蜀漢的大權。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此戰,諸葛亮在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即差一點就能奪取曹魏的隴右地區了。可是,因為馬謖失守街亭,這導致諸葛亮只能無奈撤軍。在此背景下,諸葛亮不僅斬殺了馬謖,也主動承擔了兵敗的責任,選擇將自己貶低為右將軍,並繼續處理丞相府的事務。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原,因為從曹魏手中奪取了武都、陰平這兩個郡,所以,後主劉禪恢復了諸葛亮的丞相官職。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並在同年秋天病逝於五丈原。

各自有什麼功績?

第三位右將軍是高翔

高翔是荊州南郡人,初為劉備手下將領,並參與了劉備進攻漢中的戰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軍大破夏侯淵軍並擊殺夏侯淵,曹操以曹真為徵蜀護軍,都督徐晃等將領率軍前往救援漢中,高翔與之交戰,但在陽平被徐晃擊敗。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曹魏三郡歸降,響震關中。曹魏以張郃督諸軍前來阻擋漢軍,諸葛亮以馬謖佔據街亭、高翔駐屯柳城,以抵禦魏軍。但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被張郃大破,高翔也被魏將郭淮所擊敗,漢軍進退失據,第一次北伐失敗。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此戰,諸葛亮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可是,李嚴沒有及時運送糧草,導致諸葛亮退軍。可是,等到蜀漢大軍回來後,李嚴卻誣陷諸葛亮,指責他故意撤軍。

各自有什麼功績?

《諸葛亮集·卷一·公文上尚書》:輒與行中軍師車騎將軍都鄉侯臣劉琰,使持節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前將軍都亭侯臣袁綝、左將軍領荊州刺史高陽鄉侯臣吳壹、督前部右將軍玄鄉侯臣高翔……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符策,削其爵土。

於是,諸葛亮將事情的真相告知劉禪和文武百官,從而將李嚴廢為平民。彼時,高翔作為右將軍,也支援諸葛亮罷免李嚴的官職。此外,因為史料記載的匱乏,高翔最終的結局,沒有明確的說法。

第四位右將軍是輔匡

和高翔一樣,輔匡也是荊州人士。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入川討伐張魯,輔匡亦隨劉備入蜀。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劉璋在劉備進攻下投降,劉備平定益州,任命輔匡為巴郡太守。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復江關都尉為巴東郡,任命輔匡為巴東太守。

各自有什麼功績?

同年秋,劉備出兵進攻孫吳,前鋒一直推進至秭歸縣。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劉備親率諸將從秭歸出發,進軍至夷道縣猇亭,以輔匡、傅肜、趙融、廖化等各為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同年閏六月,劉備軍被陸遜擊敗,輔匡隨劉備退回蜀中。公元223年,劉備在永安白帝城病逝後,輔匡被後主劉禪晉升為鎮南將軍。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建興中,徙鎮南,為右將軍,封中鄉侯。

大約在公元231年到公元237年,輔匡晉升為右將軍。公元238年到公元241年之間,輔匡去世。對於輔匡來說,最終的結局,同樣沒有明確的說法。

各自有什麼功績?

第五位右將軍是閻宇

最後,閻宇依然出自荊州之地。公元257年,閻宇曾擔任庲降都督這一官職,以此鎮守南中地區。公元258年,永安都督宗預因病回到成都,後主劉禪任命閻宇為永安都督,從而鎮守益州的東大門。在蜀漢末期,閻宇依附於宦官黃皓。對此,黃皓準備讓右將軍閻宇取代大將軍姜維。當然,黃皓的陰謀還沒有得逞,蜀漢就滅亡了。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得知這一訊息後,閻宇留下羅憲鎮守永安,自己則率領大軍趕往成都。不過,閻宇沒能成功救援劉禪,在蜀漢滅亡後,閻宇下落不明,也即沒有相關的史料記載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