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5G招標塵埃落地,競爭格局風雲再起

5G招標塵埃落地,競爭格局風雲再起

2021年,是中國5G商用的第三年,也是5G網路進行大規模建設的第二年。隨著四大運營商2021年5G基站招標結果陸續公佈,相較於2020年,國內5G市場的競爭格局又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和動向。

一、第四大通訊運營商中國廣電正式入場

6月25日,受中國廣電委託,由中國移動代表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啟動了700MHz基站裝置招標,這表明手握第四張5G商用牌照的中國廣電終於整飭一新,以國內第四大通訊運營商的身份正式入場5G建設和5G運營。

700MHz基站裝置招標首期規模達到48萬站,在招標結果公佈後將按照兩年時間內實現網路全覆蓋的建設計劃推進建設進度。在7月舉行的全國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上,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表示,中國廣電正在加快推進5G網路建設和放號運營準備工作,力爭儘早面向政用、民用、商用等多場景需要提供差異化服務。

按照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在今年初達成的5G共建共享合作協議落地方案,中國廣電應“從700MHz 5G基站接入中國廣電核心網或其指定的傳輸節點後第二個月開始”,按照基站數量向中國移動支付無線網執行維護費和傳輸承載網使用費。因此,為了儘快實現營收以向移動付費,中國廣電有可能等不到700MHz網路全部落成,就需透過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路的方式,在年內啟動192號段的5G放號商用。

中國廣電192號段的5G放號商用,毫無疑問將加劇行動通訊使用者市場的競爭力度。按照工信部資料,截止到今年6月底,我國行動電話使用者總數已經達到16。14億戶,僅同比增長了1。2%。這也意味著中國廣電的192號段放號,將主要圍繞著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存量市場來爭搶5G使用者。

按照三大運營商的公佈資料,截止到6月底我國的5G套餐使用者總數已經達到4。95億,佔比超過30%,但工信部統計的5G手機終端連線數卻僅為3。65億;也就是說雖然有近5億使用者考慮到套餐資費的價效比轉向了5G套餐,但其中卻有1。3億使用者沒有意願或沒有能力使用5G網路。因此,對於新入運營商中國廣電來說,採取怎樣的資費政策和業務模式來吸引現有三大運營商的存量使用者轉網到192號段的5G網路,將成為其入場之後所面臨的嚴峻考驗。

雖然中國廣電一直將5G NR廣播作為可與三大運營商形成差異化競爭的“殺手級“應用作宣傳,但在家庭電視開機率日漸下滑,以及各類影片APP爭搶使用者注意力的當下,用5G手機看電視、聽廣播無論如何都很難成為可以吸引使用者轉網的剛需。

因此,中國廣電要想在To C市場上站住腳跟,利用700MHz網路低成本、廣覆蓋的優勢,搶先一步將5G網路部署到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尚不及覆蓋的城市近郊及縣鄉鎮等區域,再輔以更為激進的資費政策,從5G網路的可及性及5G資費的可負擔性兩方面入手牽引三大運營商的4G存量使用者轉網到192號段,或許才是中國廣電當前能走得通的、可與現有三大運營商形成差異化競爭的5G To C發展之路。

當然,如果中國廣電的入場策略是按照宋起柱董事長所講“力爭儘早面向政用、民用、商用等多場景需要提供差異化服務”,將“政用”場景放在第一順位,並且主打5G NR廣播“宣傳主流核心價值觀”應用,那將是另一場觸及現有三大運營商靈魂深處革命的競爭了。

二、5G建網更趨低頻化和低成本化

2020年的5G基站招標和大規模建設以中高頻段為主,中國移動獲頒的頻譜是2。6GHz和4。9GHz,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是3。5GHz,為了實現地級以上城市的5G覆蓋,按照工信部的資料統計,三大運營商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已累計開通了96。1萬個5G基站。

由於中高頻段具有容量大、效能好,但覆蓋範圍小的特點,如果下一步規劃將5G覆蓋範圍由地級城市向下擴充套件的話,三大運營商需要投資建設的5G基站數量仍將居高不下,但其容量和效能卻有可能在城鎮郊區和縣市鄉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低頻建網成為2021年5G網路建設的重點。中國移動搶先一步和中國廣電達成了700MHz共建共享的合作協議,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一方面在各種場合呼籲參與700MHz頻段共享,另一方面也向工信部申請到了在2。1GHz上建設5G網路的頻段許可,以與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低頻建網策略相抗衡。

