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誤區!買到了海關資料就能直接獲得客戶?

相信很多小夥伴認為海關進出口資料也就那樣了,海關進出口資料確實有很多資料沒錯,也好看,可就是開發客戶看不到什麼效果。郵箱的開發起來也很困難,感覺沒什麼用處。想必這些大概就是來自小夥伴們的吐槽了吧。

在這裡,我必須得站出來為海關進出口資料評評理了,並不是這些資料無用,而是你沒有理清優先次序。你可別不相信,有這麼一小部分人認為,買到了海關進出口資料就一定能獲得客戶,那些客戶會乖乖的等著你去開發他們。

有這些吐槽的小夥伴們,你問下自己:你有認真地看過海關進出口資料嗎?你有分析過它們嗎?對比了嗎?你不能看到買家聯絡方式就直接往別人郵箱裡懟開發信,然後沒有收到回覆,就開始說海關進出口資料是沒用的。

誤區!買到了海關資料就能直接獲得客戶?

真的想問這種小夥伴:

你知道客戶屬於哪個行業嗎?

是經常專供這個行業,還是在很多行業都有涉獵?

客戶公司的規模是否與自己的公司相匹配?

這些不明白,就直接“懟”買家聯絡方式,至少得篩選一下吧!

客戶採購過哪些相關產品?

採購的數量是多少?

採購週期有多長?

合作客戶有多少?

是否會接受你的報價?

只有當搞清楚這些問題的時候,海關進出口資料才能幫助我們迅速查明我們正在尋找的是哪一類客戶,以及海關進出口資料中的哪些客戶符合我們的要求,這與客戶資料畫像類似。

用海關進出口資料開發客戶的時候,首先是得擁有良好的心態,分清重要的和次要的:

1。海關進出口資料起著輔助我們開發客戶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將客戶送給你,要與其他方法配合在一起使用;

2。海關進出口資料提供的客戶交易記錄遠比買家聯絡方式重要。開發客戶只用聯絡功能而忽略其他的,這無疑是最為失敗,效果當然是大打折扣。

目前,許多海關進出口資料服務提供商並不直接提供原始的海關資料,而是根據你的使用情況,不斷分析海關資料,生成外貿分析資料,這可以幫助外貿人員更有效地利用海關進出口資料,提高客戶的發展效果。

我們通常關心的領域是交易日期、供應商、產品、數量和價格、港口、船運公司等。交易記錄中這些“點”在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瞭解該公司的情況。

從雙方的交易記錄來看,市場分析、貿易伙伴、同行公司、採購區域和港口統計等分析資料實際上是連線雙方交易合作資訊的“線”。

透過多個公司的交易記錄來分析資料,例如:採購商的採購週期是幾個月?你的客戶是否同時從其他同行那裡購買?當我收到目標公司的詢價時,我該如何報價?客戶能接受價格嗎?戶還從哪些國家採購,他們是否曾在中國採購過?等等。

我認為:海關進出口資料並不等於外貿資料,靠原始海關進出口資料開發客戶是遠遠不夠。如何不斷分析資料,從海關進出口資料中發掘新商機,才是促成外貿交易的新方向。

拿到海關進出口資料就開始給客戶發開發信,是低效的做法。如何更精準的對接合適的採供商,這才是大家在外貿交易中一直要面對的問題,不要只侷限於聯絡方式、提單資料。

最後,給各位同仁一些忠告:嫻熟的應用海關進出口資料,以核心欄位為“點”,使用場景連“線”、客戶公司成“面”,精準分析外貿公司的所有海關進出口資料,快速從眾多的公司中,篩選出活躍度、匹配度高的目標客戶。並從資料的使用場景中挖掘出更多的商業價值,才是快速開發客戶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