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長期以來,日本製造一直是和德國製造並列的神話,其工業實力被嚴重誇大,網路上鋪天蓋地吹捧日本工匠精神,什麼盤子要洗七遍、馬桶水可以直接喝,還有所謂的25000家百年企業。但事實上是,日本工業非常不完整,難以形成體系,部分領域先進、整體體系落後,根本無法與美國、中國這樣的工業大國相提並論。這次印度大壩垮塌正好說明一切。

印度大壩是如何垮塌的?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前幾天,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傑莫利縣大壩因冰川斷裂決堤,造成至少10人死亡、百餘人失蹤,一座水力發電站、5座軍用橋樑被沖走。初步調查表明,此次決堤是由於施工方對喜馬拉雅山區地質活動情況不清楚,採用在平原建造大壩的指標,完全沒有預料到冰川融化對堤壩的嚴重破壞作用。

北阿坎德邦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落差高達2700米,相當於900層樓,高山雪水夾雜著碎冰從高處砸下,其衝擊力可想而知,僅僅7分鐘就沖垮了陶利根加河和裡希甘加河交匯處的塔普萬水電站大壩。印度空軍空中偵察報告顯示,該水電站被完全沖走,連根茬都沒有留下,完全就是一座“豆腐渣”工程。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而據媒體訊息,這座大壩是由日本承建的,裝機容量約13200千瓦,生命週期號稱能達到50年,但剛剛建成不到五年就完全垮塌,讓印度蒙受重大損失的同時,也狠狠地打臉了日本製造神話。

是時候戳穿日本製造神話了

“落沒的發達國家”是對日本最客觀的評價。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後,日本就進入長達20多年的經濟停滯期,淪為低端製造業的整合地,只能生產一些配件、家電之類的非核心科技產品,專利特許廳收到的專利申請數量連年下降,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未來12項技術中,日本更是遠遠落後於中美。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以半導體為例,日本曾是世界第一大半導體生產國,份額佔據世界第一,但近些年接連衰落,基本退出了世界競爭行列。統計資料顯示,1985年全球半導體十強中日本有5家,到1995年時只剩4家,2012年只剩2家,到現在只剩東芝一家。可以說,曾經以半導體制造著稱的日本工業,如今已經基本退出強國之列了。

再比如說量子計算機領域,多項技術原本源於日本,它的理論基礎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西森秀稔和門脅正史教授提出的“量子退火”理論,但最終將其發揚光大的是中國和美國,就在前幾天,中國科研團隊剛剛推出首個量子計算機作業系統,理論上計算能力可超過全球計算機的總和!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事實上,日本科技與工業實力僅僅表現在部分領域,某些產業或某項技術非常先進,但工業整合能力卻非常落後。眾所周知,日本機床、電子、資訊科技、發動機技術非常先進,也捨得在科技創新上花錢,但就是造不出五代機來,也拿不出任何一款能暢銷海外的軍工產品,反倒是被看不起的中國製造異軍突起,創造了一個個製造業神話。

有人會說,日本工匠精神也厲害啊,每年都能培養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據統計,截至目前日本已經誕生了27名諾貝爾獎得主,為亞洲之最,其中近半數是2000年以後出現的,平均每年誕生一個諾貝爾獎。這種現象引起了外界熱議,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日本現象”,認為日本科研人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專心學術,不被外界因素干擾。一些媒體更是把這個問題上升到教育體制的高度,認為只有像日本這樣的教育模式才能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緊接著就對中國教育模式狠狠踩上幾腳。

但事實上是,諾貝爾獎有嚴重的滯後性,一項科學成果往往要經過二三十年的嚴格檢驗,才能被確定真正價值,日本在2000年後出現的諾貝爾獎井噴現象,其實是上世紀80年代的科研積累。那段時期,日本進入泡沫經濟最鼎盛時期,經濟泡沫不僅外溢到基建,也外溢到科研領域,科研經費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科研從業者待遇極高,做研究就跟跑業務一樣,這才有了21世紀後一年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而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日本科研經費投入陷入停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甘心做廢宅,科研從業者數量急劇下降,導致日本科研質量斷崖式下降。有一種悲觀說法認為,等這陣科研風過去,科研老本吃完,日本很可能再也不會出現諾貝爾獎得主了。

至於被吹上天的工匠精神,只不過是精品製造和小規模手工業中的一種發展模式,能為使用者帶來極致的美和藝術的享受,卻很難做強做大。

這一點很好理解,日本匠人將精力都放在如何提升產品質量上,卻從來不考慮如何把生產效率提高、把生產規模擴大,當然這種精工模式也不適合大批次生產。否則,日本有那麼多百年老店,做了一百多年產品為何還是小店,如果換在中國早就發展為連鎖企業了吧。比如我國非常著名的老乾媽辣醬、王守義十三香,都是從一家小店、小作坊發展而來的,如今已經發展為全國性的大企業,產品質量也不見得比日本百年老店差。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前幾年,網路上盛傳一篇文章《日本3平米羊羹小店,年賺3億日元憑什麼?》,大意是日本有一家40年老店,專門賣一種名為羊羹的紅豆糕,店面只有3平米,從來不做廣告也不做採訪,但每天都有前來排隊的顧客,年利潤高達3億日元。據悉,這家小店的秘訣是保質限量,嚴格控制每道工序,連泡豆子的水溫都精確控制,每天只做150個,每人限購5個,售完為止。

先不說真假,就說這家店每年純利潤達3億日元,摺合人民幣1837萬元,按每天150個計算,每塊羊羹的利潤高達333元就很不可思議,算下來每塊羊羹的售價得上千了吧。照這麼算,松露、鵝肝、魚子醬都不算什麼奢侈食品了,應該換成日本羊羹才對。

還在迷信日本?該終結日本製造業神話了! 所謂工匠精神不值一提

說白了,所謂的工匠精神只適合日本這種從家庭式小作坊模式發展起來的工業國家,像美國、俄羅斯、中國這樣的工業大國,首要考慮的是如何把企業最大、把生產效率提高,先解決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求,然後才能進一步追求高精尖。況且,中國近些年工業實力發展飛速,已經擺脫了勞動密集型產業模式,開始走“中國智造”之路。在未來,引領全球科技發展的一定是中國而不是日本,也只有中國才具備與美國叫板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