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毫末智行獨特的戰略打法,或將為自動駕駛公司們提供啟示。

作者 | 田哲

編輯 | 文靚

毫末智行剛剛又更新了它的自動駕駛朋友圈。

今日下午,毫末智行在其第三期品牌開放日上,正式宣佈了他們在乘用車、末端物流、智慧硬體等業務領域的最新進展。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譬如,毫末智行乘用車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累計突破100萬公里;NOH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即將在2021年10月正式釋出;阿里達摩院小蠻驢與毫末智行達成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這距離其上一次對外透露合作專案,僅僅過去3個月。

身為一家初創公司,短時間內接連拿下多個細分領域的合作專案,可圈可點的成績背後,可能是毫末智行一直宣稱的“汽車主機廠+科技公司”發展模式。

在國外,這一模式的典型為通用與Cruise的結合,它們各盡其能,將自動駕駛技術的邊界無限放大,並已取得不俗的成績。

而在國內,毫末智行是為數不多的努力踐行這一模式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在其陸續傳出好訊息的背後,我們或許應該關注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以及這一模式在中國自動駕駛土壤成長的可能性。

獨具一格的玩法

自動駕駛的研發主體,目前大致可劃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

是以谷歌、百度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率領世界頂尖人才,一舉挑戰高階自動駕駛;

第二類是特斯拉、小鵬汽車為代表的車企,從最接近消費者的產品著手,由低至高突破高階自動駕駛;

第三類是通用&Cruise為代表的的綜合體,佈局L2-L4級自動駕駛。

其中,毫末智行則為典型的第三類,背靠長城汽車大樹,毫末智行得以專注自動駕駛研發與應用。

相對前兩類研發主體而言,國內選擇車企+科技公司定位的企業相對較少,這或許與國內大多數主機廠較晚意識且押注自動駕駛技術相關。

儘管這一模式較為新興,仍有待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的驗證,但毫末智行近期取得的專案進展似乎證明著這一模式在商業化方面可行。

今日的品牌日上,毫末智行宣佈其全棧自研的NOH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即將在2021年10月釋出,並計劃搭載於WEY摩卡的量產車型。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據介紹,NOH可實現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高精度地圖覆蓋的範圍內,基於使用者設定的導航路線,實現從A點到B點的智慧領航輔助駕駛。

同時,NOH還可監測道路、天氣條件,駕駛員狀態及系統軟硬體安全執行情況。

自主研發推新之外,毫末智行同時與合作伙伴們共同研發,並推出多款產品。

毫末智行宣佈,其已與阿里達摩院達成合作,將為智慧物流無人車“小蠻驢”提供生產製造、出廠測試驗證、規模量產等服務。

此外,長城汽車、毫末智行共同聯合高通即將推出可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 3。0(即毫末智行“小魔盒3。0”),其平臺的單板算力達360TOPS,可持續升級到1440TOPS。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顧維灝介紹,小魔盒的三代產品在20個月前幾乎同時立項研發,因此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小魔盒產品智慧化程度快速提升。

對於以上專案的開展,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表示,這是毫末制勝 “公式”——(穩定的量產能力*資料智慧*安全)^生態的實踐結果。

“穩定的量產能力是決勝的關鍵,資料智慧則是核心競爭點,在安全的前提下談智慧、合作伙伴持續開拓的生態建設能力。”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張凱特意提到,這一公式來源於毫末智行提出的自動駕駛三定律和“風車”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毫末智行此次宣佈的三個專案進展亦是基於“風車”戰略展開。

那麼,什麼是風車模式?毫末智行的玩法能不能行得通?

何為“風車”戰略?

毫末智行提出的“風車”戰略,即聚焦於低速無人車、乘用車、智慧硬體三大細分領域,透過資料智慧推動三大業務的發展。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介紹,低速無人車、乘用車、智慧硬體如同風車的三張葉片,透過大規模的產品落地不斷獲取AI發展所需的海量資料。

而資料經過作為主軸的資料智慧體系的一系列處理後,可作為演算法、工程、硬體、車輛原型開發的基礎,最終使其通用於使用者使用、運營等場景。如此迴圈,週而復始,使資料優勢快速轉化為規模優勢。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當前的自動駕駛行業已不同往日,自動駕駛技術不同程度地嵌入至各類載體,部分場景下甚至嘗試商業化運營。

基於越發嚴峻,且富有機遇的市場環境,張凱判斷自動駕駛已走進商業化的前夜,而2022年將是AI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之年。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而在此之前,如何快速拿到進入商業化競賽的門票,是這一家成立僅兩年的初創公司所需考慮的重中之重。

張凱認為:“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落地的程序和節奏決定一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能夠走多快,持續穩定、高質量的場景資料決定一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能夠走多遠。”

正是基於生存壓力,營收需要以及行業判斷的綜合考量,毫末智行的“風車”戰略選擇以資料智慧為核心,乘用車、低速無人車、智慧硬體作為主攻陣地。

某種程度上,海量高質的資料是一家公司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迭代的源泉,因此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如何穩定獲取這一資料是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前提。

顧維灝則認為,誰能可持續的低成本且高效獲取有價值資料,誰就有機會活到最後勝利的那一天。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們,受資金成本、技術落地條件等限制,選擇自主採購車輛,或與其它公司合作等形式,從運營車輛中獲取真實道路測試資料,以此作為自動駕駛迭代養料;造車新勢力們透過其已售出的量產車型,在各地不同型別的道路環境中相對廣泛地收集資料。

