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後浪的自我修養:焦慮與慾望,自由與成長

這是花生醬的第113篇原創

正文共:4448字5圖

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後浪的自我修養:焦慮與慾望,自由與成長

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思維,往往在產品之外。

今年開始,我進入了幾乎996的工作狀態,我每天都把時間花在專案上瘋狂輸出,

寫作和思考時間被極度壓縮

,整個人忙碌,卻缺少收穫。

在這種情況下,我面臨的問題就不再是學什麼、思考什麼,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怎麼學更有效的東西,怎麼思考最關鍵的問題。

我發現只有更好地安排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我才能有一絲絲可能性來繼續學習成長。

在焦頭爛額的情況下,能提升我產品水平的方法,已經不在做產品本身了,

而在於思考、認知、視角和價值觀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我會總結這五個月,焦頭爛額的生活和苦戰的經驗,再談談如何高效學習和思考,如何面對周遭無法改變的現實,關心卻不再焦慮。

具體會總結當代青年人的

三大處境

,再從

生活觀、工作觀、思考觀

三個方面給出建議。

這篇文章對於每個人突破瓶頸,享受時代紅利,都會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希望大家可以抽十分鐘看完,一起發掘內心對抗焦慮的力量。

「時代焦慮」

”你拖更多久了?“、“漲粉了嗎”、“閱讀量破千了嗎”、“今年有十萬加嗎”

每每被這樣問,焦慮感油然而生。

尤其是當擁有了一些過去的成績時,難免會有期待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好,但越比較,就越焦慮。

焦慮來自於期待下一次可以“更好”,為了評判“更好”,我開始用一個個資料(閱讀量、點贊率、轉發率)和反饋來衡量定義“更好”,同時給自己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後浪的自我修養:焦慮與慾望,自由與成長

這僅僅是我作為「自媒體人」這一千萬角色之一的生活狀態,而這種「資料分析」、「焦慮」、「活在未來」的人生,正是我們之中相當一部分人,正在經歷的人生。

我們總是:

擁有越多,反而焦慮越多,快樂越少。

尤其是最近B站關於前浪和後浪的探討,在某種程度上也點燃了對這種焦慮的審視,更加讓每個人都思考:

到底誰才是後浪?後浪應該過怎樣的人生?

企業把持技術(雲影片)藉助一個個產品(B站),擊穿一個個圈層的群體(二次元),再破圈融合其它群體,最終企業和產品走向平臺化。

後浪的自我修養:焦慮與慾望,自由與成長

前浪對後浪的對話,標誌著B站正式破圈,並且順應時代潮流,導演了兩個群體的對話。這次之後,很多人都說,B站再也不是小破站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B站已經決定向主流圈層、中青年圈層邁進。不管你認不認可,廣告中對於後浪似是而非的定義,都讓我們思考,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後浪?如何才能做一朵合格的後浪?

前24小時正能量轉發的背後,隨之而來的是兩三週對於現狀、困難、圈層關係的發酵和思考。解讀出了雞湯、陰謀、傲慢、無禮和諂媚。各自媒體爭相狂歡,分食熱點帶來的紅利。這就是這個時代標誌性的某一個事實:

掌握話語權的玩家丟擲熱點,媒體跟風發酵賺個盆滿缽滿,使用者付出注意力,獲得短暫滿足和長期焦慮。

這看起來好像有點絕望,但這種長期焦慮的人生已經席捲了所謂的「後浪」群體,TA們一般有以下特質:

「工作優先的奮鬥人生」

“勞資的人生只有工作”

“我現在只想搞錢”

這種自我標榜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自己也說過。

實話實說,我也是這個群體的一員。

我無比信仰企業、科學、技術、人才和創新,我認為人生除了在工作中創造價值,其它活動都是可有可無的附屬體驗品。

另一方面,世界頂尖的企業,都在宣導「Always Day One」和「福報」類似的價值觀,鼓勵我們用終生創業精神,獲得物質的豐收、財富的自由。

但財富自由是少數,更多時候我們看見了各種中年危機的典型、各種過勞出問題的案例,會發現想搞錢並不能讓我們搞到錢,想搞錢只能讓我們更浮躁,更經不起壓力和打擊,而人心浮躁並不能求仁得仁。

所以還是要思考: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如何不焦慮地搞到錢?

