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提到萬聖節,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南瓜燈”、“不給糖就搗蛋”,還是化妝舞會?

但其實萬聖節遠不止這些——

最早的萬聖節,本來是一個

慶祝秋天大豐收

的節日,那為何會發展成如今“群魔起舞”的狂歡呢?

最初的萬聖節南瓜燈,其實是用蘿蔔做的,那為什麼後來會發展成南瓜呢?西方人口中的南瓜真的就是中國人印象中的南瓜嗎?

在中國,最重要的“鬼節”是七月半中元節,但你知道宋人也過“萬聖節”嗎?

看下去,今年過一個正宗的“萬聖節”。

萬聖節南瓜,其實是西葫蘆

萬聖節上的南瓜燈,嚴格來說並不叫南瓜燈或是南瓜燈籠,而應該叫“傑克燈(Jack-o’-lantern)”。

日子定在每年10月最後一天的萬聖節,本來是一個慶祝秋天大豐收的節日,出自愛爾蘭人的祖先——

凱爾特人

他們是神秘而偉大的民族;他們曾在歐洲大陸廣泛遷徙,傲視群雄;他們曾與古羅馬帝國分庭抗禮,一決雌雄;他們在歷史的篇章上,書寫了太多的生氣與傳說;他們讓後人用敬仰的目光去膜拜,連NBA偉大的總冠軍球隊都繼承了他們的名字。(《海上的風笛聲:凱爾特人的愛爾蘭》)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海洋之歌》改編自古老的凱爾特神話,除了傷感地描繪了眾神的永遠離開,還包含親情與生死的沉重。

只是眾所周知,凱爾特人是個熱衷各種古靈精怪的民族,所以這個節日也染上了些許“妖氣”:他們認為過了豐收就是冬天,未曾安息的死者魂靈會重返人間。於是在這個喜氣祥和的日子裡,凱爾特人也要祭祀死人,祈求鬼魂們不要在大冬天裡前來找麻煩。

黑暗與冬天是死亡的象徵,這一夜(10月31日)在整個歐洲似乎是古時亡人魂魄一年一度回老家探視的時刻。

萬聖節點燈的習俗,則源自中世紀一個名叫“吝嗇鬼傑克”的傳說人物,他不僅愛耍小聰明,而且喜歡惡作劇,幾次把惡魔撒旦騙得下不來臺,死後上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獄,他的鬼魂只能在大地上四處遊蕩,提著蘿蔔挖空做成的燈籠。後來人們在萬聖節點起

“傑克燈”

,就是cosplay這位。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聖誕夜驚魂》中的Jack就是“南瓜之王”。

“傑克燈”起初是用蘿蔔雕出來的,大航海時代之後又加上了土豆。但隨著19世紀大批愛爾蘭人移民美國,他們發現了更好的雕刻材料:南瓜屬植物。

南瓜屬是葫蘆科下面的一個屬,原產南北美洲。早在至少7500年前,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就發現了它們,把它們作為蔬菜栽培。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殖民者也從印第安人帶向世界各地。在英文中,這幾種南瓜屬植物都統稱為“pumpkin”,中文也可非正式地稱為南瓜。但以植物學的標準,南瓜並不是誰都可以叫的。

其中明朝時傳入我國又稱為

“倭瓜”、“番瓜”

的,就是國內菜市場上的典型“南瓜”,也是《中國植物誌》欽定為中國唯一合法持有“南瓜”這個商標的物種。或許是中國人太愛吃它們了,以至於這種南瓜在國外又贏得了一個“中國南瓜”的別名。

然而在南瓜家族的大本營北美洲,以及受益於印第安農民勞動成果的歐洲各國,人們心中標準的“南瓜”卻是另一種植物——Cucurbita pepo,直譯的話就是“瓠果南瓜”。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青島黑暗食物“嶗山特產蓮花果”,又名“飛碟南瓜”,這也是一個西葫蘆品種。

果實看起來跟國內的南瓜差不多,也是有紅有黃有青,有圓有長有扁。口味也是新鮮的吃著脆,老的吃著面——水分少了,澱粉含量就上去了。

而在國內,這種南瓜的正式中文名,叫做“西葫蘆”。

宋人也過“萬聖節”?

其實,所謂“萬聖節”,也是儺俗的一種。

遠古時期,先民們以為人間的疾病、災禍是邪靈作崇,因此會在特定日子,戴上面具,舉行隆重的

大儺(nuó)儀

驅除邪崇惡鬼。與前文提到的凱爾特人驅鬼習俗高度相似。

《後漢書·禮儀志》對漢代的宮廷大儺儀記述甚為詳盡:

大儺儀選在

臘日的前一天

舉行,謂之“逐疫”。選一百二十名兒童為“侲子”,皆腰掛大鼓,手執鼓槌;又選一人扮成“方相氏”,身披熊皮,戴著四隻眼睛的黃金面具,相貌兇惡;又有十二人頭戴獸角,身披獸皮,扮成“甲作、肺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十二神獸。

然後方相氏率領十二神獸追逐邪靈惡鬼,一百二十名侲子一邊擂鼓,一邊大喊:“甲作食兇,肺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汝軀,拉汝幹,節解汝肉,抽汝肺腸。汝不急去,後者為糧!”這咒語很是驚心動魄,警告邪靈如果不速速遁走,便

