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題圖 / 愛奇藝

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幫助虛擬偶像和粉絲進行更深刻的連線

“和餘景天跳舞的這個3D角色不是秋蒂嗎?”

“Mio太厲害了,還能跳《We Rock》!這是什麼神仙聯動呀!”

4月2日,在愛奇藝的二次元互動社群叭嗒APP裡,虛擬偶像Mio等與《青春有你3》選手一起跳《we rock》的舞蹈影片混剪吸引了不少粉絲。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實際上,這些虛擬偶像的舞蹈動作,都是透過上傳真人影片,在叭嗒APP當日上線的小工具“V豆”製作出來的。“V豆”是一款基於新型AI影片動捕技術的影片工具,可以將動作影片中的真人替換為虛擬3D形象,一鍵生成的簡單模式讓任何使用者都可以輕鬆操作。

對叭嗒APP裡的年輕使用者而言,V豆顯然會成為他們展現自我的一種獨特新方式。而對目前國內虛擬偶像的運營來說,V豆的出現有著更重要意義,它有可能彌補本土虛擬偶像運營一直以來缺失的重要環節——UGC內容創作。

中國虛擬偶像“百家爭鳴”

今天,中國的年輕人不僅喜愛動漫、遊戲、時尚、旅遊、追星,也對虛擬偶像這種逐漸融合進潮流文化中的新生事物有著十足的興趣。這不僅賦予了虛擬偶像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想象力,也促使虛擬偶像背後的運營者努力將這種數字化產物和文化、科技、商業完美結合,使其既能滿足不同文化圈層使用者的喜好,又具備大眾化的可能性。

去年,愛奇藝製作了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這檔集結了文娛行業幾十名虛擬偶像的節目,也第一次向大眾全面展現了本土虛擬偶像的幾個特點。

1。本土虛擬偶像的人設型別豐富,涵蓋了二次元萌妹子、國風帥小夥、科技感十足的炫酷女孩……這些擁有不同特點的虛擬偶像,是中國網際網路娛樂內容多元化的需求體現。

2。技術進步讓虛擬偶像的表現更具真實感,從AI智慧建模到更趨真實的動作捕捉,虛擬偶像的表演相較於兩三年前有了質的進步。

3。本土虛擬偶像的IP來源呈現出多樣性。除了原創虛擬偶像,脫胎自動漫作品中的人氣角色、遊戲角色、商業品牌擬人形象,甚至還有真人演員的動漫形象,都可以轉生為虛擬偶像活躍在線上、線下。

4。虛擬偶像運營公司涉及文娛產業鏈上下各型別,如動漫公司、藝人經紀公司、科技公司等等。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從型別多元化到IP來源的豐富程度,從技術的大幅度進步到多形態公司入場,本土虛擬偶像表現出來的諸多特點其實是基於其受眾,即當代年輕人的多元化喜好而為之。當二次元文化在中國逐漸和多種文化融合時,虛擬偶像這種原本脫胎於二次元文化的產物,正在慢慢深入到中國年輕人的生活中去。

不過,在娛樂形態多元化的網際網路時代,虛擬偶像要從“圈地自萌”去影響更廣泛的年輕群體,最終依靠的還是要靠和粉絲產生“共情”,才有出圈的可能。

UGC創作,粉絲和虛擬偶像之間的橋樑

在虛擬偶像的誕生地日本,粉絲和虛擬偶像之間的重要連線點,是粉絲自發為虛擬偶像創作的大量UGC內容。

這種以興趣為基礎進行的內容創作,其實是粉絲和虛擬偶像之間直接連通的橋樑。同時,粉絲的社群效應可以放大UGC內容創作的影響,激發更多的情感能量與共鳴,促使其他粉絲同樣進行UGC內容創作。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使用者的注意力非常短暫,只有高頻的內容更新才能留住使用者。如果依賴純PPC內容,不僅虛擬偶像的“養成”成本高,對於大多數團隊來說,產能上很難做到高頻,而UGC內容恰能彌補這一點。可以說UGC是虛擬偶像實現長尾運營的必需內容形態。