一個事實是,工作的價值和效率,並不完全決定於時長。但時長,彷彿是最方便衡量產出和態度的資料指標。於是抱著不錯殺的心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時長來標誌奮鬥。這種情況下,本該勞逸結合的精力管理化為烏有,肉體和精神被禁錮在一個個格子間,無限被拉長虛度。

所以最可貴的不是財富自由,因為即使有財富,也沒有慾望和精力去享受。反倒是精力自由變成了一種順理成章的追求。

「連線一切卻更孤獨」

網際網路的大規模應用,消除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物理界線,連線了一個個物理圈層,讓南方的人可以和北方的人實時通訊連線,從點對點,到多點互聯。

而這些圈層的人連線後,卻沒有融合趨同,而是形成了新的一個個網際網路圈層,比如熱愛運動的直男、美妝大佬、女性先鋒,TA們分散在豆瓣、虎撲等產品圈子內。

這說明,圈層是永遠存在的,和連線方式和連線程度無關。想一起玩的人,只要有機會,都會第一時間奔向彼此。而同一屋簷下的人,也可能因為合不來而不再說話。

這個現象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下載了更多的App,也認識了更多人、連線了更多人、加到了更多的微信。我們以為,微信好友就會讓自己不孤獨。但平均下來上千人的朋友列表裡,每年發過資訊的不過二三百人。

雖然

觸達各個圈層

的權力和機會我們都擁有,但如果沒有

融入任何一個圈層

,我們還是會感覺到孤獨。

「內容爆炸卻精神匱乏」

習慣生活在社交網路,用微博、圖片、短影片表達自己,但這些三言兩語的背後,其實空無一物,只有無數個社交平臺互動資料KPI的繁榮。

資訊碎片化了,大家發聲更頻繁了,聽者也更多了,噪音也更多了。

為什麼資訊碎片化?

因為偏低門檻的內容和創作,才能帶來高頻次的互動和資訊,讓使用者產生更強的上癮效應,給平臺帶來更高的估值和更多的資本。

但從效用上講,三言兩語的這種碎片化內容,很難經得住思考和推敲,難以承載溝通含義。

我們對同一件事的觀點,幾個小時就能反轉數次,偶爾某一個瞬間的靈感和感想,寫成了三言兩語,好像更加經不起考究。

三言兩語帶給我們的,不是溝通,而是更多的誤會和不理解。

我們無數次在微信被轟炸,和別人打字、語音聊天,但往往是見面一句話的事情,兩個人卻在微信你來我往地扯了十幾分鍾。

這實際上造成的溝通效用增量,少之又少,成本倒是妥妥增加了。

溝通更簡單,更容易觸達了,但我們溝通時候更累了。我們已經習慣於觸達,卻忘記了如何表達,忘記了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式表達。

溝通的重心在於表達,而不是觸達。

所以社交網路,是這個時代的光榮產物,但並不是這個時代人的一種好的生活方式。

我們學會了在社交網路揚長避短,碎片化自己、片面化突出自己的長處(INS圖片美化下的社交),一步步描繪了想象中的自己,卻不再有精力活成想象中自己的樣子。

後浪的自我修養:焦慮與慾望,自由與成長

總結起來,這個時代的我們:

應該奮鬥卻活成了只會奮鬥的人,應該深入到某處棲息卻淺嘗輒止,應該珍惜機會溝通卻本末倒置。

我並不是什麼哲人先賢,雖然我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既然丟擲了問題,我想我應該從我的角度給出解答。這些解答是我這幾個月苦思的結果,希望能給你靈感。

「生活觀:抵達靈魂的邊境」

這個靈感我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香格里拉雪山中找到的。

在無限996的迴圈中,想找一個安靜抽離的空間透透氣,放空一下。

看到「既下山」酒店的標語:

抵達靈魂的邊境

,就選擇了這裡。

本來以為是賞心悅目,無限愜意的兩天,變成了肉體極度痛苦的兩天。

剛到酒店我就開始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大概每十次呼吸,嘔吐感就會出現一次。期間吸了四個氧氣枕,吃了兩瓶紅景天膠囊。

在高原反應折磨了48小時之後,我真實感覺到了肉體的痛苦,所以真的有那麼幾小時,實實在在抵達了靈魂的邊境: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我需要氧氣,我想舒暢地呼吸。

