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科學家成功讓公鼠懷孕,誕下 10 只健康幼崽,這是怎麼做到的?有哪些意義?

在整個自然界中,雄性孕育後代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現象。目前已知的雄性懷孕生育後代的物種只有海龍科((包括海馬、風笛魚和海龍在內的魚類))。

但一直以來,雄性是否也能分擔孕育後代的重擔成為縈繞在人類腦海中的疑問。而最近,中國科學家就成功讓雄性老鼠懷孕並順利誕下後代,打破了自然界的規律。

中國科學家成功讓公鼠懷孕,誕下 10 只健康幼崽,這是怎麼做到的?有哪些意義?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受到雄性海馬懷孕的啟發,想看看胚胎能否在“雄性子宮”中存活。於是他們選擇了一些Lewis大鼠作為研究物件。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將一隻雌性大鼠和一隻雄性大鼠背靠背連線在一起,即成為一個連體兒,使它們能夠共享血液。然後將另一隻雌性大鼠的子宮移植到連體雄性大鼠體內。最後研究團隊將發育初始胚胎植入到雄性子宮內,以及與雄性相連的雌性大鼠的原生子宮。

而之所以將兩隻老鼠變成連體兒,是為了讓雄性大鼠體內的胚胎也可以在共享的“妊娠血液”下發育。

中國科學家成功讓公鼠懷孕,誕下 10 只健康幼崽,這是怎麼做到的?有哪些意義?

為了提高試驗的成功率,研究團隊總共納入了46對雌性連體大鼠,另外共有562個胚胎被移植到雌性體內,280個胚胎被移植到雄性體內。

經過21。5天的妊娠期後,研究人員發現,雌性大鼠的子宮中有169個胚胎髮育正常,而雄性大鼠的子宮中只有27個胚胎髮育正常。

最終透過剖腹產,雄性大鼠成功產下10只發育良好的幼崽,並具備了“功能性繁殖能力”。根據組織學檢查,這些幼犬的心、肺、肝、腎、腦、睪丸、卵巢或子宮也沒有明顯的異常。

不過在對雄性大鼠進行剖腹產手術時,研究人員也發現了一些非正常死亡的胎兒,這是雌性大鼠體內胎兒沒有出現的現象。這些死亡的胎兒在形態和顏色上與正常胎兒不同,它們伴有胎盤萎縮或腫脹。

作者在論文中寫道:“據我們所知,雄性哺乳動物從未有過報告懷孕的先例……這項實驗可能對生殖生物學產生深遠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在雄鼠身上構建了一個懷孕模型,發現在與雌鼠相連的雄鼠移植的子宮中,暴露在懷孕雌鼠的血液中,移植的胚胎能夠發育成成年鼠。”

如果預印本論文的描述準確,那麼這是一項成功的、有一定開創性的、驗證了一些科學預言的研究,值得祝賀。請讀者注意不要一步跳到“在人身上使用這種方法”並立即想到“OO性別的存在價值”之類的,這距離那些還差得太遠了。

歷史上,科學家試驗過將小鼠胚胎植入雄性身體的非子宮部位,發現那些胚胎的發育會中途停止,因此這項研究使用了子宮移植。

這項研究使用的方法:

將來自

近交系

、不易產生免疫排斥的雌雄 Lewis 大鼠的面板連線在一起,以便二者共享血液;

為預先閹掉的雄性大鼠移植子宮,注意

這閹掉是必需的

,歷史上已經有實驗顯示哺乳類胎盤的若干細胞種類不能在有痕量睪酮的環境里正常發育;

將胚胎植入兩隻大鼠體內,使之

同時懷孕

雌性大鼠的生物學身體調整懷孕所需的激素水平,並透過血液迴圈與雄性大鼠

共享

。這可能導致血液中的若干激素水平略微低於雌性大鼠的正常水平,或是增加雌性大鼠的內分泌負荷,從而引起一部分胚胎不正常;

一部分雄性大鼠透過

剖腹產

,生出了少量的目前看來較為正常的幼體。

為了對照,本實驗中的雌性大鼠的陰道都被阻塞,同樣以剖腹產生出幼體。

在這項研究中,雄性大鼠生出的正常幼體佔總數的比例十分低,但

比早期克隆技術的情況要樂觀

,可以預期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使用了 46 對(92只)連體大鼠,雌雄個體都懷孕了,雌性支援了 562 個胚胎、其中 169 個正常發育,雄性支援了 280 個胚胎、其中 27 個正常發育,從雄性身上剖腹產取得的幼體有 10 只發育到成年。

當年在培育克隆羊多利的過程中,科學家克隆了 277 個綿羊胚胎,最終成功使母羊受孕並生產的只有多利一個。

和我此前談過的原始級人造子宮一樣,這項研究運用了簡單的“

在不知道怎麼調配激素並根據情況變化迅速反應的情況下,連線在雌性身體上就是解決方案

”的方法。目前無法指望“分析懷孕所需的激素後注射”,主要是因為哺乳類的胚胎非常脆弱。不過,“讓胚胎在雄性體內發育到足月”是為了研究,以生殖為目的的話幼體發育到你有較高機率靠恆溫箱維持其生命的階段就可以取出了。

迴圈系統直接接續的方法很難用於有免疫排斥的個體之間。下一步可以嘗試用持續連線在一起的透析裝置將若干雌性血液透析後取得的激素分給雄性,降低對每個個體的影響。

動物保護恐怖主義組織 PETA 已經對這項實驗做出惡評,並刊登在《每日郵報》等次要媒體上。他們同時惡評了以色列科學家在人造子宮驗證機內培養人類胚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