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第3303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抖音網紅@小潘潘-潘柚彤釋出了一則《黃梅戲》的翻唱短影片,並將歌曲中加入的黃梅戲《女駙馬》經典唱段改編成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流行唱法,這一影片引起了極大爭議。人們對小潘潘版《黃梅戲》的反感,其實並不是對戲腔與流行唱腔融合的牴觸,更多的來自於對盲目套用風格“魔改”的排斥。戲曲元素的翻唱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這應當建立在理解與尊重原作文化價值的前提上,而不是隻考慮形式上的衍生與流變。否則,抖音裡走紅的《女駙馬》唱段也就僅僅是以“15秒上頭”為基本特質的潮流神曲,雖然能夠憑藉符合平臺調性的風格化改寫衝擊著受眾的視聽覺,卻未留下絲毫餘韻。

作者

| 秦半兩

編輯

| 田佳寧

| 知著網

正文共計3729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用流行歌曲的方式演唱黃梅戲,這樣的“舊曲新唱”你能接受嗎?

9月2日,抖音網紅@小潘潘-潘柚彤釋出了一則《黃梅戲》的翻唱短影片,並將歌曲中加入的黃梅戲《女駙馬》經典唱段改編成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流行唱法。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小潘潘投稿的《黃梅戲》翻唱影片

一虛一實的唱腔、甜系“撒嬌”的音色、扭頭微笑的神情,小潘潘的《黃梅戲》延續了她抖音作品一貫的創作風格,也掀起新一波模仿翻拍的熱潮。

隨著小潘潘版《黃梅戲》在抖音平臺上的出圈,不少人也對其“過矯”的改編模式感到不適,認為這會影響黃梅戲正確唱腔的傳播,是對傳統曲藝的辱沒。

#這是正宗的黃梅戲嗎#這一帶有質疑意味的話題隨即登上抖音熱榜,在該詞條下,也有不少具有戲曲專業背景的音樂人,以傳統戲腔的演唱方式與小潘潘跨屏合拍,力圖為黃梅戲正名。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卿思穎穎與小潘潘的合拍抖音影片

爭議之中,小潘潘於近日刪除了投稿的相關影片,但關於傳統戲曲傳承與創新的討論仍在繼續。

小潘潘對《黃梅戲》的改編是否合理?戲曲藝術與流行音樂混搭的尺度何在?以娛樂化、輕量化為主要特徵的短影片平臺又該如何承載起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呢?

“國風”歌曲的流行再造有錯嗎?

其實,戲曲藝術與流行音樂的碰撞融合早已不是新鮮事。

小潘潘翻唱的《黃梅戲》原曲其實也是

應用戲曲元素創作而成的流行歌曲,

由歌手慕容曉曉演唱,收錄在其2020年發行的專輯《愛情買賣》中。

該曲以“從小爸媽就對我講 黃梅戲它不是很好唱”為開頭,隨後自然地引入《女駙馬》的經典唱段。原唱作為黃梅戲的專業演員,在曲中幾乎完美重現傳統唱腔,不僅使歌曲結構更為豐富完整,也十分契合曲子整體的思想內容。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慕容曉曉《黃梅戲》MV

除了直接加入戲曲經典唱段之外,

不少流行音樂在製作中也參考了戲曲音樂的旋律與伴奏,

形成別具一格的“國風”歌曲。

譬如,歌手趙傳所演唱的《粉墨登場》就將京劇旋律與搖滾樂相結合,而由李玉剛演唱的《新貴妃醉酒》同樣將京劇旋律應用在副歌中,讓“愛恨就在一瞬間”這一句歌詞傳唱至街頭巷尾。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李玉剛《新貴妃醉酒》專輯封面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儘管這些歌曲大量借鑑了傳統戲曲的韻腔、曲調和器樂等,充滿“戲味”,事實上仍離真正的戲曲相去甚遠,

主體上仍然屬於流行音樂的體系範疇。

因此,小潘潘翻唱《黃梅戲》則更像是

“國風”歌曲的流行再造

,而並非以嚴謹的戲曲藝術再現為目的。

在小潘潘對卿思穎穎的回覆中,她也指出自己並非專業的黃梅戲選手,把戲腔部分改編為普及性較高的流行唱法或許是她演唱技巧限制下的無奈之舉。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小潘潘在卿思穎穎抖音影片下的評論

此外,通俗化的歌曲改編也進一步降低了大眾傳唱的門檻,

使其更加契合抖音注重互動玩法的音樂推廣模式,

為小潘潘版《黃梅戲》在短影片平臺上的出圈埋下伏筆。

因高難度“戲腔”對原曲翻唱望而卻步的部分網友們,便可以在“簡易版”的《黃梅戲》中找到展現自我的出口,透過個性化的演繹催生或展示自己對戲曲的關注與興趣,也能在“這是正宗的黃梅戲嗎”的討論中進一步加深對傳統藝術文化背景的理解。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這是正宗的黃梅戲嗎#抖音熱榜

單單從這一角度來說,

我們沒有必要過分苛責將歌曲中的戲曲元素進行流行化改編這一行為本身,

因為這會讓我們忽視了流行音樂風格可能帶來的正向作用,從而因噎廢食,使傳統戲曲成為束之高閣的藝術標本,漸漸失去與現代時空交錯的活力。

那麼,如果說以流行唱法改寫戲腔並不是小潘潘的原罪,她的《黃梅戲》又為何會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不適感呢?

