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近年來,「碳中和」作為全人類的共同議題,相關探討持續升溫。「碳中和」的內涵與外延在市場的充分討論中,正變得愈加清晰。但擺在我們面前的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將目標轉換為切實的行動,將「碳中和」從理念解讀的作文題變成可計算、可推導、可論證的數學題。

近期,遠景×紅杉中國Customer Day在上海舉辦,本次活動聚焦「碳中和背景下,企業如何行動」的話題。在遠景紅杉碳中和基金落地後,紅杉中國與遠景科技集團正切實提供解決方案,支援科技企業將「零碳」理念和思想植入自身DNA。

活動中,

紅杉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

進一步闡釋了實現零碳願景的戰略價值,

遠景科技集團高階戰略總監張元、遠景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總經理鄭穎

透過專題分享,為企業在實際業務中的落地提供瞭解決方案。

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翟佳

還與

遠景智慧副總裁、零碳業務總經理孫捷,遠景智慧EnCom產品總監常忠正,中聯雲港合夥人、執行總裁董巖,中金資料總裁助理王丹丹

聚焦當前企業在自身碳管理過程中面臨的痛點難點,探討科技如何助力科技企業為實現「零碳」目標做貢獻。

此次遠景×紅杉中國Customer Day活動中,紅杉中國首次邀請跨行業的成員企業CEO/高管團隊參會,致力於推動各行業領先企業積極為落實「碳中和」目標做貢獻,透過價值共創挖掘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概念、新變化、新挑戰,紅杉Customer Day積極探索「碳中和」背景下的體系構建,支援企業進一步提升對「碳中和」的認知與落地實踐,這也是作為Sequoia Value+體系重要的生態賦能產品的核心價值所在。

以下是部分活動內容摘錄,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沈南鵬 | 紅杉全球執行合夥人

“‘碳中和’已經從對理念解讀的作文題,變成了一道可推導計算的數學題。”

零碳願景下,大到社會、企業,小到每個個體,都需要持續深入思考這一影響人類未來的核心議題。遠景科技集團一直是“碳中和”領域的先行者,做了許多前瞻性探索。近年來,紅杉也與遠景就相關話題作了系統的探討,並落地為一系列切實的行動,如設立遠景紅杉碳中和基金,打造“紅杉低碳科技產業孵化中心”等,希望進一步加快構建零碳產業體系。

紅杉為什麼發力“碳中和”?從宏觀環境來看,隨著“3060目標”的設立,

實現“碳中和”已經從對理念解讀的作文題,變成了一道可推導計算的數學題

,每個地區、每個產業、每家企業的碳排放管理應該納入什麼樣的軌道,都可以倒推。而作為投資機構,我們分析企業競爭力的選單中,企業的碳排放管理能力、ESG水平,也成為我們考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要素。

從落地途徑來看,數字化和智慧化將在碳排放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真正實現全球範圍碳排放管理的方法與路徑。發力“碳中和”與紅杉過去16年間的投資主題高度一致。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人類對ESG、碳排放的重視程度將遠超今天,如果從未來回望當下,就需要我們從今天開始行動,從企業的角度探索我們能夠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些什麼。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張雷 | 遠景科技集團CEO

“人類的市場化價值嚴重低估了二氧化碳的風險。”

十幾年前我創立遠景時,選擇透過風力技術創新來佈局與碳風險相關的產業,當時我跟團隊說過一句話,到今天依然適用:

人類的市場化價值嚴重低估了二氧化碳的風險。

我的觀點也在與國際同行的交流中不斷得以驗證,那就是二氧化碳的風險被嚴重低估,且這個風險會被修正,而修正的過程就是價值實現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致力於探索一個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零碳能源解決方案。

今天,管理碳風險和碳機遇已成為每個企業家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儘管這些資料無法在財務報表上直觀呈現,但它們卻深刻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且這種影響力還在逐漸增強。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趨勢?

首先,“碳中和”已經不是一種時尚,也不是個體選擇,而是全人類要共同解決的一個問題。

這已不僅是某個公司或者某個區域性需要重視的事情,“碳中和”已經開始塑造面向未來的供應鏈體系。中國碳市場的出現已經釋放了明確的訊號,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領域被納入其中。而企業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發展將與碳中和的程序息息相關。目前全球領先的公司在選擇供應鏈夥伴時,已經開始對企業“碳中和”的態度和行動提出新要求,它們相信,這是一個價值篩選的過程。

其次,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之後,金融市場將進入一個相當嚴肅的“碳中和”管理狀態。

這意味著,投資要基於嚴肅的ESG、碳指標開展,在企業上市、融資程序中,ESG將變成體現企業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最後,全世界消費者對於零碳產品的認可度在逐漸上升,未來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零碳產品。

例如,我們在幫百勝中國做零碳轉型,打造從養雞到飼料、物流、食品包裝、門店等整個供應鏈的智慧碳管理。未來當有了零碳雞腿、零碳咖啡、零碳跑鞋的時候,終端消費品牌對於零碳的轉型將更加急迫,這會直接影響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選擇,從而進一步影響其他品牌。

碳中和的重要性在於它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碳中和的問題值得每一個企業高度重視。如何評估碳風險?如何預測所處行業碳價值的變化?這裡面有太多值得深度探討的問題。所以,建立自己的碳戰略,是當前每個企業需要立刻執行的重要事項。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透過數字智慧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效率和精確度,加速碳中和落地。”

