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三峽水庫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人工水庫之一,具有水面廣、水量足的優勢,庫區全長600多公里,是有名的“長江寶庫”。據不完全統計,三峽庫區內的魚類有90多種,不僅繼承了長江中游大部分經濟魚類,還摻雜混入了一些外來物種。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這些外來物種並非“善茬”。截止到2006年,侵入到庫區的外來魚類已達到23種,其中不乏性情兇猛、掠食性強的食肉魚。2021年8月,國內專家就長江十年禁漁期間外來物種的防治問題提出了建議與呼籲,大口黑鱸、小龍蝦等“外來戶”被專門提及,再次引發了熱議。

三峽水庫為什麼有這麼多魚?

三峽水庫位於長江上游的下段,以湖北省宜昌市為終點,向西直抵重慶市。早在三峽建壩之前,這一江段就是我國著名的漁業產地,盛產四大家魚、圓口銅魚、鮊魚、鯰魚等優質魚類。當時,長江中還有活躍著不少“超級大魚”,中華鱘、白鱘佔據排行榜的前兩位,成年體重可達數百斤,是公認的“長江魚王”。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三峽水庫建成後,四大家魚等洄游性魚類因洄游受阻而中斷繁殖,庫區內的魚類結構也發生變化,定居性魚類開始增多。奇怪的是,庫區的魚類產量並沒有減少,反而呈現出增長勢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壩後庫區蓄水量變大,水流速度變緩,更有利於浮游植物的繁殖。

在大壩的攔蓄之下,壩前水位升高,水流減緩,泥沙加快沉積,最終導致水體透明度升高,透光條件變好。靜水環境、充足的光照、營養鹽的增加,這些條件都有利於藻類的繁殖,使得湖區的初級生產力升高,為魚蝦蟹貝提供了豐富的餌料。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第二,環境多樣,產卵場眾多。

三峽庫區先後經過不同的地勢型別,包括丘陵、中低山區以及峽谷。尤其是西段的低山丘陵區,發端於四川盆地東部,長約450公里,佔庫區總長的2/3左右,此段庫區水網密佈,呈枝狀分佈,匯入了嘉陵江、梅溪河、烏江等重要支流,形成了數量眾多、岸線曲折的庫灣,為魚類提供了理想的產卵場。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第三,外來物種的侵入。

長江被譽為中國的“淡水魚類基因庫”,但同時也是外來物種入侵的敏感水域。庫區內發現的大口黑鱸、尼羅羅非魚、短蓋巨脂鯉等多是沿岸各縣從外地引入的物種,生命力頑強,繁殖量多。外來魚類雖然增加了庫區魚類的豐富度,但卻可能引起生態災難,需要引起密切關注和重視。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它的危害有多大?

大口黑鱸是一種原產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淡水鱸魚,屬於鱸形目、太陽魚科、黑鱸屬。我國最早於1983年引入,大口黑鱸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市場價格高等優勢,很快就受到了華南地區養殖戶的歡迎。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如今,大口黑鱸已經成為我國珠江流域最重要的淡水鱸魚,商品名為加州鱸,分佈範圍呈現出由南向北的擴張趨勢。

在2005~2007年,我國學者對三峽庫區進行調查時就已發現了野生的大口黑鱸,在金沙江下游也監測到大口黑鱸的活動。

2013年,岑忠龍等學者在長江支流烏江發現了大口黑鱸。同年,在貴州北盤江、川滇交界處綏江和柏溪江段也發現大口黑鱸。

2017年6月,長江上游的滇池流域也被大口黑鱸侵入。在昆明西山區三家村水庫中,研究人員採集到7條體長3~4cm的大口黑鱸魚幼魚,這表明雌魚已完成繁殖。2019年5月,三家村水庫中再次觀測到大口黑鱸的繁殖活動,並再次採集到幼魚。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三家村水庫發現的大口黑鱸幼魚

諸多證據表明,大口黑鱸不僅侵入了三峽水庫,而且還蔓延到了長江的上游及下游。幾乎整個長江都成為了潛在的入侵高風險區域。

事實上,產生這一局面也在預料之中。因為大口黑鱸對溫度的適應能力較強,成魚能在1~36℃的水溫條件下存活,適宜水溫為15~30℃。在黃河流域,冬季漫長而寒冷,結冰期長,成魚確實很難順利越冬,但是在緯度相對較低的長江流域,情況就大有不同了。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長江流域位於黃河與珠江的中間過渡地帶,處於北緯26~32度範圍內,支流多,水位深,冬季低溫不至於使大口黑鱸全軍覆沒。長江上游三家村水庫的案例也表明,大口黑鱸確實適應了長江流域的水環境,已實現穩定越冬、繁殖,對長江的原生魚類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2017年7~8月,我國學者在野外觀察時曾發現:一條體長3公分左右的大口黑鱸幼魚已經能夠捕食食蚊魚、中華青鱂等小型魚類,平均每天能吃掉3條22~26mm的餌料魚。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成年的大口黑鱸體長可達25~35cm,最大能長到50cm左右,食量更大,不少本土魚類都在捕食範圍之內,在缺少食物時還會同類相食,是個妥妥的“狠角色”。

長江十年禁漁,外來魚類值得警惕

從2021年1月開始,長江正式十年禁漁,沿線20多萬餘名漁民洗腳上岸,轉行轉業。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軒所言:長江十年禁漁保護的不僅僅是魚,更是未來的長江生態。但隨著禁漁政策全面落地,一些新的問題又開始湧現出來,其中以外來物種最為突出。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實際上,禁漁也對外來物種也提供了一種無形的保護,等於半管不管、任其自然繁殖。等到十年禁漁結束後,這些外來物種會不會氾濫或者威脅到本土物種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還是以大口黑鱸為例。在我國海南、廣東等地,大口黑鱸僅需一年就能發育成熟,2~3齡成魚繁殖能力更強。成熟的雌魚懷卵量達4萬~10萬枚,一年可以多次產卵,每次可產2000~10000枚。產出的卵子具有粘性,粘附在草葉、樹枝上,不易被發覺,繁殖期的雄魚專門守護在卵粒周圍,抵禦入侵者,因此後代的成活率較高。

大口黑鱸侵入三峽水庫!1983年就潛入中國,如今擴散至長江上游,十年禁漁反推一手?

大口黑鱸繁殖週期短、適應能力強,長江中缺少能夠將其制服的天敵。如果在十年內不施加人為干預,任其擴散繁殖,其數量很有可能會快速增長。此類事件已有先例,上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的小龍蝦就是一個教訓。

不管禁漁結束後大口黑鱸是否會氾濫,我們都應該嚴肅對待,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加強資源調查,摸清楚野外物種的繁殖狀況和種群規模,儘量做到全流域逐年或者逐季監測,及時進行風險評估。

二,在長江流域建立起一個外來物種資訊採集系統,根據沿江居民的目擊、觀測、上報情況,及時登記外來物種出現的時間、地點、規格、數量等資訊,整理成檔案。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對外來物種的擴張範圍有一個更細緻的把握。

總之,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我們才能對這一物種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切實捍衛十年禁漁的成果。

對於大口黑鱸的入侵及控制,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