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2700年前,

女性生活是什麼樣的?

4月18日,國際古蹟遺產日

燕姬的嫁妝——垣曲北白鵝考古發現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展

在山西考古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以豐富多彩的考古成果

展現古人點點滴滴的生活

  相關閱讀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展覽現場

垣曲北白鵝墓地自發掘之日起,考古工作者就不斷帶來“驚喜”:從周代的女性化妝盒,到裝有果酒的青銅壺,以及多件帶有銘文的青銅器,該墓地為豐富歷史內涵、活化歷史場景的研究,提供了填補空白的一手資料。

本次展覽,也是以考古出土的銘文媵器為引子,切入周代女性生活,透過重點、組合文物的方式,透物看人,呈現主人公的家世、當時女性的祭禮、宴樂、飾妝等內容,外延內容包括東、西兩週之際的政權格局、族屬變化和思想觀念等。展覽包含家世赫赫、宴樂堂堂、中祖煌煌、金玉漾漾四個單元,共展出100餘件/組展品,其中以北白鵝出土實物為主體,同時期其他出土器物為輔助。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是一次邊發掘、邊整理、邊展示的嘗試和探索,很多展品都是出土不久的首次公開展出。比如該展覽的“焦點”器物青銅甗,它屬於一件媵(yìng)器,也就是婚嫁時女子的陪嫁品,在山西乃至全國考古發現中發現不多,已發現的均出土於高等級墓葬,如三門峽虢國墓地、曲沃晉侯墓地、韓城芮國墓地。

媵器的銘文“虢季為匽(燕)姬媵甗永寶用享”,內容涉及周代“虢”、“燕”兩大王公世家。虢季氏始祖為周武王的叔父,其家族成員在兩週之際的王室政治中影響巨大。銘文中的“燕”為召公奭(shì)的後裔。召公奭周初受封於燕地,長子就國任燕侯。召公本人留在鎬京任職太保,次子承襲其官職與采邑,其後人於兩週之際遷至山西垣曲一帶。

展覽的器物特質,昭示了燕姬貴族身世。在當時,貴族婚姻不僅是簡單的兩姓之好,背後還蘊含著深厚的政治意味。從雙方宗族姓氏的選擇,到聘媵用器的斟酌,都體現著周人對於禮制和宗法的具體實踐。燕姬甗反映的正是當時兩個顯赫宗族為聯姻而付出的良苦用心。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展覽現場

與以往展覽不同,此次北白鵝考古成果展,是邊發掘、邊保護,邊研究、邊展示,目的是把最新的考古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與社會公眾共享。

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鄭媛介紹,改革重組後的山西省考古研究(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工作職能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從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到出土文物的保護、收藏、展示、利用,成為研究院和考古博物館的新使命。“此次北白鵝墓葬的考古成果展,就是踐行新使命的一次嘗試。考古工作隊的同事們奮戰在一線,並利用科技考古手段,對出土文物的包含物進行了檢測和提取,陳展部的同事就開始商討方案,將出土成果、研究成果展現在公眾面前,多管齊下,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本次展覽,由山西考古博物館、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垣曲縣文化和旅遊局聯合舉辦,展期從4月18日——7月18日。如果你想感知古代女性的典雅生活,就到考古博物館一探究竟吧!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展覽現場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

接下來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

為大家揭秘

北白鵝周代墓地發掘

及展覽策劃背後的故事!

發掘篇

看過精彩的展覽

是否對考古工作產生了無限的好奇

來看看考古專家怎麼說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楊及耘,是本次北白鵝墓地考古發掘的專案負責人。垣曲北白鵝墓地位於山西省垣曲縣英言鄉北白鵝村東,地勢北高南低,北依王屋,向南距黃河10公里,東南距洛陽72公里。2020年4月,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為首組建的北白鵝墓地考古隊,正式進駐墓地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

2020年度共搶救性發掘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9座,灰坑17座,墓地分為Ⅰ和Ⅱ兩個區,發掘總面積為1200平方米。從目前發掘情況來看,墓葬分佈較疏,以大中型墓葬為主,形制皆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為南北向,墓主人頭向北,七座墓葬有腰坑,五座有殉狗。9座墓葬共出土各類文物500餘件套,種類包括銅器、石器、陶器、玉器、漆木器、骨器等。其中銅器的數量是最多的,共出土銅禮器約140餘件,包含了鼎、簋、鬲類食器,盤、盉類水器,壺、爵類酒器;另外還發現了大量兵器、車馬器、玉器及組配,以及成套的銅編鐘、石編磬等。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曹俊,是本次北白鵝墓地考古發掘的現場負責人。我為大家講解展覽裡面看不到的故事。

在發掘之前我們瞭解到墓地裡面有一座稍微小一點的墓,編號是M4,就是大家在展廳中看見那件非常精美的銅盒出土的那座墓。因為這座墓葬被盜,那麼我們就以M4作為實驗墓葬,來了解一下這裡的墓葬結構、器物隨葬等情況。