但是,在中國市場,圍繞虛擬偶像的UGC內容實現卻受阻。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就是知名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在日本和中國的兩種境遇。

在日本文娛市場,依靠大量有一定音樂素養的P主為其創作的音樂作品,初音未來被賦予多樣性的個性和靈魂,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虛擬歌手。進入中國市場後,卻因為能夠產出優質音樂作品的P主數量遠遠不足,初音未來在中國的運營始終“水土不服”。

這種問題不止於存在初音未來身上,與初音未來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洛天依,也早已通過了登陸主流媒體這種“跨次元”操作,採用高成本商業運作而為更大體量使用者所認識。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客觀環境存在的問題,使得後來出現的大量本土虛擬偶像直接跳過了UGC環節,嘗試尋找更適合本土化的虛擬偶像運營方式。

而今最常見的運營方式就是網路直播。網路直播可以沉澱忠實粉絲,但是卻考驗運營技巧,是否能成功還包含了一定的運氣成分。在娛樂形式多元化,且“百家爭鳴”的本土虛擬偶像市場裡,直播始終是基礎,需要更多的運營方式相輔相成。

也因此,如愛奇藝這種聚合了大量年輕使用者的平臺,就和虛擬偶像運營方一起嘗試開拓本土虛擬偶像在年輕大眾中的爆發點,如為虛擬偶像定製的選秀綜藝《跨次元新星》,或者讓虛擬偶像登上真人秀舞臺。

同時,針對虛擬偶像UGC內容的嘗試也從未停止過。此次愛奇藝推出的“V豆”影片應用,正是基於中國年輕使用者的娛樂喜好模式應運而生的UGC內容創作工具。

相較於其他需要一段時間學習才能精通的UGC製作軟體,V豆的最大特點就是上手極為方便。粉絲為自己拍攝一段舞蹈影片上傳到叭嗒APP,新型AI影片動捕技術可以精準捕捉真人的動作細節,只需要簡單選擇人物、場景,V豆就能快速生成虛擬偶像還原粉絲舞蹈的影片,大大降低了UGC內容創作的門檻。

自己喜愛的虛擬偶像能夠模仿自己跳舞、做動作,顯然能夠為粉絲帶來極大滿足感。在叭嗒APP構建的粉絲社群,這種創作帶來的影響力會迅速觸及其他粉絲,激發其他粉絲的情感共鳴,進行類似的內容創作。

由粉絲-粉絲的UGC內容共創,既是對虛擬偶像的內容擴充,也能幫助虛擬偶像和粉絲進行更深刻的連線,加速粉絲與虛擬偶像之間的情感沉澱。V豆的便利性和易用性,將迅速促使大量UGC內容生產出來,連同直播以及其他運營方式一起,在叭嗒APP裡構建起一個相對完整的虛擬偶像社群運營形態,持續維持粉絲對虛擬偶像的新鮮感和興趣,從而大大提升虛擬偶像運營的效能。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過去,要讓“虛偶”動起來,是一件技術和資金門檻都很高的事。愛奇藝“V豆”功能,依託愛奇藝領先的虛擬娛樂技術和多元的產品力、豐富的虛擬IP和音樂資產,顛覆了目前虛擬偶像影片內容的生產方式,引領虛擬偶像娛樂創意互動玩法。

可以說,V豆打開了虛擬形象和真人形象互動的“任意門“,AI技術讓虛擬娛樂變得充滿想象力。據瞭解,未來,使用者還可以在V豆裡自行創作形象,在虛擬世界進行社交和娛樂,突破“虛實空間”界限,真正做到破次元壁。

從滿足使用者娛樂需求,到延伸IP價值,虛擬娛樂沒有邊界

儘管叭嗒APP裡有大量喜愛二次元文化的年輕人,但是愛奇藝為虛擬偶像構築的運營佈局從未侷限於叭嗒APP裡。在娛樂內容形態多元化的今天,虛擬偶像的粉絲們更也希望寄託自己情感的虛擬偶像終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優質“跨界偶像”。