15

秒神曲裡變味的“女駙馬”

點開小潘潘的抖音賬號主頁,划動幾番,我們很快就能總結出小潘潘翻唱作品的風格。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小潘潘抖音賬號主頁截圖

用一句“虛”、一句“實”的唱法打造一半可愛、一半嫵媚的氛圍,表情時刻保持甜美,動作須得透露嬌憨,近期的影片投稿幾乎全部採取三分身的景別構圖與相似的著裝風格,甚至連額前散落的碎髮都別無二致。

總的來說,小潘潘呈現的演唱風格難免會給人

一種“矯揉造作”之感,

而高度同質化的影片內容也讓她彷彿是

沒有感情的“人間AI”,

只需複製貼上就能不斷產出聽感雷同的作品,

而歌曲本身需要揣摩的情感基調則銷聲匿跡。

以這種演唱方式套入類似《學貓叫》這樣內容相對空洞、形式套路化的“口水歌”並無太大問題,但如果遇上具有故事背景且富有文化內涵的戲劇,就顯得十分違和了。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小潘潘是《學貓叫》的原唱之一

在《黃梅戲》引用的《女駙馬》劇目裡,民女馮素珍為救心上人女扮男裝冒名趕考,不料偶中狀元竟成駙馬,最後獻智陳詞感動公主,化險為夷。

這出黃梅戲在一定程度上

塑造了一個獨立自主、勇敢聰慧的女子形象,

成為“女駙馬”的馮素珍突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傳統思想與封建禮制的束縛,選擇主動地追求愛情,改寫命運。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這正是馮素珍向公主吐露真相的唱段,此時的馮素珍更應是沉著冷靜、心念堅定、英姿颯爽的模樣,而不是在半空氣半聲音的唱法裡無病呻吟。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嚴鳳英版馮素珍

因此,人們對小潘潘版《黃梅戲》的反感,

其實並不是對戲腔與流行唱腔融合的牴觸,更多的來自於對盲目套用風格“魔改”的排斥。

誠然,戲曲元素的翻唱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但這應當建立在理解與尊重原作文化價值的前提上,

而不是隻考慮形式上的衍生與流變。

否則,抖音裡走紅的《女駙馬》唱段也就僅僅是以“15秒上頭”為基本特質的潮流神曲,雖然能夠憑藉符合平臺調性的風格化改寫衝擊著受眾的視聽覺,卻未留下絲毫餘韻。

潛入短影片紅海的傳統文化

近年來,短影片平臺逐漸成為流量風口,也成為傳統文化創新式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戲曲、民樂、詩詞、武術、書畫等

傳統文化與短影片的新奇玩法結合在一起,

在全新的場域裡解凍、流轉,實現著新興模式下的內容生產。

以傳統文化為主題推出的作品或熱門趨勢為順應平臺特點,大多進行了碎片化、趣味性的內容改造,在傳播形式上格外注重

受眾的黏性和互動度。

抖音運營團隊曾發起#我“變臉”比翻書還快# #國學手勢舞# #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等具有抖音特色的線上活動,以貼紙特效、手勢舞、挑戰賽等形式引導使用者積極參與傳統文化的分享和保護。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我變臉比翻書還快#抖音熱榜

而反過來說,

傳統文化自帶民族性的情感共鳴基礎,

本就沉澱於人們日常生活交往中,存在於大眾集體認同的深處,自然而然地成為短影片博主創作時自發借鑑、採納的素材庫。

抖音上時常興起的古風變裝秀、古風妝容教程、古風歌曲翻唱等,都無不體現出傳統文化符號的運用同樣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吸睛手段,具有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的可能。

“魔改”曲風+套路唱功,小潘潘版《黃梅戲》被罵的背後

△古風變裝類抖音博主

從某種意義上說,短影片平臺與傳統文化的交集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而處於交集中的個體更是複雜多元,各自從不同的目的和角度出發,邁入這一方流量池,形成了一類“國風”大雜燴。

小潘潘版《黃梅戲》引起的爭議,也是再次將傳統文化如何利用新興媒介傳承創新的難題拉入人們的視野。

為了避免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娛樂化生態的過度侵蝕而流於奇觀或低俗,這不僅需要平臺時刻把握傳統文化的傳播形態,

也需要“大雜燴”的廚師和食客們在掌勺和下筷之前,首先理解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精神核心,

有所甄別,有所側重,有所取捨。

因為,在笑鬧生趣的“抖人”之外,我們每個人都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話題互動

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