發現這件銅盒時,銅盒儲存的很完整,裡面有滿滿的殘留物,我們十分高興,就把銅盒和裡面的殘留物原封不動整體給提取出來。另外我們在發掘M1時,墓葬上面的填土挖到兩米深時,發現了一具殉人人骨,殉人的出現讓我們意識到此墓肯定很重要。果不其然,當深挖下去以後銅器出了二三十件,而且裡面發現了很多的漆器非常重要。其中有件漆鼓它和現在敲鑼打鼓的鼓長得一樣。另外M1還發現了兩個人面的漆器,它五官非常的清晰。漆器在北方同時期墓葬中儲存的情況大多數不理想,但是M1發現的漆木鼓和人面器儲存的相對較為完整。

本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穫是出土了近50件有銘文的銅器,內容共計有16篇之多,涉及“中氏”“匽中”“太保”“太師”“中大父”“華”“虢季為燕姬媵甗”以及周王命“奪”掌管成周地區訟事和殷八師等內容。墓地族屬為召氏後裔“太保匽中”在成周王畿內的采邑墓地。墓地時代為春秋早期。

北白鵝遺址是一處歷時久長、內涵豐富、儲存較為完整的大型遺址,為研究晉南地區不同時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屬、社會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資料和參考,對探討黃河文明,探索晉南與成周地區之間的關係,探索晉南地區文明化程序在整個中原地區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篇

在考古發掘的同時,

邊研究、邊保護、邊展示。

這種國內屈指可數的新模式,

山西考古人作出了哪些努力?

大家好,我是山西大學北方考古研究中心的謝堯亭。北白鵝墓地一共發現了9座墓葬,從它的墓葬規模、隨葬品數量和種類來看,這9座墓葬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有四座墓葬;第二等級的墓葬有兩座;第三等級墓葬有三座。這三個等級墓葬的面積它們的平均數的級差大約都是在8(平方米),也就是說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第二等級和第三等級,它們的墓葬面積的平均數差數大約是8(平方米)。它們的鼎數的級差大約是三個,也就是說6到3到1或者到無。由此可見這9座墓葬它們是等級分明的。其中M5和M6的面積最大,隨葬品也是最豐富的,所以他們是一代太保匽中夫婦是毫無疑問的。它們是墓地裡面目前發現的出土太保匽中銘文最多的。

那麼從墓地的埋葬習俗來看,比如說它的墓向都向北,葬式基本上都是仰身直肢。那麼還有一些現象,比如說腰坑和殉狗,還有青銅禮器大多數埋葬於腳端。總之目前來看墓葬應該是春秋時期或者說春秋早期階段太保匽中家族的墓地之一。

那麼現在從發掘的9座墓葬來看,M1和M5可能是這個采邑的兩代采邑主。北白鵝墓地這9座墓葬裡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就是9座墓葬裡面有7座墓葬使用了腰坑的習俗,這腰坑裡面有5座是有殉狗,那麼這個腰坑和殉狗的現象,過去我們大家都認為這是和商遺民有關係。那他們為什麼使用腰坑和殉狗?

原因可能是華族在晚商時期他們和商人的關係比較密切。他們使用過這樣的埋葬習俗,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虢季為他的姑娘匽姬做媵器。這是一個什麼問題?是不是虢氏和匽氏聯姻?也就是說虢氏和匽國透過婚,從青銅器銘文反應了這一種現象,虢季的姑娘嫁給了太保匽中,所以她叫匽姫。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與藏品管理部南普恆。在北白鵝墓地考古發掘中,我們專案組做了大量的資訊提取和科技保護工作,對於發現的皮革、麻繩、硃砂等殘留物的出土狀態都進行了影像記錄,對發現的漆木俑、銅翣等腐蝕礦化嚴重的脆弱文物,也都在加固保護之後進行了套箱提取,將他們完整的提取回實驗室,以待後期進一步的保護和研究。

另外,對北白鵝墓地銅盒、銅壺中發現的紅色殘留物和液體殘留物,第一時間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楊益民教授團隊、中國國家博物院王力之研究員團隊及西北大學溫睿教授團隊開展了相關科技分析工作。經過紅外、衍射、氣質聯用等現代科學分析儀器分析,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銅盒殘留物中發現硃砂、雯石、油脂及植物精油等成分,推測很可能是古代女性妝飾臉面的化妝品。銅壺液體殘留物中發現乙醇、乙酸、酒石酸、丁香酸等多種有機酸及一些分子量較大的酯類、醇類及糖類的存在,表明其為果酒遺存。

目前,我們已經麻繩等有機物標本送外美國貝塔分析實驗室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關於皮革、銅器等文物的材質和工藝研究也正在進行之中。這些科學分析結果為出土文物的功能用途和價值內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身,會有更多的新的認識。

