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漢字“飢”和“餓”區別大了,搞懂其中道理就入了中醫的門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載體之一。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民風、習俗、語言都不盡相同,比如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南北差異非常明顯,在這麼大的文化習俗的差別下,中國依然能保持三千年的大一統和多民族的團結融洽,漢字在裡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漢字作為溝通、教育、政令的統一載體,在工具意義上的作用不言而喻。當然,如果漢字的價值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工具,其作為文化符號的意義甚至超過工具的價值。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中國文化載體:漢字的雙重價值

漢字的發明絕對可以列為中國歷史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先民們根據象形、會意、指事的功能高度抽象出了一套體系嚴密的漢字系統。如果說書法是漢字形式文化的展現,那麼中醫則將漢字在內涵文化的挖掘上推向極致。

書法是字形的藝術,中醫中的漢字則是將漢字做辨析指義,字以載道,更體現出漢字精準又高度抽象現實的意義,這種意義又深深的根植於中國人的血脈中,讓大家見其字明其義,好比一套用符號構成的密碼體系,這套密碼對應著中國博大的文化,只要學會漢字,就掌握了開啟文化寶庫的金鑰。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漢字的內涵究竟有多大呢?以日常最不常見的一個詞語“飢餓”來說明。飢餓是人的本能,兩三歲的小孩子可以和媽媽說“我餓了”,傳遞資訊,但是看似人們日常已經爛熟的“飢餓”,這兩個漢字的區別可是大了去了。

寧一月飢,無一旬餓

有句俗語叫做“寧一月飢,無一旬餓”,在這句話中,明顯是將“飢”和“餓”做了區分。按照常識,難道這兩個漢字的意思不都是指代肚子餓嗎?那麼老話要說寧可飢一個月,不要餓十天呢?難道“飢”和“餓”不都是表達一個意思嗎?

其實這句俗語來自於《淮南子·說山訓》:“寧一月飢,無一旬餓。”說明從古至今,“飢”和“餓”的意思都是做了區別的,在比如《韓非子·飾邪》也有“家有常業,雖飢不餓。”更是將“飢”和“餓”放在了含義對立的層面。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飢”和“餓”兩者的區別

首先,“飢”這個漢字在百度百科的解釋很無厘頭,直接給了個“餓”的解釋,那麼百度餓的話,解釋就是“和飽相對應”。其實,“飢”源於“饑”,在《墨子·七患》上有句話“五穀不熟謂之饑”,《說文解字》也是這樣解釋“饑”。五穀大家應該知道,包括小米、大米

小麥、高粱、大豆,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食物。這些食物如果不熟,欠收就是飢,所以有饑荒、饑饉這兩個詞語,都是說五穀收成不好帶來的災難。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詩·陳風·衡門》注:“飢者,不足於食也。”,說白了,飢的意思就是食物不夠。

那麼“餓”呢?先看這個字的字形,左邊一個“欠”,右邊一個“我”,這個字也是食物不夠的意思,但是這個不夠是“我”覺得不夠,是一種心理上的主觀感覺,想吃東西,就算很飽了也是想吃,比如現在很多人壓力大,就用吃東西來對抗,傷心的時候也吃東西,其實肚子不餓,是心裡空,引申出來,餓還用來描述好奇心、慾望,餓得太狠,心火容易旺盛。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因為兩個字的意義差別,所以在中醫上辯證地講“飢傷身”、“餓傷心”。回到前文的俗話“寧一月飢,無一旬餓”,這句話就是老祖宗教育我們一個樸素的做人道理:寧可物質上吃不飽,不要心理上有太多煎熬。做人要清心寡慾,才是長壽之道。

辨析漢字源流,知道文化去來

中國很多詞語或者漢字因為不明就裡,不知所以然,所以習慣用“互義”的手法來糊弄過去,“飢者餓也,餓者飢也”,顛來倒去,不能明白實際的意義,文化不做辨析,文化的流傳必將衰弱。繁體字的簡化是字形上的衰弱,字義的模糊是內涵的衰弱。

俗語“寧一月飢,無一旬餓”,明白飢和餓的區別,就明白中醫智慧

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能珍重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研究漢字的本源,瞭解文化的去來,這樣才能做到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