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私域裂變增長的3個核心邏輯,你知道嗎?

編輯導語: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企業若想獲得更多使用者、拉動增長,則需要結合更多玩法來達成目標,其中,裂變活動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那你瞭解裂變活動的底層邏輯嗎?本篇文章裡,作者就私域裂變增長的核心邏輯進行了一番梳理,一起來看一下。

私域裂變增長的3個核心邏輯,你知道嗎?

人口增長放緩,人口紅利優勢逐漸變小。同時移動裝置數量增長基本已經到了天花板階段。企業經營都在深耕和鑽研存量客戶的價值,期望能夠依靠存量帶量更多的增量。

大方向是這樣的,但是具體落地要怎麼執行又是一個問題。做內容打造品牌影響力?搭建短影片矩陣,形成線上強曝光和導流到私域陣地?這些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其中藉助微信生態,有一種玩法是很值得深耕和研究的,那就是裂變活動!

關於裂變活動設計,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流程。

如果說把裂變活動當做一種基本的活動運營來看待,一整場完整的活動運營,它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比如說我們需要有明確的活動背景,確定的活動時間、使用者目標,去分析活動的優劣勢,確定活動的創意以及玩法,還有活動資源、活動獎品設計、活動路徑、傳播路徑、活動文案以及最終的活動危機方案處理等等,其實是有很多內容需要去整理。

但不管裂變活動有怎麼樣的形式和落地方式,深挖一下背後的邏輯是很有必要的,知道背後的原理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玩法,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結合這幾年在裂變增長領域的實踐跟思考,梳理了一下關於私域裂變活動的幾個底層邏輯,大概有三個,內容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夠獲得你的反饋與補充。

第一個是從“互動-傳播-裂變”的邏輯。

第二個裂變活動不僅僅是過往那種單一的硬廣宣傳,因為遊戲化的設計,讓使用者參與起來更加的流暢,也更加願意去推廣和傳播。

第三個是透過運營,將使用者和產品連結起來。

私域裂變增長的3個核心邏輯,你知道嗎?

一、第一個核心邏輯是“互動——傳播——裂變”

怎麼理解互動到傳播,首先來看互動,它是針對一種人與場景的思考。

比如說使用者參與朋友圈的裂變活動,其實當用戶進入H5活動頁面的時候,使用者是在一種場景裡面,這個時候使用者是沉浸在場景裡面的。

也許使用者是因為比較有吸引力的文案點選進去,也有可能是因為頁面上比較有意思的互動按鈕、背景音樂或者是一些遊戲化的引導影響到他的參與。當用戶一旦參與進去之後,加上活動本身的一些遊戲化設定很容易讓參與者進入狀態,會覺得這個活動比較有意思。

因為活動本身的參與路徑和分享路徑設計,讓使用者達到了一種持續參與的效果,進而在活動過程中被一些按鈕引導,不自覺地去分享去轉發到微信群、朋友圈。

這就是活動本身的一些互動設計,加上有趣、有料的創意設定,刺激初始使用者的傳播。

當活動被傳播出去之後,新進來的參與者,因為活動本身的裂變設計玩法(類似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心理,愛炫愛玩的心理,人性貪婪佔小便宜的心理等),激勵使用者去做傳播分享的動作,進而達到活動多層級的傳播跟曝光。因為順從人性心理,裂變類的遊戲化活動會搶佔使用者更多時長,讓使用者願意參與其中並主動完成傳播分享。

這個時候活動本身已經不僅僅是最開始單一的H5頁面了,因為這些利益點的加持或者說刺激讓活動得到了更多的轉發跟傳播。當更多的人來進來這個活動頁面,又進入一個新的迴圈狀態。

從互動到傳播,再到裂變。裂變出去,新的使用者參與進來,因為互動設計,持續的傳播,達到新的裂變效果。這樣一個“互動-傳播-裂變”的正迴圈就帶動起來了。

二、第二個核心邏輯涉及到一些傳播學範疇的內容

傳播學有個著名的“5W”模式,談到了構成傳播過程的5個要素,也被稱為拉斯韋爾程式。

Who(是誰)

Says what(說了什麼)

In which channel(透過什麼渠道)

To whom(對誰說)

With what effect(產生了什麼效果)

這裡面5要素內容涉及到

資訊源、傳播者、媒介、受眾

幾個概念。

資訊源即內容呈現是什麼

,品牌方想要傳播的內容資訊,品牌方希望傳達給使用者的內容。在裂變增長運營中資訊源具體表現形式可以是一場拉新獲客、留存促活的活動,也可以是高質量的內容宣傳等等。

傳播者

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資訊的蒐集、處理價格,運用符號,藉助不同的媒介工具,首先或主動地向被傳者發出資訊的一方。可以是個人,也可是組織、專業機構。傳播者是個相對的概念。最初的傳播者是資訊源。傳播者要麼是資訊源,要麼是渠道的掌控者。

受眾

,廣義上,指社會傳播活動中資訊的接受者;狹義上,指傳媒活動中資訊的接受者,如報紙讀者、廣播聽眾、電視觀眾、網民等。在微信生態裡面,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是一名受眾。

私域裂變增長的3個核心邏輯,你知道嗎?

