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966年美軍B52轟炸機,將4顆氫彈扔向了西班牙,好在最後並未爆炸

1966年1月17日,一架掛載著4顆氫彈的B-52轟炸機在西班牙上空加油時,與加油機意外相撞。在轟炸機爆炸前幾秒鐘,飛行員將4枚氫彈拋向了下方!

據悉,這架轟炸機上攜帶的氫彈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1250倍,一顆就能讓15公里範圍內的生命灰飛煙滅。好在美國人很快在西班牙帕利馬雷斯斯附近的陸地上找到三顆氫彈,它們都沒有爆炸。然而還有一枚氫彈,美國人遲遲未能找到。不過根據已經找到的三顆氫彈的位置,美軍推算出剩餘這顆氫彈可能掉在帕利馬雷斯沿海,也可能落在一個直徑兩英里的圓形地帶。

美軍先從可能性更大的那塊圓形地帶入手。他們組織了300多人手拉手,從北向南穿越了這個地區,結果一無所獲。很快,他們又開始第二輪更為細緻的搜尋,但仍毫無結果。至此美國人相信,那枚氫彈應該是墜入大海了。

很快,一支規模龐大的海下搜尋力量聚集在帕利馬雷斯沿海,其中包括航空母艦、掃雷艇、驅逐艦、登陸艇等大量艦船,此外還有包括103名潛水員在內的大批專業人員到場。

1966年美軍B52轟炸機,將4顆氫彈扔向了西班牙,好在最後並未爆炸

搜尋人員首先使用拖曳聲納對帕利馬雷斯沿海進行了全面探測,不過由於此地海底崎嶇不平,地形複雜,探測行動一無所獲。搜尋人員只好動用深潛器下海觀測,然而20多天過去了,四艘深潛器仍然毫無收穫。

搜尋人員猜測,也許是這顆氫彈和降落傘一起落入了海中,然後被潮流給捲走了。為此,他們派出“阿爾文”號深潛器到遠處的大陸架斜坡去探尋。

“阿爾文”號深潛器長6。7米,重13。5噸,潛深1800米。它由兩名艇員操縱,艇身有一隻多功能機械手。

3月15日上午,“阿爾文”號開始在預定地點下潛搜尋氫彈。在700多米的深處,深潛器發現了一塊2。5米長的、形狀奇怪的碎片。艇員們頓時警惕起來,他們小心翼翼靠近碎片。在強光的照射下,他們終於看清,這正是他們苦苦尋找的氫彈降落傘!

艇員們按捺著內心的激動,在水下繼續工作了80分鐘。在弄清降落傘與氫彈仍然連在一起後,“阿爾文”號關閉強光燈和發動機,開始在附近巡視,等待另一艘深潛器“阿魯明納”號來接班。

1966年美軍B52轟炸機,將4顆氫彈扔向了西班牙,好在最後並未爆炸

“阿魯明納”深潛器號長15。5米,重81噸,潛深2430米。它由7名艇員操縱,前方有兩隻大機械手,舉力各為91公斤。

待“阿魯明納”深潛器就位後,緊張的打撈工作正式開始。兩艘深潛器潛入水下,用機械手去抓降落傘和氫彈之間的繩索,不過看著氫彈周圍泛起的泥雲,打撈人員擔心,這樣試下去,萬一不小心將氫彈引爆,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更有效、更安全地打撈這顆氫彈,打撈人員決定採用第一代海洋機器人——CURV-1支援打撈工作。

CURV-1水下機器人配有電動推進器、水下電視攝像機、聲納以及機械手等,它能在600米深水中工作。為了能讓它更好地打撈這顆氫彈,美國人特地對它進行了改裝,使它的機械手能夾住整顆氫彈,同時它的工作深度也有所增加。

3月25日,CURV-1和“阿爾文”號一起潛入深海,CURV-1夾住氫彈, “阿爾文”號機械手去抓住降落傘的繩索,然後兩艘潛艇緩慢同步上浮。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在距水面100米時,一身巨響,絞索突然斷裂,氫彈和降落傘翻著筋頭跌入海中,海底泛起一團“泥雲”。“阿爾文”號上的艇員嚇得大驚失色,冷汗直流。

4月1日,“阿爾文”號再次下潛時,發現氫彈已不在原來的地方了,打撈人員內心的失落不言而喻。

不過經過4天的搜尋,在海底淤泥裡,打撈人員再次發現了氫彈。“阿爾文”號當即用機械手抓住降落傘的繩子,試圖把一根鋼絲繩系在它身上。然而天不遂人願,意外再次降臨,氫彈又從斜坡上滾了下去。

第二天,“阿爾文”號再次下潛。經過四個小時的不斷嘗試,它終於用機械手臂將從水面放下的鋼絲繩精準地纏在了降落傘上。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阿爾文”號的蓄電池馬上要用完了,它被迫再次放棄打撈。

4月7日清晨,“阿爾文”號又一次潛入深海,這次它終於用機械手將鋼絲繩纏在了降落傘上。與此同時,CURV-1機器人也成功夾住氫彈。它們宛如一個整體,以每分鐘8米的速度同步緩慢上升。

1966年美軍B52轟炸機,將4顆氫彈扔向了西班牙,好在最後並未爆炸

當氫彈提升到離海面30米時,為防止意外再次發生,打撈工作暫時中止,潛水員下水將氫彈牢牢控住。上午8時45分,這顆在水下停留足足90天的氫彈,終於浮上了海面。

2000年,此次事件被改編為讚揚美國海軍潛水搜救的電影《怒海潛將》。顯然,這是一種避重就輕、極不負責任的行為。美國科技固然強大,可誰能保證每次都這麼幸運?生命不堪一擊,請常懷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