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龍門石窟雕刻石像風化的原因找到了

1991年,為了發展旅遊事業,旅遊部門提出在龍門石窟修建攔河壩,搞人造湖。

水壩建成蓄水後,龍門石窟石窟區在夏季洞窟內溫度比窟外溫度明顯的低,溫差明顯大。因此,每年從五一到十一期間賓陽洞、潛溪寺、萬佛洞等一批幾個洞窟中夏季洞窟壁面凝結水集結、對雕刻品的溶蝕產生;冬季洞窟氣溫高於窟外,大氣含水量也小,不易生成凝結水。1998年經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透過的《洛陽市龍門石窟保護條例》第十六條明確“一切船隻不得進入龍門大橋南和南口漫水橋之間水面”,阻止了在石窟區劃船。2002年,洛陽市更換了龍門石窟的領導班子,新領導原來是搞旅遊工作的,不是從事石窟文物保護的,對《龍門石窟保護條例》不瞭解也不知道,沒有搞文物保護工作的經驗,對小範圍大氣的變化對石窟的影響力更不瞭解,當然也為了單位的經濟收入,常年蓄水划船營業,連續七年不停的蓄水。2007年3月,古陽洞觸目驚心的一幕展現了,古陽洞洞口北壁始平公造像龕與下的北壁174號龕風化起翹嚴重,對照2000年出版《古陽洞》一書文物出版社陳志安拍的照片,實在痛心。更不可思議的是,古陽洞始平公龕與相鄰的北壁174龕上下原風化起翹石刻被清掃處理得乾乾淨淨。現在管理者難道不知,這種情況,現在技術完全可以修復。

建水壩勢必要抬高水位,增加小區域環境的大氣溼度,在大氣嚴重汙染的環境下,勢必加速石刻風化。水壩還可以造成水流不暢、河道淤塞,汙水、汙汽的結合對石窟造像的危害很大。

龍門石窟雕刻石像風化的原因找到了

龍門石窟雕刻石像風化的原因找到了

龍門石窟雕刻石像風化的原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