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春秋戰國為何能持續500多年,而其他亂世則不行?一文輕鬆看懂內情

在開始寫之前,給大家羅列一個有趣的資料: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549年;三國(220年-280年)持續60年,從黃巾之亂開始算起,則有96年);西晉滅亡以後的“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時代則持續135年;如果把南北朝(420年—589年 )的169年曆史算上,那麼從西晉滅亡開始,一直到隋朝統一中國,這中間又持續著304年的動盪歲月。

唐朝滅亡以後的五代十國(907年—979年)則持續了72年的時間,直到宋朝完成統一,此外也可以把民國到新中國(1912-1949)這段時間算上,也有37年的時間。

從以上羅列的資料,想必讀者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隨著歷史的推移,亂世持續的時間都呈現越來越短的趨勢。從春秋戰國這個大分裂時期的549年,一直到清朝滅亡,以及新中國成立的37年,這個數字甚至連春秋戰國的尾數都不到。

喜歡思考的讀者可能就會問了:為什麼以前的亂世持續的時間會那麼的長,而後來的亂世則會越來越短?

當然這裡所指的亂世僅僅針對比較有代表性,且時間持續較長的時期,譬如像明朝滅亡到清朝建立之間的這種亂世筆者並沒有列入。

迴歸正題,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筆者透過觀察這些歷史發展的趨勢後,發現是兩個主體原因在發揮作用:即大一統觀念,以及割據政權的數量和野心。

今天我們經常在談要“維護國家完整統一”,這就是大一統觀念在國土上的表現之一,此外大一統觀念還包括政治和文化以及制度上的高度統一。

春秋戰國為什麼會持續那麼長的時間呢?就是上面兩個主體原因造成的:

一,大一統觀念還沒有誕生和成熟;二是因為各個諸侯國數量龐大,而真正富有野心想要取代周王室的卻很少。

大一統觀念最早出現在《公羊春秋》傳中,而且那時候的大一統觀念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成熟。真正系統發揮大一統觀念的是董仲舒,他在《舉賢良對策》中向漢武帝如是說道: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不過,當時的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統觀念僅僅是針對文化思想上的統一,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統一民眾的思想,以便利於漢武帝的統治。但大一統觀念的深入人心還有賴於秦始皇建立帝制,建立了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朝廷,它們是一個相互產生作用的趨勢。

大一統觀念契合了中央集權的需要,實際上從戰國時代開始,由於多年的戰亂和分裂,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出現,以便終結亂世。這個目標最終在秦朝實現,當時的秦國丞相李斯曾說過一番話很有代表性: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

李斯這番話代表了戰國以來許多思想家的心聲,人們廣泛認識到分封制存在的問題,因此迫切需要一個強而有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出現。而郡縣制的推廣顯然讓這個願望成為現實,項羽的失敗就在於他沒有意識到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的重要性。

滅亡秦國以後大封諸侯,結果重走周朝的老路,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相繼廢除了異姓王。但是他走的不夠徹底,又分封同姓王,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而漢景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削藩則表明了朝廷對中央集權的迫切需要,這幾乎也成為後世歷代王朝的主流需求,中央集權一直到明清時代達到巔峰。

中央集權的需要和大一統觀念的結合對亂世有什麼影響呢?

那就是春秋戰國以後的亂世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各個割據政權對統一天下的觀念更加濃烈了。但在春秋戰國時代這種觀念並不是主流,很多諸侯國還受制於周天子的存在,不敢將其取而代之,只有秦國始終保持了這種野心。

秦國為什麼能夠成功?歸根結底來說就是想稱霸中原,取代周王室,這就是大一統思想,雖然秦國曆代君王並沒有這樣想過。但是他們確實透露了這樣的野心,譬如在秦昭襄王時代,他就短暫的稱過帝,但由於當時的形勢所迫,很快就放棄。

但是秦國的這個舉動顯然暴露了它要將周朝取而代之的野心,而在三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些時期,大一統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譬如在三國時代,爭鬥的根本就是誰來取代漢室,從而君臨天下。因為這些割據政權都並不安於現狀,都想建立一個高度集權,領土完整的中央朝廷,一令而通達天下。

正是由於這種觀念的出現,它大大縮短了亂世的持續時間,即便在最為動盪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所有的鬥爭都是為了自己能夠崛起,從而統一天下。譬如東晉曾經發動過五次北伐,試圖收復中原,統一中國,而前秦也發動淝水之戰,試圖擊敗東晉,統一南方。

正是這種觀念的存在,它大大縮短了亂世的持續時間,因為人們意識到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出現才是趨勢所在。動亂割據的混亂局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每一個朝代滅亡以後,新興勢力的追求就是統一中國,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可以說,它幾乎就是一個“統一夢”,許多勢力不斷南征北伐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統一夢”,從而建立起一個可以號令全國的中央集權王朝。而春秋戰國時期,恰恰就是因為大一統觀念的不成熟,導致很多諸侯根本沒有這種想法,僅僅只是希望維持現狀而已。

倘若實力允許,那麼就去奪取幾座敵人的城池,但是真正富有統一中國的野心的諸侯,卻是寥寥無幾。秦國恐怕是這種野心最強烈的一個諸侯國。另一方面來說,割據政權的數量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亂世的持續時間。

譬如春秋戰國這個時代,從最初的幾百個諸侯一直兼併到只剩後期的戰國七雄,可以說大量的時間都耗費在了兼併戰爭之上。由於數量太多,就像拔蘿蔔一樣難免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東漢末年的割據勢力也多達數十個,直到最後才剩下三個國家。

魏晉南北朝更不用說了,這些國家猶如走馬觀燈似的輪番上陣,真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可以說割據政權的數量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亂世的持續時間。割據政權越多,為了消滅它們,時間就會無形之間被拉長,尤其像三國、南北朝這種當多方勢力達成一種微妙平衡的時候,時間也會被拉長。

所以只有當力量失去平衡的時候,亂世才會加快它的統一時間,而誰最想統一天下的野心最強烈,誰最有謀略,那麼這個人總是會勝出的。當然,一個勢力能夠統一天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論述的只是亂世持續時間的原因。

譬如拿元朝到明朝中間這段歷史來說,從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義開始,一直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便總體上統一了中國。而當時的勢力角逐是十分少的,首先是共同的敵人元朝,其次就是陳友諒,方國珍和張士誠這些人。

割據勢力的稀少,再加上力量的失衡,所以讓朱元璋能夠在短短17年就能結束元朝末年以來的亂世,讓社會重回正軌,而且當時朱元璋還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也是大一統觀念的表現。總體來看,之所以亂世後期會越來越短,實際上就是以上兩個主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