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原創內容,請勿搬運抄襲,違者必究

前不久,華為公佈了過去一年的營業情況,資料顯示,華為2021年營收為6340億人民幣,而2020年的營收為8914億,同比下降了28。9%。面對公司營收下跌的局面,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卻表示:

“華為2021年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

相信大家也疑惑,營收都下跌近30%,華為為什麼這麼樂觀?眾所周知,從2019年到現在,三年時間不到,華為經受了四輪外部制裁,徐直軍曾表示,華為要活下來,希望還能釋出財報。外部壓力對華為的打擊很大,但沒想到的是,這僅僅是令華為損失了近30%的營收,並不能阻止華為前進的腳步,這是一個好訊息!

可相比於華為,阿里巴巴就沒那麼幸運了。

2020年是阿里的分水嶺,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之後,集團內部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整改,其估值也因此大幅度縮水,在世界獨角獸企業排名上,已經沒有螞蟻集團的身影。不僅如此,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阿里巴巴又遭遇一系列問題,比如淘寶“二選一”遭處罰等。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有意思的是,自從螞蟻上市未果之後,阿里巴巴的股價便一路下滑,很多人也自然而然地將這兩件事扯上了關係。可能這只是巧合,也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但是從資料中不難發現,阿里的發展也確實是從那時候開始陷入低迷。

截至1月3日,阿里巴巴的股價為114.7港元/股,較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之前的最高307港元相比,已經蒸發了大約62%,而阿里目前的市值僅為322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萬億,而最高點的時候超過8000億美元。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那麼,阿里現在的市值在國內是什麼水平呢?

近日,隨著2021年的結束,最新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也出爐了。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500強公司總市值約80萬億,在前十名公司中,騰訊以35885億的市值奪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貴州茅臺已經超越阿里位列榜單第二名,而且市值超出了阿里約5000億人民幣。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也許你會問,阿里市值下滑得如此嚴重,作為昔日掌門人的馬雲,他的財富還有多少?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的資料顯示,馬雲目前的財富為364億美元,世界排名35,中國排名第4。儘管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再,但至少還沒跌出中國富豪榜前五。

事實上,相比於馬雲,阿里摔了個跟頭,最受傷的反而是大股東軟銀集團。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軟銀集團是一家風投公司,由孫正義於1981年在日本創立,孫正義對阿里的投資也早已成為一段佳話。

阿里巴巴剛成立的時候,馬雲苦於沒有資金而尋找投資人,但沒想到四處碰壁,這時候他遇到了孫正義,孫正義不顧其他人的看法,跟馬雲面談之後,只用了6分鐘就決定了投資阿里2000萬美金,而這筆資金為阿里的日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這也是有代價的,軟銀也因此成為了阿里最大的股東。經過稀釋之後,如今軟銀依然佔有阿里大約25%的股份,而馬雲連5%都不到。

市值僅剩2萬億,阿里“摔跟頭”,受傷的不是馬雲而是這家大股東

收益越大,風險就越高,在阿里市值巔峰的時候,軟銀集團獲得了高回報,但如今阿里跌了下來,軟銀也承擔了相應的風險。不過,自從馬雲宣佈退休之後,跟孫正義也沒有太多的交集了,而孫正義也早已退出了阿里巴巴董事會。

“創業難,守業更難”這句話一點也沒錯,阿里巴巴能有如今的成就十分的不容易,但是也不能妄想大而不能倒。實踐證明,一家企業能否走得長遠,不在於其規模有多大,而是在於其是否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迎難而上,是否立足於市場為消費者謀利益,希望阿里能儘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