傳統的傳播狀態是中心化的傳播

,媒介渠道往往掌握著資訊和內容,既是傳播者也是資訊源頭。對於資訊接收方來說,基本只有被接受的狀態,受眾能夠發揮的主動傳播渠道相對有限。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內容傳播的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個獨立個體都有了自己的發聲載體,新媒體的發展更是滿足了很多人的自我表達需求。

在裂變活動中所帶的內容可以理解為資訊源,微信生態的朋友圈、微信群等觸點可以理解為媒介,種子使用者/第一層參與使用者可以理解為傳播者,後續被分享的使用者可以理解為受眾。

傳統的傳播概念是透過傳實現播的效果,透過媒介渠道將資訊源不斷地往外擴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時代,單個個體的傳播效果也很驚人。特別是依靠這種遊戲化的玩法,告別單一的傳播渠道,每個被分享者作為個體媒介也可以實現持續的轉發和分享,讓活動內容不斷的被傳播和擴散。

特別是很多KOL、KOC群體,他們的圈層影響力是超過我們的想象的。透過發揮身邊社交關係鏈價值,實現活動的持續傳播和曝光。

三、第三個核心邏輯是關於運營增長的思考

運營的本質是什麼?我自己的理解是連線使用者和產品,僅供參考。

這個怎麼去理解,比如說我作為一個使用者,因為參與活動,然後接觸到了品牌方的資訊,進而有了後續的轉化動作。一場裂變活動將使用者和品牌資訊連結起來,通過後期的精細化運作實現更長久的運營轉化、復購等連續動作。因為運營的介入,將使用者和品牌商家的產品和服務關聯了起來。

私域裂變增長的3個核心邏輯,你知道嗎?

1。 使用者端

左腦產品,右腦品牌。這是葉茂中《衝突》這本書裡面的一個核心觀點。人在產生購買決策的過程中間會有理性思考,也有感性時刻。左腦負責理性,右腦擁有感性。當商家針對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去觸達的時候,其實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到。

對於很多較為理性的使用者來說,產品是否足夠的好,品質是否過硬,這些因素的影響會更大。因為這類使用者更相信的是專業的知識、邏輯推理,如果不能很好地說服他們,是很難打動這些群體的。

而對於較為感性的使用者來說,也許就是在商場臨時逛逛,因為看到促銷宣傳就有可能就產生購買行為。日常的品牌曝光,經常出現的廣告展示會對這類人產生更大的影響。

延展話題,私域人設打造也是同樣的道理,怎麼透過私域內容來影響目標客群。對於理性客群,打造專業人設IP,透過更加專業的知識分享、產品宣傳,強化個人標籤,讓別人記住自己。

而對於較為感性的目標使用者群體,即潛在使用者,可以打造陪伴型個人IP,透過溫馨的服務,產品種草、使用者證言、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表達,潛移默化地去影響這些使用者。

在這一點上,自己感觸還是很多的。身邊一個朋友開始並不熟悉,因為經常看她在朋友圈發早起打卡的簽到,時間久了,我覺得這位朋友特別有正能量,然後就有了線下連結和交流。雖然這位朋友並不是走專業人設路線,但是因為日常的生活分享,其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對她的印象。也許你身邊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2。 產品端

產品有虛擬類的,也有實物類的。按照商品價格高低和消費頻次高低可以劃分出四類。

私域裂變增長的3個核心邏輯,你知道嗎?

1)高頻高客單價

美妝、母嬰、服飾、寵物用品、醫美、旅遊。這類商品的特點需要商家在私域C端多的去向使用者自身的展示專業技能、高質量的好內容。透過增強使用者粘性,提升復購。多多提升回頭客對銷售的幫助。

2)高頻低客單價

生活服務、商超百貨、餐飲、食品飲料。消費頻次高,但是客單價較低,可以藉助一些低價引流商品完成更多的拉新獲客,擴大會員使用者數量。同時藉助引流產品,將相關聯的高客單價商品嚐試繫結銷售,拉昇整體客單價。對於成功轉型到高價商品使用者可增加一些VIP服務,區別於低價使用者群。透過使用者分層管理,打造一批忠誠使用者群。

3)低頻高客單價

珠寶、奢侈品、家電、房、車、家裝、金融。專業優質服務會顯得更加有效,對這些商品的運營需要透過提升服務質量和加強產品口碑,贏得老使用者的推薦和轉介紹。

4)低頻低客單價

批發小商品、髮飾、資料線等。低價走量,找到合適的渠道更為關鍵。

私域裂變增長,除了常見的活動形式,內容也是一種手段。從使用者最開始接觸商家端,無論是裂變活動、內容展示、社群維護,因為商家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產生更多的聯絡和建立信任,完成轉化動作。以及後期的深度運營,完成更多的復購。經歷“

引流-互動-轉化-復購

”多個環節,形成良性的迴圈狀態。

最後總結一下私域裂變活動是基於社交傳播去思考的,它的參與門檻是比較低的,也容易快速上手。因為有趣、好玩、有料這些趣味性的設計帶來了轉發分享,進而透過社交傳播實現使用者增長。

作者:胡先務,筆名文力,獨立思考,專注使用者增長實踐。

本文由 @胡先務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