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資訊化時代,老師為何還是哪麼忙?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好友發的一句話:為什麼技術越來越先進了,我們卻越來越忙了?

仔細回想這句話,不免深有同感。拿學校來說,資訊化時代的數字校園,現代化的教學、辦公裝置一應俱全。

然而,從校長、副校長、中層領導到眾多教師,卻仍然感到工作繁忙和緊張。

現代技術的進步,理應減輕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把勞動者從過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資訊科技教育時代,靠人走、騎車、帶話等方式釋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知的時代已退出歷史舞臺,傳統的“粉筆+黑板”教學模式也漸漸式微,新的教育管理格局已經建立。

教育行政部門層級間的檔案可即時傳達至基層學校,基層學校的動態資訊也會及時逐級向上報送。單純從管理的角度而言,技術的進步,帶來了管理的優質、精細和高效,這當然無可厚非。

問題是

,來自上級的發號施令,某些地方過多地追求“短平快”。有的工作和任務,容不得學校有思考、計劃、決定和實施的機會,這裡佈置,那裡就要有成果,要提交。

比如校園內一些“建立工作”,比如“年年填系統,月月送報表”,雖有誇大之成分,但也著實透露出,技術的先進,反而使人的工作越來越忙了。

單就教師的教學而言,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至少應該帶來教育教學兩個維度上的變化。

一是教師教學的有效、輕鬆,二是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學習的高效、低負。

不容樂觀的現實情形是,教育技術現代化未能有效彌合師生教學的切合點,也未能點燃知識的生成點。

多媒體上觀課、電子白板上模擬課,等等,成為所謂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後遺症。大量冗餘的資訊在課堂上散發,諸多遊離於教學的互動交流充斥課堂。

剖析這一問題癥結,不難發現,其固然與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有關。

這正切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要害,因此,要下大力氣培訓教師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力,培訓是必要的,提高也是必須的。

但如果就此認為,是由於人對技術掌握的不夠熟練,影響了教育技術的應用,這顯然是將教育技術的現代化狹隘地固化為“技術”。

幾年前與我共事的一位老教師曾講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誰都沒見過電腦、印表機。

學生的試卷,先整理抄到備課本上,再謄抄刻寫到蠟紙上,油印好,晾乾後發下去,這個過程讓人有一種無法言說的享受!

細細品味,這位老教師的言語當中飽含了他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敬畏之情,融匯了他對教學的專注投入,對學生的深厚的情感投入。

作為教師,能自制命題試卷,這著實考驗教師的教育教學的功力,且不要說日常的備課、講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等等。

在沒有電腦、印表機和網路的時代,教師凝心聚力盯著教學。教育技術現代化的背景下,也不能說是教師不投入教學,他們確實很忙。為準備一節課,在網上備課、下載課件、製作課件,等等,花的時間更多。

教育技術無論怎麼變革,怎麼進步,教師對教學、對學生決不能掉以輕心。教師的工作永遠忙,但現在教師的忙,與上一輩老教師那時的忙,在我看來,有很大的不同。

有一個問題確實應當引起我們重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資訊流強勢猛衝,諸多模式化的教學改革,左右著學校教師的教學。

學校的定力不穩,教師的定力飄忽,今天這個模式,明天那個理念;

今天這個“建立”,明天那個“爭創”,教育整體的外部態勢是跟風而進,沒有更好地為教師提供一個心態平和、幸福教書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