會被肢解、吃掉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重達百斤的三星堆大青銅面具兩側上下共四個方孔,當時人們會插入木槓、抬起面具,作為儺儀主神行進在隊伍前。

不過到了宋代,儺俗呈現出了一種詼諧幽默的生活情趣:扮相兇惡猙獰的方相氏與十二神獸消失了,惡狠狠的咒語也不見了,改由教坊伶人戴面具扮演鍾馗、小妹等更為生活化的神靈,鼓吹著樂器,歡歡樂樂表演一番。

朱熹註釋《論語》“鄉人儺”時說,“儺雖古禮,而

近於戲

。”可以看出,宋代儺俗越來越像今天的萬聖節了。有南宋詩《觀儺》為證——

夜叉蓬頭鐵骨朵,赭衣藍面眼迸火。

魃蜮罔象初偋伶,跪羊立豕相嚘嚶。

紅裳奼女掩蕉扇,綠綬髯翁握蒲劍。

人們戴著妖魔鬼怪的面具,紛紛出動,有眼睛欲噴火的夜叉,有跪著哭泣的羊面鬼,有站著的豬面鬼,有手執芭蕉扇的女鬼,有握蒲劍的老翁。如果將歷史背景架空,用這些詩句來形容今天萬聖節“群魔起舞”的狂歡,也是挺精準的。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宋畫《大儺圖》中,有12名農民,身著奇裝異服,頭戴假面,手持各種道具,正在表演歡快的儺舞。

當然,這不過是“形似”,下面我們再來看“神似”的地方——打夜胡。

自人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 擊鼓,俗呼為“打夜胡”,亦驅祟之道也。(《東京夢華錄》)

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兒女形,或

施於門楣

,驅儺者以蔽其面,或小兒以為戲。(《歲時廣記》)

你看,宋代城市中的儺俗,跟今日萬聖節之夜,孩子們戴著面具逐門討要糖果或互相嬉鬧的西方民俗多麼相似。

敬鬼VS戲鬼

如果說西方的鬼節是萬聖節,那麼在中國,最重要的“鬼節”是七月半,

中元節

。不同的是,西方鬼節是對上帝的崇拜,而中元節則是對祖先的崇拜與悼念;西方人是全民狂歡,百無禁忌,而中國人更顯虔誠、沉重。

“鬼”在《說文解字》是指:“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鬼氣害,從厶。凡鬼之屬皆從鬼。”那“歸”向哪裡?《禮記·祭義》給出了明確答案:“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可以說是中國最會畫“鬼”的畫家,這套《鬼趣圖卷》是其存世名作。根據道光年間學者吳修的記載,繪畫時,羅聘先用水把紙張打溼,製造出模糊似霧的效果,陰冷恐怖的氛圍感一下就拉滿了。

中國寫鬼、說“鬼話”最好的詩人要屬陶淵明瞭,他一共寫了五篇遺書,其中有三篇輓歌都是

以“鬼”的名義寫的“鬼話”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我昨晚上還是人,今天早晨我就在鬼的登記簿上了;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我唯一的遺憾就是在世的時候喝酒沒喝夠;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我死都死了,還有什麼可說的?我的身體就回到了山川土地。

我們回到中元節。

這一天要幹什麼呢?除了祭祀,這天還盛行做法事道場。

道教設“中元普渡”,供奉食品,焚燒冥紙、法船,希望孤魂遊鬼收到之後升到極樂世界;佛教辦“盂蘭盆會”,場面極其隆重,舊時還要請戲班出演有關冥界神鬼故事的大戲。

當然,還有放河燈,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就是對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

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

託生

什麼?宋人也過“萬聖節”?

去年《如意芳霏》播出時,韓國網友指責“放河燈”的劇情抄襲了韓國文化和古裝劇。同時韓國官方又公開宣佈:“燃燈會”已經進入申遺“建議入選”名單,入遺不過是時間問題。

不過,頑皮的孩子還會以長柄荷葉和蓮蓬裝成的燈,高舉著邊奔邊唱,以為玩樂。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寫得就是如此場景——

萬樹涼生露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一書·《西方傳統節日與文化》

“節”最初在漢字中是指植物葉與枝交接的部位,就如書中所言:“其於木也,為堅多節。”動物的骨骼銜接出也叫節——骨節。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節日則意味著具有關鍵而特定的意義。

“日曆上如果沒有了節日,我們的生活突然變得沒有了期待,我們的日子會過得單調`沉悶。”節日也可以說是一種

文化的濃縮

,正因為有了一個個豐富多彩的節日,才繪成了人類歷史中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年畫”。我們年復一年地穿越著春秋冬夏,也感受著每一個節日帶來的快樂。

本書以時間先後為序,對一年當中西方的傳統節日進行簡述,以此揭示其文化內涵與習俗內容。從節日的起源,歷史的發展,到今天的影響;從節日的慶典,禮儀的傳承,到習俗的傳播,全面、形象、直觀地介紹西方傳統節日所蘊涵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及其古老而純樸且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習俗。

撰稿 | 何沛怡 阿揚

投稿 | 合作 |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