低頻建網的訴求對應的是三大運營商不堪重負的5G投資壓力。根據財報統計,截止到2020年底,三大運營商累計用於5G網路的固定資產投資已達2162億人民幣,並且預計2021年全年還要繼續投入1847億人民幣。另外,由於支援中高頻段的5G基站對功率要求較高,其能耗超出4G基站3~4倍。在當前5G手機終端連線數僅為4G兩成左右的經營狀況下,這些高頻段、大功率5G基站居高不下的採購成本和後期運營成本,無疑將成為運營商尋求5G盈利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而從已公佈的700MHz和2。1GHz招標結果來看,僅就應用範圍最廣的華為5G裝置而言,其在700MHz和2。1GHz上的報價相較去年的2。6GHz和3。5GHz分別下降了50%和36%,這就意味即使同等規模的建設需求,中國移動的固定資產投資將相應節省50%,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節省36%,更何況要滿足同等範圍的覆蓋需求,所需低頻基站的數量也遠遠小於中高頻基站。

因此,由於採用低頻段建設5G網路的策略,四大運營商在2021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和運營成本壓力將大大減輕,這將使得運營商有餘力進一步加快5G網路全國覆蓋的建設進度,同時也將可以追加在5G應用上的研發和推廣投入,推動5G建設與5G業務協同發展,良性迴圈。

三、5G裝置廠商份額更為集中

作為中國5G領先全球的標杆性企業,華為和中興此次在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700MHz聯合招標中獲得了91%的市場份額,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2。1GHz聯合招標中又進一步將中標份額提升到92。44%,其市場集中度相較於去年的86%和88%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美國當局的無理打壓之下,作為國產品牌全球化代表的華為和中興在海外市場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封堵,全球5G網路建設啟動之後,此前在歐洲通訊市場佔據優勢的華為和中興卻連續被英國、瑞典、義大利、羅馬尼亞等國政府排除在5G裝置供應商名單之外,甚至其4G裝置也面臨被逐步拆除的風險,由此也導致華為和中興的海外市場收入持續銳減。

所以,在國內5G市場上給予華為和中興更多的市場份額,以支援國有品牌廠商維持研發投入繼續保有競爭實力,就變成了四大運營商無法推卸的責任,因此由華為和中興佔據國內5G市場9成以上份額的市場格局預計將逐漸得到固化。

但由此也將造成華為和中興對於國內市場依賴程度的加深。以華為為例,其最新公佈的2021年上半年業績顯示,運營商業務營收1369億,同比下降了14。2%,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內運營商的5G裝置招標啟動比去年晚了三個月延遲到下半年所致。

我國已開通的96萬個5G基站全球佔比超過七成,因此華為僅憑國內市場佔有率的優勢就可在全球5G裝置廠商中排名第一。但在四大運營商完成5G網路超前建設的目標之後,勢必會迅速降低建網投入規模,而海外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則將接力啟動大規模的5G網路建設。屆時,如果華為仍不能突破美國封鎖,那麼是否還能在中外市場5G網路建設此起彼伏的節奏中一直保有市場領先地位?更進一步的,僅靠國內5G市場,能否支撐其現有的營收規模和研發投入水平?這都是華為必須要面對的考驗。

從另一個角度看,5G基站裝置份額過度集中於華為和中興,在美國當局的持續打壓之下,如果其晶片等關鍵元器件供應受到進一步的限制,是否會因供貨能力不足而影響到國內5G網路建設程序,這也是四大運營商及相關5G產業需要考慮的風險。

【結語】

我國的5G網路建設速度和規模已領先全球,隨著700MHz和2。1GHz低頻建網的啟動,預計這一領先優勢還將繼續擴大。此外,中國廣電作為新運營商推進5G新號段的商用運營,也將在5G使用者市場掀起一輪新的競爭浪潮,進而推動5G業務的創新和發展。在2021年5G裝置招標塵埃落定之後,中國5G跨步向前的步伐無疑將邁得更大、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