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秋冬之交,貝殼緊閉。多日以來,從上海到深圳,貝殼大裁員風波仍在發酵。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底知乎上就出現過關於“貝殼裁員”的問答。上市不過一年多,大裁員兩次,首先貝殼14個部門,除了交易服務中心、新居住服務中心和品質管理中心,其他11個後臺職能部門都面臨被裁剪的命運。動得最狠的是網上哀嚎一片的研發、金融和運營。

且此次裁員之突然和規模之大,據說導致最先被開刀的上海HR都不樂意幹了,最後是貝殼北京來收的場。

雖然上海團隊哭得最大聲,不妨礙裁員慘案在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廈門等其他城市也正悄然發生。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內部人員在網上透露,貝殼上海去年年中CIO一把手離職,今年貝殼金服CEO被停職,總結起來裁員的原因彷彿就是兩位上海研發中心最高的領導者離職或被停職。

裁員的真相很殘忍,背後的公司財務狀況也是。

股價冰點,市值蒸發

去年八月貝殼在紐交所上市以來,股價一路飆升,最高衝到了發行價的3。85倍,77美元/ADS,市值一度達1063。5億美元。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而截至今日,貝殼的股價已經創下20。36美元/ADS的新低,市值更是一落千丈,魔法蒸發了821億美元,有沒有觸到底部,還不好說。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財報顯示,貝殼上半年營收242億元,同比增長20%;淨利卻大降60。7%至11億元,對應毛利率為22。1%,相較去年同期降幅超10個百分點。其中二手房業務的營收為96億元,同比增長僅4%,而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高達202。1%。

1.這一年多貝殼到底經歷了什麼?

今年年中,樓市遇冷的大環境下,超預期調控政策頻出,地產交易整體下行,二手房交易尤甚,不難推想損益最直觀的就是房產中介。

資料顯示,3月成交量達到39407套後上海二手房便步入下行通道,4-7月成交均回落至3萬套以內,8月跌至1。8萬套,9月的1。2萬套也讓市場預判10月成交量恐降至1萬套以內。

去年最高峰的時候,整個深圳有10萬名中介,一個月可以賣將近1萬套二手房,但今年10萬名中介一個月賣2000套二手房。

7月份中介費改革,制定房屋交易中介費不得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的上限,通知沒有下達,但風聲卻實實在在地吹到了二手房中介市場。

此情形下創始人左暉的離世,根據前面領導離職帶動部門最佳化的“企業文化”,肯定也給貝殼帶來了不少打擊。

2.假若這已經是貝殼最壞的時代,接下來呢?

10月26日繼杭州9月釋出訊息後,上海房地產交易中心也開通了二手房自助交易“網上籤訂合同”的服務。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又一座城市上線了自住交易官方平臺,或許說明,二手房中介正在迎來歷史性的時刻,“去中介化”未必會發生,但新風向吹來的將是房產中介行業及機構的發展新思路。往後刨除溢價嚴重這種低階小毛病,品質競爭之外,企業需要看得更遠。

此外,就在今年這個氣氛低迷的節點,位元組、阿里、安居客等公司都開始踏入房產交易平臺市場,憑藉技術優勢模仿起貝殼線上、線下布控的模式。

這下貝殼在平臺化的這條路上更難走了。

家裝真的能成為貝殼找房新的增長點嗎?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被窩複製貝殼

今年7月,貝殼“豪擲”80億元人民幣收購聖都家裝100%的股權,華麗進場“震驚”了整個資本圈和家裝界。

這一大手筆的併購計劃,也被行業解讀為貝殼全面佈局房地產交易下游行業的訊號。事實上,貝殼一直在悄然佈局家裝等新興行業,早在2019年,貝殼即以被窩這一子品牌開始試水家裝領域,並在2020年4月推出家居服務平臺“被窩家裝”,正式進入家裝行業。2020年6月,萬科退出萬科鏈家裝飾有限公司(簡稱“萬鏈”),後者由貝殼找房接盤,接盤後貝殼找房將萬鏈併入了被窩家裝。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目前被窩家裝主要有三條業務線,其一是貝殼精工,也就是被窩家裝的自營品牌,負責施工交付;一個是獨立設計師平臺;最後是整裝產品,合併後的萬鏈就是分屬於整裝產品,是被窩家裝自營的整裝品牌。該平臺的整裝品牌除了萬鏈還有南魚家裝,而南魚家裝曾經也是鏈家旗下的家裝品牌。

透過登入貝殼APP,我們發現目前只有北京地區有家裝業務上線,而萬鏈家裝和南魚家裝的業務佈局剛好都在北京市場,反而是作為聖都家裝大本營的杭州市並沒有在貝殼平臺上線,杭州業務缺失或許跟聖都家裝的收購交易將在2022年上半年交割完成有關。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從商業模式角度分析,被窩家裝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重模式的一站式自營裝修產品,業務佈局主要在北京,其核心產品有整裝套餐和個性化半包業務,APP和線下門店是其獲客手段,目前平臺暫無其他家裝品牌和商家入駐,服務區域和服務產品較少。

