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難以置信:中國的古文字何以如此費解

難以置信:中國的古文字何以如此費解

漢字由繁入簡,漢語由音配字

按照事物的內在邏輯,人類的進化是由簡入繁、由愚到智的演變過程。然而,從中國的古文字看,卻不盡然。中華民族的先祖所創造的文字、所流傳下來的著作,現代中國人無論是解釋字義,還是閱讀著作,都是很費勁的。如果沒有專家的翻譯、闡釋和解說,並把古文字加以簡化,普通百姓就很難理解、也很難看得懂、更難以用得上。這種現象說明什麼呢?難道現代中國人還不如古代中國人聰明嗎?

1、中國文字創制的獨特性

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創制的文字當中,中華民族創制的文字與眾不同。在中國遠古神話傳說的典籍中,就有倉頡造字的記載。當然,我們不可能相信,數以萬計的文字,都是倉頡一人所為。文字的創制,是千百萬民眾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按照事物的本身形象、按照口語的習慣音律,一點一滴、常年累月創制出來的。經過專家修訂整理,使文字規範化、定型化。倉頡只是人們虛擬化的傑出代表。

文字的發明創造,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成就的,而是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我們的原始先祖開始並不會說話,在共同的勞作過程中,需要相互協調、相互交流。正是這種需要,促使大腦逐漸學會了思維,發音器官逐漸能夠發出聲音。最初的語言不過是簡單的呼喊,後來才逐漸進化為音節分明,並能夠作為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的語言。

這是文字創制的前提。也就是說,我們的先祖是先有語言,然後才發明創制了文字,實現了語言和文字的有機結合。

眾所周知,文字的發明創造,是人類由野蠻到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國何時開始有文字,還難以做出準確地決斷。從現有的考古發掘成果看,大約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公元前四千多年的“龍山文化”,就有了甲骨卜辭。從中就有“禾”、“黍”、“稻”、“麥”、“粟”等字。甲骨文中,還有“奴”、“僕”、“臣”、“妾”、“臧”、“奚”等字。至少在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我國已經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字,同時已經有了用文字記載的歷史文獻。在殷墟發現的甲骨卜辭約有10萬多片,所記甲骨文單字4500多字,至今已確認者約有2000多字。這些字多以象形字為主。

此後,我國曆朝歷代的文人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人民創制的文字進行著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到了秦代,古文字即增加到3300個字,主要集中在《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典籍中。到了西漢,古文字即增加到5340個字,主要集中在揚雄所作的《訓纂篇》。到了晉代,古文字猛增至12824個字,翻了一倍還多。主要集中在呂忱所作的《字林》中。

同時,在書寫上也在不斷改進。秦始皇根據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客觀需要,對文字進行了統一,做到“書同文”,並決定用篆書作為文字的書寫方式。此後,經歷了由秦篆到漢隸的改變,然後又經歷了由漢隸到唐楷的改變,最後又經歷了由唐楷到宋體的改變。直到雕版印刷的出現,才使得漢字結構實現了總體定型。

2、中國字典編輯的持續性

自從文字創制以來,我國曆朝歷代的文人們就開始收集、整理、研究漢字,並開啟了編輯字典的漫長曆程。

⑴古代文人編輯的字典。主要有:東漢時期的許慎編輯了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收錄小篆9353個字,收錄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1163個字。每個字都標明字形,注出音讀,推究字義,簡明扼要,開啟了我國字典編輯的先河。

南北朝時期,有些文人根據當時中國古文字的創制情況,陸續編輯了兩部字典。其中,楊承慶所編輯的《字統》,有13734個字,顧野王所編輯的《玉篇》有16917個字。《玉篇》以楷書為主體,先注音,後釋義,有本義、引申義、假借義。

到了唐朝時期,文化空前繁榮,所創制的文字大幅度增加,達到了22561個字,主要集中在孫強所作的《玉篇》中。宋朝時期,我國文化也相當繁榮,所創制的文字又有大幅度增加,達到了31319個字。集中體現在司馬光所編輯的《類篇》中。這是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

到了清代,康熙帝下旨,命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學者編輯一部大型辭書《康熙字典》,所收錄漢字達到了47035個字。字典採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將其作為中國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列入世界記錄。《康熙字典》也是我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

