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

斯坦福大學教授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並得出了有趣的結論——肥胖是會傳染的。如果一個人身邊有個朋友超重了,那麼他變胖的機率就會增加171%。當一個人開始酗酒,其整個社交圈中泡酒吧的人和宿醉的人都會變多。如果一個人戒菸了,那麼他家人和朋友戒菸的機率也會增加。壞習慣和積極的改變都能像細菌一樣在人群中傳播,而且沒有人能完全不受其影響。我們一直會受群體的影響,並且影響比你想象中的還要明顯。心理學家把它稱之為“社會認同”。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

這是因為人生來就要和其他人產生聯絡。

我們有模仿別人行動的本能。當你看到別人去拿飲料或信用卡的時候,你自己也會無意識地模仿他們的行為。同事的壞心情也會自然地變成我們的壞心情。當群體裡的其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時,我們就會認為這件事是應該做的聰明事。這是很實用的生存本能,這些生存本能伴隨著社會腦一起出現的。試想,如果你看到整個群體都在往東走,你難道不會跟上嗎?相信大多數人的判斷,正是讓社會生活快速運轉的潤滑劑。你不必親自了解,可以節省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專注領域裡,以提升效率獲得更大的成功。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

社會認同會規範我們的行為。

有這樣一個研究,調查人員挨家挨戶地在居民門口掛上了兩種牌子,一種是強調讓居民們保護環境強調節約能源可以造福後代,可以減少居民的能耗費用。而強調社會認同的掛牌上只有一個宣告:“據報道,在你的社群裡,99%的人關掉了不需要的燈來節約能源。結果不言而喻,講大道理對於居民的節能行為收效甚微,但要是跟他們講社會認同,他們立馬就開始認真履行節約能源,身體力行保護環境了。只要我們相信社會規範就是做正確的事(或更難的事),“社會認同”就會增強我們的自制力。畢竟被踢出群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

社會認同具有偏好性。

社會認同對我們的影響是和我們的衝動一致的、更普遍的目標。受影響的我們往往傾向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比如馬路邊明明有醒目的“不準停車”標誌,不少人還是把腳踏車鎖在柵欄上,因為在他之前已經有人這麼做了;明明雜貨店有“購物車使用後請歸還店內”的規定,人們還是把購物車留在停車場裡,因為停車場有很多人做了不正確的示範。“打破規則”似乎更容易傳染。當我們看到別人忽視規則、受慾望支配的時候,我們更可能屈服於社會認同。這就意味著,當我們看到別人舉止不良的時候,我們會立刻效仿。

社會認同在親密關係中更加明顯。來自於互相尊重、互相欣賞的人對你的影響更為巨大,而不是地鐵站裡的陌生人。而且,同事的影響怎麼也比不上好友的影響,即便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比你每天見到卻不喜歡的人更有影響力。社會認同就是這樣的,和地理上的親近程度比起來,社會關係上的親密程度更重要。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

社會認同裡的自豪感和羞愧感。

自豪、羞愧等社會情感能更迅速、更直接地加強社會認同。社會情感可能快速幫助我們作出選擇,讓我們在自己的群體裡站穩腳跟。針對違法破壞行為,一些社群開展了實驗,用社會羞愧感來取代行政懲罰。如果你行竊被抓到,你就會被迫和贓物合影。照片會掛在“羞恥牆”上,上面寫著你的名字和照片,讓你臭名昭著。自豪感的力量從另一個方面看作用明顯,在社會認同的影響下我們會認為別人都在監視自己,或者我們有機會向別人展現自己的成功。所以,我們在公開場合會更願意購買綠色產品,比他們私下網購時買得多。買綠色產品是一種向別人展示自己很無私、很有思想的方法,我們想要社會認可自己這種高尚的購買行為。本質上還是離不開群體的認可和讚揚。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群體之中,是社會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善於利用社會認同效應來完善自己的思想福地,完成自己的生活目標。切不可脫離社會,或者活在社會認同的邊境之外,自取滅亡。

社會認同——活在群體中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