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近幾年國產手機發展的很快,全球的手機廠商中,除了三星和蘋果之外,前十的份額基本被國產廠商佔據了,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子品牌,子品牌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比如iQOO和realme兩個品牌。

不過很多人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線上品牌價效比很高,但是他們主打線下的母品牌價格卻依舊很高,明明都是一個廠家,為什麼母品牌和子品牌價格差距會這麼大呢?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剛剛釋出的Civi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似乎小米也不具備價效比了,因為Civi也是一款發力線下的機型。線下機型的話題又來了,那麼為什麼線下機型就很難有價效比呢?其實魅族早就嘗試過,並給出了前車之鑑。

其實對於手機商本身來說,線下和線上市場差異是不大的,包括利潤也不會有多少區別,線下市場是手機商經過中間商再到消費者手中,因此手機商需要考慮到更多的中間商成本,這裡麵包括運輸成本,店租成本,水電,運營、推銷以及售後各類人員的成本。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而線上就非常輕鬆了,直接是工廠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了很多的中間環節,手機商自然可以充分壓價,價效比自然就來了,因為這種直銷模式是非常省錢的,而且往往量越大,單個成本就越低,對於價效比使用者來說,反正線上可以省錢,自然就是線上購買了。

這就是線上比線下價格貴的原因,那麼線下能打造價效比嗎?其實國產手機中的小廠,魅族曾經嘗試過,魅族屬於國產中比較早的一批佈局線下的廠商,可以說和OV幾乎是同時期的,魅族當時的佈局是非常有遠見的,可以說是最早搞線下線上雙佈局的。

因為當時智慧手機的發展迎來一波洗牌,在這之前主要有兩種銷售方式,一種是靠運營商繫結銷售,也就是移動電信聯通這些公司,透過存話費送手機,合約的形式銷售,這種方式在最開始確實讓國產智慧手機嚐到了甜頭,而且不用操心,但隨著消費者要求變高,合約機基本沒了市場。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當時的中華酷聯,最後就只剩下華為,而其他廠家也都是因為對於運營商銷售渠道太過依賴,等到意識到的時候已經遲了。第二種方式就是線下品牌店,OV就是這個路線,而且很成功,截止到目前為止OV依舊是線下大頭,那麼OV成功了,為何同時期的魅族卻失敗了呢?

有人說魅族的失敗是因為固執的使用聯發科處理器,也有人說是因為魅藍子品牌的盲目擴張,但也有一個很大原因,就是魅族線下佈局的失敗,魅族線下佈局的失敗其實就和價效比有關,魅族釋出的新機,官網會給出一個非常有價效比的價格。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但消費者真正購買的時候會遇到兩個問題,那就是去線上購買只能搶購,要漫長的等待,選擇去線下店鋪,就只能加價的魅族手機,我想當時很多老魅友都有體會,一個官方的線下店鋪變成了黃牛,特別是新機發布,都在加價買手機,這讓很多人無語,口碑直下。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魅族的定價價效比很高,這樣一來就會把利潤空間擠得沒有多少了,而線下店鋪的老闆也要掙錢養家,按照魅族官網的定價基本沒啥利潤了,所以只能選擇加價,而魅族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明明是一個廠家,為什麼線下手機很難有價效比,魅族早已給了前車之鑑

但這卻讓消費者很憤慨,覺得被耍了,這樣一來就徹底導致了魅族線下佈局的潰敗,魅族線下店鋪一個接一個的倒閉。相比之下OV那裡,官網和線下價格一樣,甚至線下經常搞活動,價格甚至比官網還低,而且還送一大堆禮物,雖然不具備價效比優勢,但沒有價格方面的心理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