為了配合展覽“燕姬的嫁妝”,我們已將展覽涉及的北白鵝墓地出土文物運回實驗室進行保護修復處理。目前,已完成50餘件文物科技保護,殘損銅器修復工作正在進行中。在保護修復中,我們一方面設計了現狀記錄、科學分析、方案設計、修復實施、標本採集、資訊記錄及檔案製作的一套科學合理的工作程式。同時,注重了保護修復過程中工藝資訊記錄和檢測分析標本採集,並對部分重要文物的修復過程進行了影像記錄,為進一步的保護修復和展示利用提供基礎資料和素材。

策展篇

保護和研究的工作還在繼續

博物館已經開始了展覽的籌備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副院長鄭媛。“新時代,趟新路”這是當前的主旋律。2020年4月山西省文物系統事業單位改革後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與原民俗博物館合併,更名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兼掛山西考古博物館的牌子。從此考古院就有了自己的博物館,考古院的職能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從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到出土文物的保護、收藏、展示、利用,這都將成為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

這次北白鵝周代墓葬考古成果專題展正是踐行新使命的一次嘗試,我們在發現之初就意識到這個墓地的重要價值,王曉毅院長迅速帶領我們領導班子進行了研究,決定這個考古成果我們一定要推出展覽並且在全國邀請很多專家對墓葬的價值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我們陳展部的同事們也很快在專家的指導下做出了幾套方案,北白鵝的考古隊也非常精心仔細、全面的提取了整個墓地的出土文物,科技考古與藏品管理部也邀請了全國頂尖的科技考古團隊,對出土文物中的包含物進行了檢測和提取。公眾考古部也從出土的文物中選取了一些社會公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做出了文創產品。這次就是邊發掘、邊保護、邊研究、邊展示,把最新的考古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與社會公眾共享,讓文物活起來。

當然,這次嘗試我們也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對我們的科研團隊、展陳隊伍均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我們不僅僅要打造一個綜合職能的考古科研機構,更要使我們自己也成長成一個具有綜合素質的複合型技術人才。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實現“中國氣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考古學貢獻山西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陳列展覽部主任貟澤榮。在我們展覽籌備的同時,北白鵝的發現已經引起了很多方面的關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想了解我們北白鵝最新的發現與成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院領導們讓我們儘快的推出展覽向社會展示和分享。展覽籌備就這樣迎難而上就啟動了。

面臨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第一個就是以什麼樣的故事脈絡和藝術姿態向觀眾展示北白鵝現在已有的發現和研究,具體的內容包括我們要呈現什麼樣的內容、選什麼樣的展品、以什麼樣的形式,這些問題最後在幾件儲存較好的銘文銅器上我們找到了靈感,並且進行了破解。這些銘文銅器中有一件銅器,它的主人和事件事相對清晰,故事的主人由此而展開,圍繞它我們設計了一個主線。這個主線是什麼呢?就是以北白鵝出土的文物為主體,講述主人的身世和時代的禮儀、家庭、宴樂生活,講那個時代的女性的飾裝和專屬用品。這個故事的主人名叫匽姬是一個生活在距今2700年左右的貴族女性。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陳列展覽部副主任李曉紅。展覽設計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內容展開的。每一個空間的設計、造型製作、材料的選擇都是源於展示的內容。要充分考慮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將內容作有效的表達與藝術呈現。

我們這次展覽從女性視角展開,所以色彩搭配一定要突出女性特質,透過對展陳大綱的深入分析提煉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來尋找整個展覽的設計元素,同時將出土文物展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展覽的故事線中。在展品組合中重點展品的正確使用能夠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比如匽姬甗無疑是整個展覽最重要的器物,它的位置與陳列方式要讓人一眼看到它的重要性。再比如四個奪簋,其中三個簋簋蓋是有銘文,還有一個簋出土時候是碎的,那我們的展示就把其中一個簋蓋開啟,讓觀眾看到他的銘文就保持碎的原狀陳列,其他兩個器物就讓觀眾看到它本來的樣子,這樣就把這組展品的不同形態都展示出來。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部主任馬煜娟。在這次的展覽之中我們為青少年群體策劃了社教課程和社教活動,透過展廳參觀以及PPT知識匯入,再加上現場的體驗,帶領青少年和我們的社會公眾更好地融入瞭解這次北白鵝考古成果的一個內容。

此外我們還有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例如我們將邀請北白鵝專案領隊楊及耘老師來帶領觀眾親自在展廳進行一個參觀講解的活動。另外我們還有豐富的線上活動,在考古匯的微信、微博我們將推出多樣的、形式豐富的活動,讓大眾更好的來了解山西的歷史文化和考古成果。這也是我們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體現。

為了豐富本次的展覽,我們還設計了精美的文創產品,我們提取了北白鵝出土文物中的一些青銅紋飾,以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院徽與我們這次的展覽主題女子結婚時的嫁妝進行了一個完美的結合。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訊息文: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軼瓊  影片及揭秘文|考古匯    圖|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寇寧 考古匯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

發掘者、考古專家、策展人揭秘:一個考古展覽的誕生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