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據相關資料顯示,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臺灣對外出口的42.3%

據相關資料顯示,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臺灣對外出口的42。3%,而臺灣對大陸所有的出口貨物清單中,半導體裝置和晶片的佔比則高達50。6%。

據相關資料顯示,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臺灣對外出口的42.3%

大陸為什麼對臺灣的半導體的依賴性如此之大?在世界範圍來看無論晶片的設計,代工,還是最後的封裝測試,臺灣都有世界級別的公司,我們可以看看大陸和臺灣各自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史。

聊到臺灣的半導體發展史,就不能不提臺灣的國立交通大學,它的前身就是上海交通大學,1958年成立的國立交通大學最開始也只是個電子研究所,1979年正式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64年,臺交大就成立了半導體實驗室。

其實,同時期的大陸的北京大學,也同樣,在舉全國之力,設立了半導體專業,並且在更早的1958年,上海就組建了華東計算機研究所,以及後來的元件五廠,各種電子管廠等,1960年,中科院也成立了半導體研究所。

可以看出來,大陸和臺灣在當初半導體產業起步的時間非常接近,其實都是從一窮二白開始。

但為何後來的發展,卻差距如此之大?在上個世紀70年代,大陸的半導體工廠大概有600家,但很無奈,當時一年所有的積體電路的生產產量,卻只相當於日本一家大型積體電路公司月產量的1/10。

但讓人羨慕的是,同時間的臺灣,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1966年,就已經在臺灣的高雄市設廠,開始從事電晶體的裝配,1969年,飛利浦在臺灣設立的建元工廠也相繼上馬,1970年,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已經研製出第一塊晶圓,

1974年,臺灣的潘文淵起草成立工研院研究所,開始計劃從美國引進IC製造技術,1976年的臺灣大同公司成立矽晶中心,開始籌備製造矽晶片,這十幾年,也正式地把大陸甩在身後。

直到中美建交以後,大陸的紹興才成立華越微電子公司,終於製造出了4英寸的晶圓,後來中美合作,無線電14廠與上海貝爾合作成立了上海貝嶺,這才真正是大陸歷史第一家半導體公司。

1979年,臺灣聯華成立,聯華算是臺灣的第一家積體電路公司,1987年,臺積電晶圓代工廠建立,而臺灣的晶片設計公司則是在1986年到1990年代高速發展,現在臺灣的大智,矽統,揚智,瑞昱都是那個時期發展起來,還有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聯發科,同時,世界最大的晶片封裝測試公司,則是臺灣的日月光,業務量也是全球佔比最大。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的如今發達程度,一方面得力於當初到現在,接近50年的奮鬥,一方面得力於美國當時對其技術裝置上的支援,而大陸雖然起步也比較早,但可惜的是錯過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10年。

但未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大的期待,明天依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