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主流媒體如何駕馭演算法?有思路了......

現階段,平臺型媒體被認為是主流媒體融合轉型的未來形態之一,而主流媒體的平臺化轉型很大程度上是參考網際網路的媒介邏輯,來對自身原有媒介邏輯的革新與置換。藉助主流媒體的演算法邏輯,將主流媒體的權威資訊,社會創作者的海量優質內容推送至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新型主流媒體平臺,塑造具有正向“價值觀”引領的使用體驗,無疑將有助於增強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日前,“總檯演算法”在央影片平臺“影視”板塊上線。“總檯演算法”將宣傳導向、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有機結合,根據使用者興趣喜好,在短影片、長影片、移動直播中實現多業務混合推薦,為使用者提供良好收視體驗。9月16日,正式上線的川觀新聞8。0,也推出了“主流媒體演算法”,力圖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演算法”,全面提高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

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劉慶振 和“德外5號”分享了其對主流媒體融合發展邏輯與演算法的9點思考:

從內容型組織向平臺型組織轉型

主流媒體的融合發展應該進一步開啟思路,積極推進平臺建設。

我們過去的重心是自己做好內容,輸出價值;但當媒體成長為一個平臺型組織的時候,它不僅不能放棄過去在精品內容創作方面的競爭優勢和優質資源,同時還要賦能更多參與到這個平臺上的組織和個人創作優質內容,並將這件事當作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從運動員向裁判員轉型

過去,主流媒體自己創作了很多正能量的精品內容,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但在一個事事皆傳播、人人皆媒體的新時代,我們在自己繼續創作精品內容的基礎上,

更應該搖身一變成為“裁判員”,參與制定優質內容、精品內容、正能量內容的標準,提出一套完整的新媒體、全媒體內容評價標準體系、指數或者演算法。

透過這個標準、指數或演算法來指導整個市場的內容創作,這顯然比僅僅做“運動員”來的更有價值。

演算法應成為優質內容入口

沿著前面的思路,我們就會發現,此時基於主流媒體演算法而形成的一個全新的平臺,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全媒體時代的優質內容的入口,

它既是搜尋引擎,又是推薦引擎,它的功能不僅僅侷限於啟用媒體現有的內容存量,還在於啟用所有媒體型別所創作出的全部優質內容的存量。

透過這個入口,平臺把最優質的、最適合具體使用者的個性化內容推薦給使用者。

主流媒體如何駕馭演算法?有思路了......

主流媒體演算法是一種信任背書

隨著新媒體平臺的快速崛起,傳統媒體的使用者戰略面臨挑戰,於是各級廣電、各類報紙紛紛在抖音、頭條、快手、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開設自己的新媒體賬號。這些賬號在新媒體平臺上獲得了較為可觀的流量,但同時也使得不少傳統媒體失去了自身的主動權。

主流媒體演算法則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演算法,新媒體平臺上的海量內容儘管能夠獲得較為可觀的流量,但這些內容的本身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主流媒體演算法要做的就是,從海量的新媒體內容中篩選出真正優質的精品內容進行推薦,從而為這些精品內容提供權威的信任背書,使得這些內容可以在全媒體各大平臺繼續獲取更大的流量,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而這一點,顯然是商業新媒體平臺無法完成卻又意義重大的工作。

從無差別的流量到有差別的流量

伴隨著主流媒體演算法和主流媒體評價標準而來的,就是

全網對於精準流量的差別定價。

內容本身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觀看內容的使用者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不同的內容對不同的使用者所產生的影響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

流量本身不能被當做無差別的流量來對待。

但當前新媒體平臺將泛流量當做無差別的流量來對待時,各類內容為了追求流量的規模,必然陷入一種唯流量論的怪圈中而無法自拔。

當然,主流媒體演算法並不是徹底拋棄流量的數量,但在數量之外,

主流媒體演算法更加重視流量的質量。

真正破除唯流量論,讓那些優質的內容去影響更多能夠影響整個世界的關鍵意見領袖和關鍵意見消費者。因此,

主流媒體的演算法強調的是有差別的流量,強調的是精準流量。

主流媒體如何駕馭演算法?有思路了......