前者車隊數量有限,資料獲取成本相對較高,後者則可憑藉大規模的量產產品快速、穩定地獲取所需資料。

基於以上思路,毫末智行選擇第二種方式收集資料。

據悉,毫末智行的輔助駕駛系統預計未來三年搭載長城汽車總量超過100萬臺,龐大的資料來源將成為毫末智行自動駕駛迭代的絕佳支撐。

此外,智慧汽車超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且市場已有多款具備智慧輔助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型面世,無疑是目下最為火熱的風口,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的相繼入場即為證明。

另一方面,目前的低速無人車如末端物流等賽道,正進入商業化程序。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在今年釋出《無人配送車管理實施細則》,除了頒發無人配送車車輛編碼外,還允許其在示範區內提供快遞配送、售賣服務等。

此外,毫末智行推出的智慧硬體如無人車通用線控底盤、自動跟隨載物機器人、自動跟隨載物平板機器人等,在各自的領域都具備極具廣闊的市場空間。

其中無人車通用線控底盤,或將解決自動駕駛公司難以改裝車輛線控底盤,使車輛符合L4級自動駕駛標準的行業痛點。

以此方式,毫末智行充分利用其現有資源及優勢,全力攻佔當下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落地場景,為其積蓄長期戰鬥的糧草。

“風車”戰略的新未來

基於其獨特的公司定位,毫末智行融合主機廠與科技公司的共同優勢,快速推動“風車”戰略展開,耕犁自動駕駛市場。

毫末智行超500人的研發團隊混合著來自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演算法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以及來自長城汽車等主機廠的汽車工程師。

在網際網路思維的主導下,毫末智行的自動駕駛技術可快速迭代開發,而主機廠在硬體製造、生產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則將驅動新產品的生產週期大幅度縮短。

兩種優勢結合,或將幫助毫末智行以相對快捷地開發貼近使用者習慣的智慧化產品。

僅僅半年,毫末智行便已推出包括末端物流車、智慧硬體在內的10餘款自動駕駛產品。其中,具備高速道路輔助駕駛能力的“小魔盒1。0”已實現量產。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極短時間開發多款自動駕駛產品,如此成績在其他模式的公司少見。

目前,已有部分公司試圖將兩種優勢合為一體,為其進軍智慧汽車市場開疆拓土,如百度與吉利成立“集度汽車”,阿里巴巴與上汽成立“智己汽車”等。

網際網路巨頭與主機廠聯合成立汽車公司的多個案例,足以體現這一模式的優越性,也側面印證著主機廠+科技公司這一發展模式在中國具有想象空間。

相對其他類似模式的玩家們顧維灝認為,脫胎自長城汽車的毫末智行,可更大限度獲得來自主機廠的資源傾斜,推動其相對輕鬆攻入“風車”戰略指明的乘用車、低速無人車、智慧硬體市場。

據介紹,毫末智行的輔助駕駛系統,預計2022年底搭載於長城汽車的34款量產車型中。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公司們由於天然缺乏產品製造經驗,難有載體實現其技術價值。正是技術與產品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使其商業化程序頻頻受挫。

相比之下,兼顧技術實力與產品能力的毫末智行進擊之路無疑通暢得多。

便捷的技術落地渠道,意味著道路資料也將相應增加。目前,毫末智行的乘用車輔助駕駛行駛里程已突破100萬公里。

擁有海量、複雜、穩定的道路資料是毫末智行的巨大優勢,然而如何快速處理資料,實現效率最大化為一大難題。

為了提高道路資料的利用效率,提速自動駕駛技術迭代,毫末智行已建立完整的資料開發流程。

首先,毫末智行透過雲端的基礎大模型自動診斷分析,最佳化車端任務域模型。

其次,毫末智行使用無監督聚類挖掘更多相似困難場景,以解決AI模型的資料偏見問題,透過使用模型並行和任務流並行的方式,提高了AI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了技術進步的速度。

最後,毫末智行利用CSS雲端並行模擬,可自動化生成測試案例,極大加快了AI演算法的驗證速度。而迭代後的AI演算法,又將應用至“風車”戰略的產品中。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顧維灝透露,毫末智行正在嘗試將乘用車與低速無人車之間的資料打通。

他認為,資料智慧包括收集、儲存、計算以及程序升級四個步驟,而乘用車與低速無人車在資料收集、儲存與程序升級三個步驟可共用資料。

至於乘用車與低速無人車之間的資料質量結構差異,顧維灝認為任何自動駕駛等級的資料均有利用價值,同時技術正在朝向跨資料發展,透過建立較大的模型即可解決該問題。

藉由此,毫末智行或將打通資料流通壁壘,在快速實現商業化的同時,還可短時間內積累不同型別產品的研發製造經驗,為其構建全棧自研能力鋪墊。

難以效仿的研發模式,以及著眼於可商業化落地的賽道,成為毫末智行闖入自動駕駛行業下半場獨具一格的優勢。

總結

“我們認為智慧化出行工具競爭的結局將會在5-7年內揭曉,未來智慧出行領域競爭的勝出者將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競爭。”

品牌日上,張凱對於自動駕駛市場競爭終局何時到來作出預判。

儘管這一預測是否準確不得而知,但言語中似乎流露著,毫末智行渴望笑到最後,與世界級玩家扳手腕的決心。

即將2歲的毫末智行羽翼逐漸豐滿,在宏大目標的指引下已飛越重重險阻。未來市場的狂風暴雨中,更多挑戰將迎接摩拳擦掌,試圖成為行業頭部的玩家。

在這之中,毫末智行獨特的戰略打法,或將成為其護身的不二法門。

END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搶點佔位!6 年海投超 70 起,覆盤 5 大網際網路巨頭背後的自動駕駛佈局

地表最強“算力怪獸”ICU3.0 全球首發,毫末智行的“風車”破局論

無人駕駛明星創企之間「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