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2D半導體可替代矽,延續摩爾定律,英特爾、臺積電等解決矽基裝置材料限制

2D 材料可以使電晶體尺寸進一步縮小,是拓展摩爾定律可行的一個方案。

早在 1965 年,計算機科學家戈登 · 摩爾(Gordon Moore)首先提出假設: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 18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同時計算機的執行速度和儲存容量也翻一番。這就是半導體領域著名的摩爾定律。現在,一個指甲大小的晶片可以承載數百億個電晶體,與此同時,可以塞進單個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幾乎達到了極限。

2D半導體可替代矽,延續摩爾定律,英特爾、臺積電等解決矽基裝置材料限制

為了讓摩爾定律繼續下去,你可能會想到把電晶體縮小到只有原子厚度。不幸的是,這種想法不適用於矽。因為矽的半導體特性需要第三維度。但有一類材料可以充當半導體,儘管它們是二維的。一些晶片公司和研究機構最新結果表明,一旦矽達到極限,這些 2D 半導體可能是一個很好選擇。

近日,在舊金山舉行的 2021 IEEE 國際電子裝置會議 (IEDM 2021) 上,來自英特爾、斯坦福和臺積電的研究人員針對製造 2D 電晶體最棘手的障礙之一提出了單獨的解決方案:在半導體與金屬接觸的地方有尖銳的電阻尖峰。與此同時,來自校際微電子中心 IMEC 的工程師展示了他們如何為商業級晶體管制造工藝掃清道路,並展示了未來 2D 電晶體最小會達到什麼程度。此外,來自北京和武漢的研究人員已經構建了矽器件 2D 等效物。

英特爾、斯坦福和臺積電等探索 2D 半導體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電氣工程教授 Krishna Saraswat 表示:矽已經達到極限,人們聲稱摩爾定律已經結束,但在我看來情況並非如此。摩爾定律可以繼續進入第三維度。為此,我們需要 2D 半導體或類似的東西。Saraswat 教授與同來自斯坦福大學的 Eric Pop 教授和 H。-S。 Philip Wong 教授一起研究 3D 晶片。

2D 半導體屬於一類稱為過渡金屬二硫屬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的材料。其中,研究最廣泛的是二硫化鉬(MoS_2)。理論上,與二硫化鉬相比,電子應該更快的穿過二硫化鎢(另一種 2D 材料)。但在英特爾的實驗中,二硫化鉬器件更勝一籌。

在之前的研究中,金是與二硫化鉬形成電晶體的首選觸點,但是沉積金(depositing gold)和其他高熔點金屬會損壞二硫化鉬。因此,Krishna Saraswat 教授學生 Aravindh Kumar 試驗了熔點在數百攝氏度以下的銦和錫。

但銦和錫熔點值太低,以至於在晶片後期的加工和封裝過程中(這時晶片暴露在高達 300-500 攝氏度的溫度下)這些金屬會熔化。更糟糕的是,這些金屬在加工過程中會被氧化。Kumar 透過將低熔點金屬與金進行融合,形成合金來解決。首先 Kumar 將銦或錫沉積在二硫化鉬上,以保護半導體,然後用金覆蓋以隔離氧氣。該過程產生了具有 270 歐姆 - 微米電阻的錫金合金和具有 190 歐姆 - 微米電阻的銦金合金,並且這兩種合金在至少 450 攝氏度下保持穩定。

2D半導體可替代矽,延續摩爾定律,英特爾、臺積電等解決矽基裝置材料限制

沉積金破壞了 2D 半導體。但是銦和錫沉積在二硫化鉬上,保護半導體

與 Kumar 研究不同的是,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和英特爾找到了不同的解決方案——銻。臺積電專門研究低維晶片的 Han Wang 表示,透過使用半金屬作為觸點材料來降低半導體和觸點之間的能量障礙。半金屬(例如銻)是一種介於金屬和半導體之間且帶隙為零的材料,由此產生的肖特基勢壘非常低,因而臺積電和英特爾裝置的電阻都很低。

此前,臺積電曾研究過另一種半金屬——鉍,但它的熔點太低。Wang 表示,銻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這意味著它與現有的晶片製造工藝更相容,產生更持久的器件,並允許晶片製造過程的後半部分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除了製造更好的器件之外,IMEC 的研究人員在探索商用 300 毫米矽晶圓上整合 2D 半導體的途徑。使用 300 毫米晶圓,IMEC 探索了 2D 器件最終可以到達多小。研究人員使用二硫化鎢作為半導體,進而形成了雙柵極電晶體,其中二硫化鎢夾在頂部和底部電極之間,控制電流透過。透過使用模式技巧,他們將頂部柵極縮小到 5 奈米以下。但是該特定裝置的效能並不理想,不過研究者指出了改進方法。

2D半導體可替代矽,延續摩爾定律,英特爾、臺積電等解決矽基裝置材料限制

IMEC 製造了一種柵極長度小於 5 奈米的二硫化鎢電晶體

當今,主流的晶片架構採用橫向傳輸場效應電晶體(FET),例如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因矽體類似魚背鰭而得名。FinFET 在設計上沿著晶圓表面對電晶體分層,電流沿水平方向流動。但是,為了繼續縮小器件的尺寸,同時仍然驅動足夠的電流透過,領先的晶片製造商正在轉向奈米級器件。

儘管像 IMEC 這樣的雙柵器件是 2D 研究的標準,但是,來自北京大學和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工程師們卻更進一步。由吳燕慶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兩層二硫化鉬模擬了這種結構。事實證明,該器件不僅僅是其各部分的總和,與其單層器件相比,2D 奈米片的跨導要領先兩倍,這意味著對於給定的電壓,它可驅動的電流是其他器件的兩倍多。

英特爾模擬了更極端版本的堆疊式 2D 器件,研究人員使用了六層二硫化鉬和 5 奈米柵極長度,而吳燕慶教授領導研究小組只使用了兩層二硫化鉬和 100 奈米柵極長度。與具有相同垂直高度和 15 奈米柵極長度的模擬矽器件相比,2D 器件封裝在兩個奈米薄片中,效能更好。儘管電子透過二硫化鉬的速度比透過矽的速度要慢,並且接觸電阻要高得多。

CMOS 晶片由成對的 N-MOS 和 P-MOS 器件組成。為了將更多器件塞入矽片中,晶片製造商希望將這兩種型別的器件堆疊在一起,而不是並排排列。在去年 IEDM 上,英特爾展示了這樣一種矽器件,稱為互補 FET (CFET) 。

2D半導體可替代矽,延續摩爾定律,英特爾、臺積電等解決矽基裝置材料限制

NMOS 和 PMOS 器件通常並排放置在晶片上。英特爾找到了一種將它們疊加在一起的方法,從而壓縮了電路尺寸。圖源:英特爾

吳燕慶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也嘗試了同樣的方法,他們用二硒化鎢替換堆疊器件中的二硫化鉬層。然後,透過修改源極和漏極之間的連線,2D CFET 變成了一個反相器電路,與單個電晶體的佔位面積基本相同。

在 2D 半導體獲得大規模製造之前,顯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隨著接觸電阻的進展和新實驗的成功,我們可以期待這一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