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娛樂內容的平臺,愛奇藝早已透過大量自制動漫作品,以及數屆線下動漫遊戲嘉年華活動,從線上到線下積累起豐富的二次元內容運營經驗。透過與演唱會、漫畫、動畫、直播、漫展、VR等IP內容形態聯動,愛奇藝為不同型別的虛擬偶像定製專屬內容運營,構建虛擬偶像的IP宇宙。

潮流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從舞蹈到歌唱都有專業的編排和表現,動作的細膩也與真人無異,愛奇藝為其鋪設了較高的演出起點,多次和真人歌手同臺演出,收穫了不少喜愛潮流音樂的粉絲。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作為叭嗒APP首席代言人的Mio醬,出道首秀就是《跨次元新星》。如鄰家小妹妹般的Mio醬,憑藉與外形反差的極具爆發力的歌聲,在節目中的表現贏得了二次元愛好者的認可。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不止是Mio醬,透過《跨次元新星》為觀眾所認識的虛擬偶像秋蒂、豹愛飽,以及不少個人虛擬主播都已經簽約入駐叭嗒APP,同時也逐漸開始了他們的直播活動。愛奇藝也針對個人、MCN虛擬主播提供了多樣的激勵計劃,從內容策劃、資源推廣等方方面面扶持虛擬主播。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可以看到,在愛奇藝構築起的虛擬娛樂社交平臺上,虛擬偶像們正在透過多樣性的運營內容向年輕人展現出更飽滿的人設和更豐富的故事。在動漫角色轉生的虛擬偶像身上,這一點有著更加直觀的意義:針對動漫IP的運營中,為自帶故事和粉絲的人氣進行角色營銷,於IP內容運營、商業化都大有裨益,接下來虛擬偶像或許將承擔起動漫IP角色營銷的任務。

去年愛奇藝熱播動畫《有藥》旗下的人氣角色李克,透過動畫收穫了大量粉絲後,轉生為虛擬偶像進駐叭嗒APP開啟直播和粉絲互動。透過包括直播在內持續且深入的運營,作為虛擬偶像的李克擴充了《有藥》這個IP的內容體系,幫助《有藥》和粉絲建立起更迅速更直觀的聯絡,深化IP、平臺和使用者之間的情感勾連。另一方面,以技術和內容驅動的虛擬偶像,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還能觸及更廣闊的受眾群體,幫助IP獲取新的使用者並且沉澱為粉絲。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透過《有藥》動畫人氣角色成功轉生為虛擬偶像這個案例,證明了動漫IP和虛擬偶像之間的天然聯絡:動漫IP是虛擬偶像提供生命力的土壤,可以成為虛擬偶像的IP源頭;另一方面,虛擬偶像也能幫助動漫IP與使用者實現持續深入的交流互動。

無論是RiCH BOOM還是李克,在虛擬偶像的運營過程中,平臺是連結這種數字角色和使用者的重要橋樑。愛奇藝透過科技、創意構建起虛擬娛樂社群,是虛擬偶像們獲得了成長的土壤。在這個虛擬娛樂社群裡,虛擬偶像可以直播,開演唱會,出演動漫作品角色……藉助科技的力量,關於虛擬娛樂的想象力和可探索性無窮無盡。

當今年輕人如何和虛擬偶像“共情”?

比如前不久愛奇藝為The9舉辦的“虛實之城”演唱會,這場結合XR技術打造裸眼3D觀感的沉浸式虛擬演唱會,就重新整理了人們對科技+娛樂的想象空間。虛擬娛樂到底能夠在未來帶給大眾什麼樣的體驗,除了沉浸互動、場景消費這些已經可以預料到的虛擬娛樂模式外,如《頭號玩家》裡的虛擬世界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這個虛擬娛樂社群的下一個拓展重點在哪裡,虛擬娛樂與包括動漫在內的多種潮流文化如何進一步能深度結合,虛擬偶像又會以一種什麼樣的形態出現在人們的娛樂生活中?這將是諸如愛奇藝在內的中國網際網路平臺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