回顧貝殼的發展歷史,貝殼是鏈家在其自身擁有9000多家自營門店和德祐的10000多家加盟門店的基礎上,將門店和客戶資源注入並孵化出的平臺產品,甚至有媒體將其形容為“貝殼掏空了鏈家”,當用戶在貝殼買房和租房的行為養成習慣之後,貝殼再開放第三方商家入駐,將平臺發展為房地產交易領域的流量入口。

被窩家裝則是貝殼模式在家裝領域的複製貼上,事實上這也是貝殼擅長的發展路徑,即透過推出自營產品或是收購家裝公司先實現業務在各個地區的覆蓋,比如併購萬鏈家裝和南魚家裝實現北京地區的業務覆蓋,而併購聖都家裝則可以覆蓋到江浙滬等華東地區,最終實現業務的全國性覆蓋。當業務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再注入資源發展平臺業務,最終將被窩家裝打造成流量入口。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被窩家裝總經理 梁磊

由鏈家“升維”到貝殼能水到渠成,是因為其20年積攢的近2萬多家線下門店打底,而被窩家裝目前只有在北京的不到10家門店,那麼被窩家裝要收購多少家聖都家裝才能“拼”出一個“貝殼”平臺呢?據聖都家裝官網顯示,其制定了“三五規劃”,即到2024年開店數達到200家,以直營店深耕長三角,到2029年開店數達到500家,並開放加盟連鎖。

也就是說,被窩家裝要撐起一個家裝平臺且進入行業主流,至少需要覆蓋到1萬家裝企或門店。如果按照3年後聖都家裝的200家門店數計算,貝殼則還需要收購49家聖都家裝,按照聖都家裝的估值80億元人民幣計算,總花費需要3920億元人民幣,而目前貝殼的市值已不足1700億人民幣。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根據fastdata資料,2016-2020年營收規模超1億元的大型裝企合計營收佔比由12。8%增至18。6%,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裝企數量由2280家增長到4000家,但在逾10萬家住宅建築裝飾企業中仍是極少數,超過10億營收的裝修公司更是鳳毛麟角,都已是絕對的區域龍頭。

所以,被窩家裝如果要實現全國的佈局,僅收購一家聖都家裝還遠遠不夠,仍然還需要收購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等各地的裝修公司,即便最後佈局版圖拼接成功,實現盈利成了又一大難題。以上市裝修公司東易日盛為例,該公司旗下有15家子公司和30家直營分公司,目前共有140餘家直營店面、67家加盟商和128個家加盟店,年營收規模在30億到45億之間,從2019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東易日盛共有八個季度歸屬淨利潤為負,其中2021年一季度的淨利率為-44。5%,二季度淨利率為-6。47%。

據報道,2020年,聖都家裝合同規模40億元,確認收入33億元,這兩年利潤約1個多億的水平。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貝殼為何非要涉足家裝不可?有分析文章引用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的話認為,貝殼找房是要做難而正確的事,並認為家裝是最需要網際網路顛覆和重塑的傳統行業之一。貝殼在家裝領域也推出了一些舉措,比如9月6日,被窩家裝推出“十心實意”承諾,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標準化家裝服務,向家裝亂象“宣戰”。

獨孤點評:這個秋天很冷,貝殼的第一座大山走了20年,從線下到線上,從鏈家到貝殼,一個行業的紅利期也是中國大發展下房地產發展的一個縮影;房地產掏空了人們的消費能力,取消中介也無濟於事,而對於房產中介貝殼來說基本宣告了行業進入末期,就像教育產業一樣,隨著一紙紅文新東方和估值過千億的猿輔導等都不得不轉型;

貝殼需要第二大產業來轉型,貝殼需要翻越第二座大山,可是從線下到線上著實太漫長;不管是從房到家還是讓居住更美好,家裝救不了貝殼,聖都救不了貝殼;

翻越第二座大山前貝殼需要好好養“聖”

80億收購聖都需要貝殼超過三年的淨利潤,貝殼也不可能放棄房產界的貝殼來做家裝界的貝殼;所以家裝對於貝殼來說永遠只是副業,而房地產冷空氣的到來讓這個秋天提前進入了冬季,要想努力過冬貝殼需要提前養“聖”;

貝殼如果從數字化賦能、供應鏈整合等角度出發,或許能實現比逐一併購更為快速的規模擴張,繼而在平臺的網路效應之下進行線下門店的整合,達到與房產中介平臺的協同發展。

貝殼需要找到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