關於內容質量排序的威爾遜演算法

這是個參考借鑑的案例,意在說明

主流媒體演算法在簡單的流量邏輯之外,

完全可以有新的思路新的邏輯,而內容質量的價值應該被演算法重點考慮。

威爾遜得分排序演算法(Wilson Score)用於質量排序,資料含有好評和差評,綜合考慮評論數與好評率,得分越高,質量越高。

例如,知乎採用威爾遜演算法:①所有使用者看到的排序是相同的;②獲得贊同會使回答的排序上升,獲得反對則會下降;③在某個領域(話題)下的好回答會提高使用者在該領域下的投票權重;④領域下高權重使用者的投票對排序有更大影響,他們的回答排序也更高;⑤使用匿名身份投票或答題時,不會計算使用者的權重;⑥回答並非單純按照投票數量由多到少排序;⑦由於反對票並不顯示在頁面上,不同使用者的投票對於排序也有不同的影響,因此低票回答在前、高票回答在後是正常的。

這是一個思路,不代表它就是完美的,但它的的確確認為,

不同的流量具有不同的權重和不同的價值。

啟用全媒體平臺上更多優質的存量內容

當前,各大平臺都面臨著一個明顯的問題:內容的朝生暮死現象非常明顯,一條圖文或者一條短影片釋出出去,長則三五天,短則三五小時,就宣告流量的枯竭。

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可以被看做是“快消品”內容,但也有一定規模的優質內容、精品內容、歷久彌新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如果被淹沒在茫茫的內容之海中,著實有些可惜。

尤其是各類傳統媒體投入了大量人財物創作的優質內容,不應該讓它們沉睡,而是要

反覆地啟用,甚至透過新的技術手段、演算法工具幫助這些內容成為能夠持續流傳的經典內容。

如下圖,有些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反覆啟用,主流媒體演算法也應該致力於去發現並激活那些精品的正能量內容,讓它們真正獲得流量的扶持,形成持久的傳播力。

主流媒體如何駕馭演算法?有思路了......

打造一個優質內容的

交易平臺

既然激活了全網大量的優質內容,那麼,這時候就會面臨下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使用者喜歡這些優質內容,並希望下載這些優質內容進行二次加工或再創作。

在這方面,目前各大平臺都在提升優質內容版權的保護力度,但是

真正讓這些優質內容發揮更大價值的策略

不是僅僅保護它的版權,而是讓它的版權流通起來、交易起來,為它的創作者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傳統的版權交易更多地停留在影視、綜藝、圖片等內容層面,也主要是B2B的形式。但是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碎片化、輕量型的版權交易也逐漸具備了其可能性。

舉例而言,A賬號轉載B賬號的一篇文章,區塊鏈技術完全可以做到從A賬號的財務賬戶向B賬號的財務賬戶自動轉賬1元錢。那麼同理,人工智慧技術也可以自動識別A賬號創作的影片內容下載並使用了B賬號影片內容的2秒鏡頭,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支援A賬號的財務賬戶向B賬號的財務賬戶自動轉賬2元錢。

主流媒體如何駕馭演算法?有思路了......

這類內容版權的交易量是巨大的

,它將為內容產業創造的價值也將會是巨大的。現在,市場需要這樣的交易平臺。

重視內容技術,打造內容中臺

過去幾年,DataTech(資料技術)、MarTech(營銷技術)和AdTech(廣告技術)對營銷、投放、增長和流量管理的生態版圖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改造,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無論資料還是流量,重點解決的都是

精準問題,

而ConTech(內容技術)則重點要解決

平臺或者廣告主在完成使用者畫像、獲取精準流量之後的互動問題。

這中間涉及到,我們用什麼工具與使用者展開互動,互動的效果如何,以及怎樣提升和改善互動、傳播效果等。

很明顯,內容產品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互動工具,而且隨著內容營銷的炙手可熱,平臺和企業對內容產品的需求量激增,從而催生了第一波ConTech熱潮,大量程式化寫作、程式化創意、程式化影片生成工具應運而生。

事實上,無論是批次化的文字、海報,還是程式化的語音、影片,都只不過是單純的技術開發問題,也是相對較為容易解決的問題。

在規模化、程式化、智慧化的內容生產問題得以解決之後,每個新媒體賬號都可以以相對較高的效率搭建起專屬的內容池,內容互動的效果問題就會被提上日程。今天,各個新媒體賬號在它的內容戰略實施過程中,面臨的恰恰不是效率問題,而是效果問題。

所以,

ConTech的下一波浪潮一定是如何幫助新媒體、全媒體平臺更好地完成它的內容中臺使命

,以內容為抓手,並將它與複雜的宣傳、互動、營銷、資料等場景融合到每一次創作、每一場傳播、每一個觸點、每一次轉化過程中去,從而使得每一個新媒體賬號的內容池真正成為一個可以自生長、自傳播、自變現、自進化的良性生態。

編者按:

作者:劉慶振,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德外5號”特約作者。

轉載引用宣告:

請原文轉載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資料、結論及資料說明,並註明來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與解讀均不代表CTR觀點,對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CTR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