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把尺子衡量數字生態

數字生態指數2021已經發布。

數字能力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動力,但數字能力尚存在普遍短板;數字能力高度依賴人才建設,但人才融合才是關鍵;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對接是不二法則,但各區域可因地制宜發展數字生態。

此正是數字生態指數2021中的核心觀點。

三把尺子衡量數字生態

數字生態指數的由來

數字生態指數的推出,源於對數字經濟的科學評估。單純以GDP指標評估,顯然必有偏頗,因為這會忽視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生產效率等等。數字生態指數即在此背景下誕生,其是數字經濟的評估體系,更是數字生態的分析體系和診斷體系。

2020年10月,北京大學大資料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首次釋出《數字生態指數2020》報告,其引入多方參與,聚合多源資料,多維度、多角度地構建了衡量數字經濟的綜合評估體系。

2021年,數字生態指數沿用此前理論框架,由數字基礎(基礎設施、資料資源、政策環境)、數字能力(數字人才、數字創新、數字安全)和數字應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部分構成。

其中,數字基礎、數字能力、數字應用一級指標保持不變,這也是衡量數字生態的三把尺子。此外,合作單位及二級指數數量,則由15個增至23個,即新增雲棲指數、資料流通指數、AI開發者指數、數字經濟投資者信心指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數字生活指數、社會糾紛搜尋指數、數字鄉村指數8個新指數。

驅動數字生態的三種類型

具體而言。

數字生態指數理論框架中,省級數字生態被劃分為全面領先型、趕超壯大型、發展成長型、蓄勢突破型四種狀態。2201年,江蘇成為繼北京、上海、浙江、廣東之後,第五個數字生態“全面領先型”省份。數字生態“趕超壯大型”省份,也增加至10個,重慶、貴州、陝西進入了此陣營。

具體到中國城市級數字生態2021,排名前五位的城市,依次為北京(84。1)、上海(77。9)、深圳(64。8)、廣州(60。2)、杭州(56。4)。此外,重慶(45。8)位於第10位,長沙(36)位於第16位,貴陽(32。9)位於第24位。

再結合數字生態指數理論框架分析,北京屬於典型“能力驅動”型城市。其是數字人才高地,正在帶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長沙屬於“應用驅動”型城市,其依靠“產業驅動”和“民生驅動”的雙輪模式,帶動了數字經濟發展。貴陽則屬於“基礎驅動”型城市,其率先將大資料提升至戰略高度,並帶動華為、蘋果等一批全球知名科技企業落戶。

數字能力還是普遍短板

“但數字能力還是普遍短板,”作為數字生態指數的負責人,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大資料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平文院士,對於指標進行了解讀:“數字能力是驅動城市群增長的核心動力,數字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數字能力。”

三把尺子衡量數字生態

舉例說明,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並不缺少產業支撐,5G網路、智算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也在快速建設之中,但尚缺乏扛鼎的“能力驅動”型城市。這相比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明顯不利於數字生態的梯次構建。

但也另需說明。數字能力並不應侷限在一座城市,可在城市群內相互借力。以成渝城市群為例,成都和重慶並非競爭關係,兩座已在數字產品製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數字要素驅動業、數字化提升業形成互補。

產業鏈與創新鏈對接

不僅如此。

“資料的價值,只有在有能力的人手中才能變現。”張平文院士認為:“數字能力的提升,高度依賴人才建設。既然引進高階數字人才相當困難,各地就應該因地制宜地發展數字生態、數字經濟。”

確實,發展數字能力的核心在於人才建設,這就包括不同行業的科研、工程、技術、管理等各級人才。而分類分級的人才融合,推動科技人才與應用人才,在同一平臺中合作創新,才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的關鍵。

以北京大學重慶大資料研究院為例,其在重慶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北京大學共建,這裡雲集了學術、科技等中高階人才,也正在重慶當地與產業、管理、工程人才對接融合,共同進行產業創新。

這也是因地制宜發展數字經濟的原因。數字經濟是科技與經濟的融合,是產業鏈與創新鏈的充分對接,但中國各區域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模式並無相同。例如北京、深圳、上海、蘇州,就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發展模式,每一種發展模式也都有與之匹配的人才建設方案。

北京正在充分發揮人才高地優勢,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並湧現出眾多科技獨角獸企業;深圳建設了較好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了產業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上海的創新鏈與產業鏈條件都較良好,屬於均衡發展的模式;蘇州則借力長三角城市群創新鏈,建設和發展了自身的產業鏈,並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此四種模式,正可被中國多數城市借鑑發展。例如重慶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而成都則可追求創新鏈與產業鏈均衡發展。當然,中國城市營造數字生態,也需更具國際視野。這就需要在數字基礎、數字能力、數字應用之外,增加對“數字規制”維度的關注。這或將成為衡量數字生態的第四把尺子。

而作為對“數字生態指數2021”總結,張平文院士最後表示:“數字化轉型是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路徑,只有營造良好數字生態,才能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促進各地人才建設;才能提升國家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