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陳根:記憶編輯——科技和倫理的博弈

|陳根

人生並非總是一番風順,或許是童年的慘痛遭遇、或許是重大的身心傷害,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將這些不愉快乃至痛苦的記憶從大腦中抹除乾淨。

因為如此的傷害輕則讓人心情焦慮,重則導致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等,甚至使人出現自殺傾向。

在許多科幻電影

科幻小說

,人的記憶

能夠

人為地

操縱,比如《黑暗之城》中大規模的記憶編輯

以及

《黑衣人》中精

的記憶擦除。

那麼,現實世界裡,人的記憶是否真的能夠被刪除或者修改呢?

此前,科學家們發現,大腦中的海馬體是參與空間定位記憶的重要部位,而且,大腦神經元突觸的訊號傳遞具有可塑性,可以用某種調節能力的可塑性變化來解釋大腦形成記憶的激勵。

陳根:記憶編輯——科技和倫理的博弈

進一步研究發現,

除了調節突觸前末梢的釋放,或者是突觸後受體的功能以外,有效編輯記憶方式還包括調製突觸後膜受體,

透過改變突觸後膜的數目,來影響突觸傳遞的效率、傳遞的強度。

換句話說,如果可以調製受體表面的數目,就可以調製記憶,要想延長記憶就要讓更多的受體存在表面;如果想消除記憶,就要讓組織受體向膜上轉移,讓表面受體變少,以達到消退記憶的效果。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編輯記憶是可行的,但從實際來看,操作十分困難

。神經科學研究顯示,記憶在大腦中的編碼位置非常分散。大部分記憶都儲存在大腦皮層中,其中的神經細胞數量多達

150億。而一段記憶只會使寥寥數百個神經細胞的活動發生變化。要找到這幾百個細胞,比大海撈針還難。

利用現代科學,科學家可以找出與小鼠的某段記憶相關的一組細胞,對這些神經細胞進行一系列操作之後,確實可讓小鼠

“忘記”自己本該去做的某件事。但要想在人類身上實現這一點,無疑要複雜和困難得多。

未來,如果記憶編輯技術成熟,對於

PTSD、阿爾茨海默症、以及其它大腦障礙的疾病治療無疑是有益的。

但記憶是自我身份認知的基礎,人的意識是將記憶和身份認知聯絡起來的重要部分

。一旦記憶可以操縱,那人類會不會喪失真實的自己?會不會由此引發一系列道德倫理問題?

因此,對待記憶編輯技術,還是應該三思而行。

陳根:記憶編輯——科技和倫理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