張元 | 遠景科技集團高階戰略總監

今天跟大家分享遠景關於零碳的思考。

首先我們致力於透過各種技術手段賦能合作伙伴,在國內市場構建一個零碳體系。

遠景的發展理念就在於,先要自己做得好、跑得快,再幫助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更遠的遠方。目前,遠景計劃於2022年底實現自身全部運營的碳中和,到2028年,將實現遠景供應鏈的碳中和。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碳排放計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給企業自身做測算,再到包括上下游資料在內的測算,僅人力基本無法進行。因而,我們就思考用智慧物聯網開發一個碳管理的應用,這就誕生了遠景方舟碳管理系統。它的底層是遠景智慧物聯網的接入,

透過數字智慧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效率和精確度,加速碳中和落地。

在上游,我們連線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資產,遠景的系統上已包含中國50%的風、光能源。下一步我們將對接碳交易市場。

透過不斷完善上下游鏈條,為企業提供更準確的碳管理。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遠景的綜合的解決方案,不僅為客戶解決痛點問題,還能滿足各種ESG報告需求。”

鄭穎 | 遠景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總經理

從我們的經驗來看,

許多企業往往面臨三個痛點:第一是這個事情太新、太複雜,無從下手;第二是即便找到方法和框架,執行也非常複雜低效;第三是規模大的企業即使有碳排放資料和報告,也很難設定目標,實現閉環。

所以需要一個綜合的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支援。遠景將自身的核心能力和零碳的knowhow凝聚成了產品,即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碳風險管理產品。針對企業的需求,我們將解決三個核心痛點:

第一,搞清楚如何量化,幫助企業設定目標和邊界。

例如,今天我們如果要做一份碳報告的組織邊界到底是在哪?是全球還是分大洲?是針對一個園區還是針對工廠或者辦公樓?確定之後就會有相應的方法論來完成整個報告。

第二,開始從排查往閉環去解決,配備一個相應的系統性專案進行跟蹤落實,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目標。

第三,基於前兩項工作得出準確資料。其中大量繁瑣且要求精確度極高的工作,都是透過自動化系統完成。

對話:這是實現價值共創的絕佳機遇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企業間的深度交流,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碳中和’,更寶貴的在於它提供了一個促進零碳生態發展,實現價值共創的絕佳機遇。”

翟佳 | 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

企業間圍繞碳中和話題的深度探討,相信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會產生很大的收穫。上半年“碳中和”雖然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但實際上大家對於這個概念的理解仍然比較模糊。在企業界是如此,在投資界也是如此,我們經常會一起討論相關話題,希望更清晰地理解“碳中和”理念背後的深層次內涵。

非常幸運的是,如遠景科技這樣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在領域內做了許多工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套切實可行的解題思路。而

這樣的交流,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碳中和”,更寶貴的在於它提供了一個促進零碳生態發展,實現價值共創的絕佳機遇,每一家身處其中的企業都應當積極把握。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目前,我們也在進行更多關於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工作。長期來看,我們想透過最佳化資料中心配電架構、最佳化專案投資結構,把內部的成本項投資轉化成一個可以跟新能源、跟當地電網結合的運營側的投資。”

董巖 | 中聯雲港合夥人、執行總裁

從我們資料中心的訴求來看,最希望獲得的是長期穩定、有競爭力的能源價格。換句話說,我們最關注的就是電費,因為這是核心成本項。所以我們在選址時儘可能選新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儘管新能源資源豐富,但每個區域也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例如雖然新能源高產但地理位置偏遠,需要透過特高壓網路或其他方式進行遠距離輸送。而我們在當地的穩定用電和規模化儲能對新能源發電企業和我們用電企業而言都能夠進一步最佳化新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們也在進行更多關於推進“碳中和”的相關工作,例如我們將在山西開展大型地面光伏專案和儲能專案的投資與合作。從長期來看,我們想透過最佳化資料中心配電結構、最佳化專案投資結構,把內部的成本項投資轉化成一個可以跟新能源、跟當地電網結合的運營側的投資。

解好「碳中和」這道數學題,企業該做什麼 | 遠景×紅杉Customer Day

“儘管今天我們還不能明確地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任何有利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方案,我們都願意跟最終客戶一起去探索和嘗試。”

王丹丹 | 中金資料總裁助理

第三方資料中心首要的目標是根據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在雙碳目標下最大的痛點來自於如何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追求相對更好的投資回報率,並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開展可再生能源建設。

當我們以客戶需求為第一考慮要素時,就會天然地遇到一個問題:一些客戶所希望部署的區域可再生資源條件可能沒那麼理想,而客戶與第三方資料中心之間的連線方式既是透過網路實現的機器與機器的連線,同時也是透過物理距離和交通便利所實現的人與人的連線。儘管如此,我們也在竭盡所能,從各個方面為推動“碳中和”做出努力。比如在東南部地區,我們會做光伏、儲能的嘗試,並從制度和企業治理層面儘可能滿足雙碳要求。

今年我們也做了策略上的小變動,嘗試走出舒適區,將我們的選址開發佈局擴充套件到胡煥庸線西北方向資源富集的區域,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儘管當下我們還不能明確地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任何有利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方案,我們都願意跟最終客戶一起去探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