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萬達可以賣資產脫困,為何恆大不行?

恆大集團日前的債務問題仍在發酵,引發了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的擔心。對於如何看待恆大的債務問題,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此前曾分析過“精準拆彈”以及避免“主動引爆炸彈”的策略問題。債務問題對中國許多企業來說是經營策略不當導致的結果,也是企業揮之不去的陰影。因此,如何擺脫債務危機就成為企業關乎生死的重要問題。

萬達可以賣資產脫困,為何恆大不行?

在國內房地產企業遭遇的債務危機中,萬達與恆大兩家的債務壓力和脫困值得對比分析。

同樣是面臨鉅額的債務壓力,為什麼萬達最終可以解決4000億的負債,而恆大迄今卻不能擺脫債務壓力?

兩家企業的不同境遇令人思考,讓我們比較一下兩家企業的困境和應對策略。

WANDA GROUP

萬達集團

萬達可以賣資產脫困,為何恆大不行?

2013

2013年,萬達開始大舉開展海外地產業務佈局。

同年,萬達投資7億英鎊拿下英國倫敦ONE NINE ELMS摩天大樓。

2014

2014年,萬達分別在美國投資芝加哥專案和洛杉磯ONE BEVERLY HILLS專案。

2015

2015年,萬達再次投資10億美元拍下了悉尼的CIRCULAR QUAY公寓和酒店專案,並耗資9。71億澳元拿下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專案。

此後,萬達負債率居高不下。

2016年12月10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迴應網上盛傳的“萬達負債4000億,首富成首負”傳言。王健林稱,4000多億負債是萬達商業2015年上半年的負債,不是他個人的負債。萬達商業資產有6000多億,負債4000多億。到2016年6月30日,萬達商業的財報淨資產是1900億元。

為防止資金鍊斷裂,萬達決定大幅出售旗下資產。王健林在2018年1月20日明確表示,萬達要逐步清償全部海外有息負債。王健林稱:“萬達過去幾年在海外投了一批專案,現在我們決定清償海外債務,賣一半資產就能把全部債務清償。”萬達出售海外資產持續了2年多。2020年11月25日,萬達酒店釋出公告,該公司完成出售芝加哥物業專案。至此,萬達集團已將其海外地產專案全部清空。今後,萬達酒店的發展會專注酒店管理、酒店設計及建設等主業發展,以輕資產形式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王健林當時處理萬達債務的速度非常快。

雖然萬達的負債率較高,但是流動性還沒有出現問題,相反當時萬達手裡的現金儲備非常充裕。

當時融創拿出600億來收購13個萬達的文旅專案,其中300億還是萬達借給融創的。此外,萬達當時拿到了騰訊、融創、京東、蘇寧等公司合計340億的投資,接手了萬達在香港退市的股份,而且這筆投資是沒有壓價的。這樣等於萬達當時又多了340億的資金,有助於萬達解決當時的債務問題。

EVERGRANDE GROUP

恆大集團

萬達可以賣資產脫困,為何恆大不行?

我們再來看恆大的債務問題。據公開資料,恆大集團的總負債最高時曾達1。95萬億元,剔除了預收款的負債,也在1萬億元以上。據中國恆大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83。4%,淨負債率159。2%,現金短債比0。47,相對較低,意味著流動性風險較大。

自2020年3月起,恆大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新戰略。

恆大集團2020年的有息負債最多達8743億元。

截至2020年末,恆大有息負債總額為7165億元,其中一年以內的有息負債達3355億元,佔比46。8%。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表示,2021年6月30日前,恆大集團的有息負債將會降低至6000億元以下,淨負債率降至100%以下。2021年7月22日公佈的結果顯示,恆大的有息負債已從2020年最高時的8700多億元降至約5700億元。

/ 總結 /

透過比較上述事實可以看到,恆大與萬達在債務規模和脫困措施上都不一樣。

一是  恆大的資產規模和債務規模都要比萬達大得多,因此其處理債務的難度也會大得多。

二是 與債務規模相比,

兩家公司在債務高峰時的現金流情況不一樣。

截至2021年6月底,恆大公佈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 867億元人民幣(134億美元),而總借款為3317億元人民幣(513億美元)。很顯然,恆大的現金儲備嚴重不足。

三是

對房地產市場的形勢判斷和響應速度不同。

“房住不炒”的調控基調早已公佈,萬達在意識到海外投資的風險後,比較迅速地開始出售海外資產,至2020年已全部出售海外資產。而恆大則在2020年才開始全面調整新戰略。

從企業決策來看,凡事離不開兩件事,第一是理解,第二是判斷。從恆大與萬達的不同際遇來看,恆大對於“現金為王”的理解以及對於房地產形勢的判斷,都與萬達有較大的不同。

安邦

智庫

市場風險對於企業經營來說是常態,但企業對於形勢的判斷和對於風險的預知是不同的,這種差異則會導致企業不同的遭遇。萬達集團與恆大集團在債務壓力和脫困措施上的不同,就反映了在形勢判斷和對風險認知的差異。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