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鄭州暴雨並不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傾瀉而來的。

早在暴雨發生前的週末,鄭州本地公眾號釋出過景區關閉的訊息,當地市民前往黃河邊遊玩會遭到阻攔,防汛辦透過運營商下發的暴雨預警更是一條接一條;但對鄭州市民而言,他們沒見過大雨;預警裡關於暴雨的“注意防範”更無從感知。

暴雨壓頂,但尚未收到停工訊息的鄭州市民正常到崗。

7月20號上午,微信群開始零散傳播鄭州氣象局的暴雨紅色預警檔案,顯示“請注意防範”,防禦指南中提到“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16-17時,鄭州降雨量達201。9毫米,相當於1小時內灌進107個西湖。官網文章稱,“超過我國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

本地居民:我很心痛,這場災難原本不會發生的

劉小歌(化名)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在她的記憶裡,河南最重要的任務是抗旱,她也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雨。雖然群體的僥倖心理讓大家變得“大意”:河南怎麼可能會有水災呢?

大雨始於上週,雖然只是零星下雨。但鄭州氣象臺早前已釋出過暴雨橙色預警。

據劉小歌回憶,7月16日,原定17號舉辦的YOULO電音活動推遲。

7月17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簡訊通知市防汛辦提醒:天氣惡劣,不要到河邊,遠離廣告牌。同一天,“鄭州釋出”的微訊號提示包括鄭州、鶴壁、嵩山在內的多地景區關閉。“鄭州釋出”是本地居民廣泛關注的便民賬號之一,另一個賬號是警民通,但警民通是服務號,一個月只能發四次。

7月18日下午5:30,劉小歌與家人開車去黃河遊覽區,一路上發現靠近黃河的大小道路都有人把守,據現場人員稱黃河正在洩洪,禁止靠近河道。晚上7點後,大雨滂沱而下,雨水像從天上倒下來一樣。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7月19日,週一,大雨。市民照常上班。

及至20號災難發生的那天上午9點,鄭州市氣象局官網,已通發3次暴雨紅色預警。

但劉小歌沒有接到任何停工停產的通知。早上七點多,她冒雨出門。雨勢過大,劉小歌乘坐地鐵上班,當時地鐵站的電梯還正常執行。她還記得出地鐵時,雨勢不減,有風,傘也撐不住。整個上午,劉小歌穿著溼透的褲子上班。

大約中午12點左右,劉小歌在一些群裡開始陸續收到訊息,說防汛等級提高了,市民們不要集會,除特殊行業外都要停業。這張由鄭州氣象局局長李珂星簽署的紅標頭檔案原本釋出在便民號“鄭州釋出”上,落款顯示時間為7月20日11時50分。劉小歌看到的這張圖在多個群傳來傳去,圖片“包漿”模糊不清,真實性無從確認。

一個需要提及的要點是,這份紅標頭檔案提及的防禦指南為暴雨紅色預警的標準動作。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圖源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訊號釋出與傳播辦法》)

7月20日下午3點,“鄭州釋出”推送《暴雨紅色預警!速看這份安全提醒》一文,建議大家注意安全和路況,這次的增量資訊是汽車遇水怎麼辦。

下午4點左右,公司正式通知提早下班。劉小歌乘坐地鐵4號線回家,路上積水差不多到腳踝。5點不到劉小歌到站,地鐵電梯關閉,站口尚未積水。

當天降雨的峰值發生在16:00-17:00,據鄭州地鐵微博,第一班地鐵運營調整發生在16:30,地鐵1、2號線部分站點調整。17:05,地鐵4號線豐慶路站暫停運營服務。兩條資訊的轉發量為49,2。

從訊息釋出到站口關閉存在一定時間差。劉小歌回憶稱,17點34分,她詢問同事是否到家,對方稱剛出豐慶路站,地鐵站馬上就要關門了。

18:46,“鄭州釋出”微博顯示地鐵全線停運,轉發量為6。相關資訊傳播並不及時,晚上8點左右,劉小歌的朋友到達5號線中央商務區站時,才發現地鐵口已關閉。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劉小歌是在看地鐵5號線受困的影片時,才知道這場災難有多大,在她看來,這是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災難。“感覺我們都很大意,下了這麼長時間的雨,雖然提醒簡訊一直有收到,但每次都說‘注意防範’,我們也就沒有當回事了。如果直接讓我們停工停業,估計就會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了。”

當地氣象部門18日晚釋出暴雨黃色預警 但並不能做出“停課停業”的決定

為什麼多次暴雨紅色預警叫不停一列地鐵?一個必須明確的事實是,氣象部門無權下令停工、停學。

據中國氣象局下屬的《中國氣象報》報道,河南省氣象局早在15日就在《重要天氣報告》中指出“17到19日我省北部、中東部有暴雨大暴雨,區域性特大暴雨,需加強防範”,並強調”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均第一時間將相關資訊送達本級黨政主要負責人“。