在一個氧氣稀薄,基本生存權力都受到挑戰的環境下,我從呼吸開始,慢慢梳理思緒,丟掉了很多原本認為無比重要的東西。

所以,

慢下來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找一處和自然親近的邊境之地,未必要受肉體的折磨,但肉體的痛苦,確實是對於浮躁人生的當頭棒喝。

這是一個不推薦,卻極有效的方法。

當然如果你有幸無需遭受痛苦,還能欣賞到如此美麗的雪山,也請記得要感恩知足。

「工作觀:低慾望的極簡風格」

學會把減少自己的工作量作為目標,而不是追求完成更多的任務。

快樂不僅僅取決於獲得,還取決於期望。期望100分,獲得90分,還是遺憾。而期望60分,獲得90分,就是驚喜了。

所以當你無法掌控獲得的時候,降低期望是一種很好的提升快樂的方式。

但這並沒有聽上去那麼悲壯,因為人的很多期望,是偏高的,不合理的。

並不需要對自我有多麼剋制,只要能找到這些不合理的期望,把他們降低,就已經可以讓快樂指數,產生質變了。

即,從一個慾望爆棚的人,轉化成一個慾望正常的平和之人,當然也要警惕陷入低慾望的惡性迴圈。

想在工作中創造更大價值,就要達到一種聚焦、踏實的狀態。

要做到聚焦,需要放下對金錢、瑣事的關心和慾望,把精力收回用在優先順序最高的事情上。

要做到踏實,需要以終為始,把心思用在積累上,而不是被短期成果衝昏頭腦。

「思考觀:掌控自己的視角」

世界是客觀的,但可以有一萬種角度去解讀。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更好解讀的前提是,能拿到完整的客觀資訊。

但大部分人,能明確知道的,關於世界的客觀現實,都是非常片面的,無異於盲人摸象。

自己資訊少,諸多媒體又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解讀、講述片面事實,就又增加了我們和真相之間的距離。

同時,上面提到的資訊孤島,會導致新聞、訊息傳播時產生嚴重的迴音室效應,讓每個孤島裡的人,深信不疑世界的真相就是自己眼中的樣子。

比如對於墨西哥人來說,他們之中70%都認為鏡子中的自己非常好看,而在日本和韓國,這個比率要低很多很多。

後浪的自我修養:焦慮與慾望,自由與成長

這也是產品經理為什麼要做使用者研究,目的就是

拋開刻板印象,打破認知圈層,補足決策所需的全面認知。

基於不同片面認知而引發的討論,會帶來極大的溝通成本。基於片面認知的產品設計,無異於閉門造車。

所以我們往往說,定義問題、統一認知,是溝通交流的第一步。

知道了認知和視角的重要性,就知道了保持清醒頭腦的重要性。

既要警醒自己不能在資訊不全的情況下妄下判斷,也要警惕他人的觀點是否是別有用心的臆斷。

「總結一下」

焦慮和慾望在一定限度內,會幫助產出,但這個時代的焦慮和慾望已經有些過多了。

過多的焦慮和慾望,讓內容浮躁,讓工作KPI化,生活缺乏體會,人類不夠快樂。

所以在成長的路上,快和多好像都不是答案,做人和做產品都一樣。

就像做產品來說,不在於變和不變,甚至迭代快和不迭代都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在迭代過程中,有沒有積累。

就像攀巖一樣,先看路,再行動。行動的路上是橫行、回退、向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條通往頂峰的路。

回退,收穫了更好的視野。失敗,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在長期來看,可能沒有步步進步,但每一步都是向上生長的狀態。

也許只有慢下來,重新審視生活、檢視工作、掌控視角,我們才能突破焦慮的圈層,向上野蠻生長。

所以無論是產品還是內容,我仍將秉持最真實的思考,不去追逐浮躁的刺激。

100個人的關注,不如1個人發自內心的理解和認同。

如果你能看到這裡,我相信你就是這百分之一,期待你的關注,感謝一路同行。

作於2020年5月17日 晚11點

願諸君 平安喜樂 順頌商祺

作者簡介:花生醬|高階AI產品經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群》專欄作家/產品思維倡導踐行者/網際網路行業觀察者/一個不追熱點只寫深度的高效能原創作者/歡迎關注加微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