⑵近代文人編輯的字典。1915年,由歐陽博存等編輯的《中華大字典》,收入單字達到了48000多個。中華書局在1980年根據初印本縮印出版。在重印說明中說,這部字典,是我國字典中收錄單字最多的一種。不但解釋字義比較簡明,而且校正了《康熙字典》中的錯誤兩千多條。是一部具有重要使用價值的漢語字典。

⑶現代文人編輯的字典。主要有三部:1971年,由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收錄漢字達到49888個字。1990年,由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錄漢字達到54678個字。1994年,由冷玉龍等主編的《中華字海》,收錄漢字多達85000個字。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收錄漢字最多的字從古至今,都是從研究的角度編輯字典。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從使用的角度編輯字典。把常用字抽取出來,編輯成小型字典,作為人們學習文化的工具書。於是,才有了《新華字典》的問世。從1953年開始出版時,收錄了8500多個字。每次再版時,都增加一些字,截止到2020年8月,第12版時共收錄了11200多個字。《新華字典》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多的字典,截止2015年7月28日,在全球的發行量高達5。67億部。

3、中國文字改革的必要性

新中國成立之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實行愚民政策。中國的文字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絕大多數人都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進入近代社會,為了掃除民眾的愚昧,中國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把古文字變成白話文。只有把古漢字通俗化,才能讓更多人擺脫愚昧,啟迪智慧。

新中國的決策者們很早就意識到,人民要當好家、做好主,必須解決語言文字的通俗化、簡單化問題。由此,文字改革即刻提到了新生政權的議事日程上了。新中國建立伊始,1949年10月10日,即成立了以吳玉章為常任理事會主席的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囊括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文字專家78人,共同致力於新中國的文字改革事業。1954年11月2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稱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吳玉章為主任。1985年12月16日 ,改稱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漢字簡化和整理、普通話推廣、漢語拼音推行。其工作成果主要是:1956年1月31日,正式公佈了第一次《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編印了《簡化字總表》;1977年12月,釋出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除此之外,整理並公佈了兩批《異體字整理表》。1986年,重新發表了《簡化字總表》,對原表中的個別字,作出了微調。

漢字的簡化、漢語拼音的推行、字典工具的使用,迅速地讓許多普通民眾掌握了漢字漢語,極大地推動了掃盲工作,使建國初期的文盲率大幅降低。也為後來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4、中國漢字使用的準確性

在網路普及前,我們都是靠報刊來閱讀文章,從中獲得知識和資訊的。寫文章的人靠手寫,可以反覆斟酌方能落筆。報刊編輯在審稿時,要對稿件反覆研讀,發現字詞、語法、標點使用不當,隨時予以改正。在排版印刷期間,還設有專人進行校對,發現不當及時處理。雙層把關,就使得文章面世時很少有文字、語法上的錯誤出現。

現在,網路高度發達,普及率非常之高。幾乎全民上網,都想發表自己的作品。因而使得公媒體稿件激增,自媒體作品飆升。發表作品之人,文字水平參差不齊;發表作品媒體依靠糾錯軟體,並不能解決錯別字、語法上的全部問題;有限的編輯又不能擔負眾多文稿的校對責任。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就使得相當一些網路文章中錯別字、語法錯誤經常出現,甚至人名、地名、數字、標點等常識性錯誤也時有發生。這樣的例證不勝列舉。只要大家細心觀察和閱讀,語言文字使用不當問題隨處可見。實在令人大跌眼鏡!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很容易造成誤解。既有損於作者的信譽,也有損於媒體的聲譽。

經過簡化過的漢字還會經常出錯,那麼,沒有經過簡化的古文字,即便藉助字典,許多普通民眾仍然難以認讀。即使漢語言專業畢業的人,也不能認全所有的古文字。他們需要接觸、運用古文字時,也需要藉助字典辭書才能予以準確解讀。

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在漢字漢語的使用上,難道現代中國民眾還不如古代民眾嗎?有鑑於此,筆者倡議:首先,文稿的寫作者要在漢字漢語使用的準確性上多下功夫,把寫錯別字、語法錯誤當作恥辱來對待,就會大大減少漢字漢語使用不當的狀況發生,有力提高語言文字的使用水平。其次,媒體平臺要在漢字漢語使用的準確性上採取足夠措施,避免錯別字、語法錯誤再度發生。搞一場語言文字的清潔活動正當其時,各位以為如何?(此文寫於2021年8月27日~9月2日)

【作者宣告:此文為本人獨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