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有人對體系中的“衣裳制、衣褲制、深衣制、通裁製”的命名方式感到疑惑,為什麼看起來有沿用歷史名詞的,有描述搭配的,有按裁剪命名的。

首先解釋一下,這四制是歷史上漢服體系的四個主要的發展線索、發展脈絡,不是四個款式。不是穿搭方式,不是古代的“服制”,是比款式更高一層級的,體系發展歷程中的幾種形制大類。打個比方,就像是說一棵樹從主幹分出了幾個主要的枝丫,所有的款式就像是具體的樹葉花朵,都是分佈在這幾個主要枝丫之上。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圖片內容:現代漢服                       圖片美工:灰馬公司

衣裳制

衣裳制,是依據其文化內涵而定的。主要依據是“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以及歷朝歷代沿用不輟的禮服形制。“昔者聖人之理天下也,辨方位,垂衣裳,制茲手板,整乎維綱。”“《黃帝贊》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乘馬,衣裳是制。”這些歷史文獻,紛紛追憶人文始祖黃帝制衣裳的業績。而明確提及“衣裳”這種形制的,則表述為“衣裳之制”。比如《中庸衍義》:“然則伏羲時已作易矣,衣裳之制猶有未立,歴神農至黃帝堯舜而後垂衣裳以治天下。”《禮書綱目》:“喪服記已上論裁造衣裳之制。”《玉堂叢語》:“解縉贊劉三吾曰:‘餘聞之故老,多言國初草昧時官民冠冕衣裳之制皆出自三吾,可謂有製作才矣,不獨擅華國之文而已也。’”《文獻通考》:“夫衣裳之制,所以定上下殊內外也。”凡此種種記載比比皆是,說明“衣裳”這個詞彙,不僅僅是搭配組合,更是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一種“形制”類別。從裁剪的基本特徵來看,可以看做是“分裁製”。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圖片來源:重回漢唐授權)

衣褲制

衣褲制,本身是與衣裳配套的內衣,也有直接外穿的。褲子較少見於文獻,出土實物也相對較少。由於長期以來對褲子的忽視、輕視、誤讀乃至歪曲醜化,到了抹殺漢服體系中褲子存在的地步,因此我們專門把褲子的地位提高,作為重要的一條發展脈絡單獨列出來,目的是喚起人們對漢服體系中下裝的正確認知。褲子本身是極其重要和豐富的下裝,衣褲制這個名稱既包括了作為內衣、單品的褲裝類別,也包括了直接作為外衣的衣褲形制。比起單獨的“下裝”“褌袴”“褲子”等名詞覆蓋面更多一點,除了褌袴脛衣套褲綁腿膝褲……還包括了袴褶、裋褐等等歷史名詞。從裁剪的基本特徵來看,可以看做是“分裁製”。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圖片來源:重回漢唐授權)

深衣制

深衣制,是依據其文化內涵而定的。除了著名的《深衣篇》記載,地位超然,文獻中還有大量的“制如深衣”的表述。《文獻通考》:“中衣者,朝、祭服之裡衣,其制如深衣。”《禮記正義》:“雲“深衣練冠,凶服變也”者,深衣即《間傳》麻衣也,但制如深衣。”還有直接的“深衣制”表述,比如《群書考索》:“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靑上縹下皆深衣制。”《大明會典》:“但不織章數中單、以素紗為之、如深衣制。”《後漢書》:“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但是深衣制從裁剪的基本特徵來說,同樣可以叫分裁連屬制。衣裳制等於是體系的基石和起點,相對於衣裳制來說,深衣制就是把上衣下裳縫合在一起。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圖片來源:重回漢唐授權)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通裁製

通裁製,從字面來看,基於分裁連屬制而言,不再分裁而直接上下一體(跟古文獻的“通裁”不一樣)。本來可以命名為“袍服制”,用來指稱圓領缺胯袍、道袍、直身等等,但是古文獻中並無“袍服制”這個概念,且“袍服”這個詞含義過於含混,有可能指先秦的深衣袍,也有可能指雙層絮棉的袍,更關鍵的是覆蓋不了氅衣、褙子、披風、長比甲等款式。

雖然“通裁”是一個更寬泛的詞彙,可以描述所有上下一體的服裝款式,但是在體系中,暫未尋覓到非常合適的有文化內涵的詞彙來抽象概括。所以直接用裁剪的基本特徵來進行命名隋唐及以後廣泛流行的款式。如果發展到以後有了約定俗成的名稱,則可以用更好更有文化內涵的名稱來進行指稱。如果有網友有更好的命名方式,也請在評論區提出來,歡迎討論。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漢服淺談 | 體系中“四制”名稱闡釋

(圖片來源:重回漢唐授權)

總而言之,我們是縱向地看歷史源流,提取了發展脈絡的四條主線;而目前大多數的分類是橫向的朝代論,切片式地看待歷史資源,較為孤立和片面。我們是從事物本質+文化涵義出發去分類的,不是膚淺的只看表面。難道一套襦裙,上面繡個不同朝代風格偏好的紋樣就不是上衣+下裳?繡個明朝的花樣就是明制?那來個十字繡就是歐制?種種風格只是表面,底層的形制大類是一脈相承的。

根據體系的發展脈絡中裁剪基本特徵,最早出現的是分裁製,即衣裳制(分裁製包括了衣褲制,為了提高褲子地位單列);其次又生髮出一種新的大類分裁連屬制,即深衣制;再後來,在吸收外來服飾元素的情況下,又生髮出一種新的大類,即通裁製(注意上面的解釋),包括了各類袍衫、氅衣、褙子、披風、長比甲等等款式。

但是裁剪方式只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我們也不能完全放棄了對文化內涵的表達,因此在命名上,還是要立足文獻,迴歸本源,緊緊抓住“衣裳”、“深衣”等歷史概念,這樣才能把握住體系是漢服體系,而不是包含過於寬泛的古代服飾體系。簡單地說,以裁剪的基本特徵為邏輯主線,命名以文化內涵為主。

(注:以上內容轉自:現代漢服,圖文版權及活動解釋權歸原作者及主辦單位所有,本號除原創文章外,均為原作者觀點,釋出主要為方便了解、學習,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漢服微資訊 | 帶您瞭解更多漢服資訊)

你若喜歡,點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