在省級氣象部門層面,河南省氣象局在7月16日9:50就釋出了暴雨橙色預警;在市級氣象部門層面,鄭州市氣象臺“自19日夜間至7月21日,釋出暴雨橙色、紅色預警訊號共11條,簡訊接收總人次達1。2億,向2。25萬名應急責任人傳送預警54萬條。”

從鄭州氣象臺官方微博公開發布的天氣預警資訊來看,鄭州氣象臺於18日晚到19日下午先後釋出了多次暴雨黃色預警,並於19日晚19:21將首次將天氣預警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21:59首次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並在20日早晨6:02、9:08、11:50、16:01連續四次釋出暴雨紅色預警。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有網友找到20日9:08鄭州市氣象局釋出的暴雨紅色預警檔案,並指出“(紅色預警)明確提示停課停業”。

事實上,“停課停業”是暴雨紅色預警“防禦指南”部分中的一條,是按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訊號釋出與傳播辦法》中規定暴雨紅色預警釋出必須包含的技術性提示。

但氣象部門作為技術服務部門,主要是向決策機構提供決策的技術依據,並無下令停課停業的決定權。在2019年修訂的《鄭州市城市防汛應急預案》中,市氣象局的職責即被明確為“負責及時提供天氣預報預警和雨情分析等氣象資訊,及時釋出災害天氣預警預報,並做好預防宣傳工作”。

獲知暴雨黃色預警後 當地防汛部門花了37個小時才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等級

按照2019年修訂的《鄭州市城市防汛應急預案》(以下稱《城市防汛應急預案》),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市防指)下設的“市城市防汛指揮部”(市城防指)負責“領導、組織市城區的排水防澇、搶險工作”,並由分管副市長擔任指揮長。

在決策機制上,據《城市防汛應急預案》,在可能發生重大汛情災害時,需要“由市城市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或市城防辦主任主持,進行集體會商”。

具體來說,指揮部在收到不同的天氣預警時,應該立刻啟動不同的響應級別:收到大雨預警,應啟動Ⅲ級預警;收到暴雨、大暴雨預警,應啟動Ⅱ級預警;收到特大暴雨,應啟動Ⅰ級預警。

京鄭暴雨應對:北京提前停課靈活上下班,鄭州37小時防汛等級未變

但遲至7月20日早晨,暴雨黃色預警發出37小時後,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才釋出訊息,決定自7月20日11時起將防汛IV級應急響應直接提升至Ⅱ級,跳過了III級。20日17時,防汛指揮部才下令將應急響應提升至I級。

從18日晚22時鄭州市氣象局開始釋出暴雨黃色預警,到7月20日11時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將應急響應提升到Ⅱ級之前,鄭州的防汛應急響應等級一直處於最低的IV級:防汛應急響應的等級變化,並沒有跟上天氣預警變化的速度。

據《21財經》報道,IV級響應主要對應河道、水庫、泥石流易發區險情,同高一級的Ⅲ級相比,最重要的區別是:Ⅲ級響應觸發情況包括“個別地下通道、立交橋有可能積水”。

換言之,在18日晚到20日11點期間,並沒有人意識到城市內澇的風險,整個城市的應急機制也沒有做好應對城市內澇的準備。

同樣面對暴雨 北京從收到預警到提升應急響應等級僅用了5小時

北京7月初也釋出過暴雨黃色預警,但在文字上多了一些表述:如建議企事業單位採取彈性方式或錯峰上下班。

7月11日9時,北京市氣象局釋出暴雨黃色預警,預計11日17時至13日08時,北京將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天氣,整個降雨過程預計將持續超過30個小時,提示“城市低窪地區易出現積水”。5小時內,相關部門相繼釋出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洪水黃色預警。

14時,北京市水務局啟動防洪III級響應,併發布城市積水內澇風險預警。

當晚7點,北京市防汛指揮部發布全網提示,“請市民減少出行,避讓積水路段,遠離河道和危險山區。建議全市不涉及城市執行的機關、企(事)業單位12日可以採取彈性上班方式或錯峰上下班,確保安全”,並通知11日晚至12日,全市暫停所有戶外體育、文藝、商業等活動。

北京教委隨即表示,12日當天,中小學、幼兒園應停止返校活動,高校停止組織師生的戶外調研、實習、聚集性活動。

實際上,按照《北京市防汛應急預案(2018年修訂)》規定,“中小學、幼兒園停課、靈活或錯峰上下班”並不屬於III級應急響應的標準,而是最高的I級應急響應中的標準。也就是說,雖然暴雨黃色預警應該啟動的是較低的應急響應標準,但北京依然按照最高的應急響應標準做好了準備。

7月12日,不少北京企業響應倡議,通知員工錯峰上下班,話題#北京暴雨#、#北京大暴雨建議彈性或錯峰上下班#一度位居微博熱搜榜第6和第10。

同樣面臨暴雨黃色預警,北京從預警發出到提升應急響應等級到III級,用時5小時,當晚就做出了“全市停學、靈活或錯峰上下班”的“超標準”應對決策,而鄭州卻花了37個小時,且當時暴雨預警早就升級為紅色預警了,形勢也遠非III級應急響應可以應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