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古代將軍經常閱兵訓話,打仗時還要釋出命令,可對著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人,又沒有音箱和話筒,後面計程車兵能聽得到將軍說話嗎?今天就來說說。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古代將軍

古裝劇中經常能看到將軍訓話的劇情,戰鬥開始之前,主帥會給底下計程車兵骨氣,比如殺敵一人,獎多少銀子,論敵軍必敗的七大原因等等,還有皇帝閱兵的時候也會簡單講兩句,士兵聽到鼓勵後不停地喊“將軍威武,皇帝萬歲”,但古代打仗閱兵動輒幾萬人,甚至可能有幾十萬,如果是50萬人排成方陣啊,長寬大概綿延十公里,相當於兩三個地鐵站的距離,這麼遠的距離,哪怕是將軍喊破喉嚨,估計也沒有人答應,所以除非將軍是謝遜,否則不會幹喊,其實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古代很多建築都有擴音黑科技,比如寺院,道觀講經會利用共振原理,在牆磚上塗釉,又在講臺旁放上“相輪”,來達到擴音的效果。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迴音壁

明朝時期建造的北京天壇有一面迴音壁,另外故宮的暢音閣下面挖了五口地井,都有擴音的效果,所以說古代有很多擴音黑科技。皇帝閱兵開會的地方大多有這種裝置,要不然皇帝喊得臉紅脖子粗的,那也太影響形象了。當然,這種建築造價昂貴,不可能什麼地方都安排上,如果將軍領兵在外,肯定是沒有擴音黑科技的。那麼他們是如何訓話的?又是如何傳遞命令的?大將領兵在外,定然沒有迴音壁之類的黑科技,不過有“人力傳聲機”。三軍出發之前,統帥按慣例是要講幾句的,為了讓全體將士都聽得見,軍隊方陣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一隊大嗓門兒的傳話兵,大將每發一句言,傳話兵都會照著喊過去,這樣一隊接一隊地喊,大家都能聽得清了。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古代戰場

等正式出兵作戰後,將軍就無需考慮這個問題了,因為外出作戰,幾萬、幾十萬的兵力不是堆在一起的,他們一般會分成幾路。從不同的市縣通往目的地,而每一路兵馬可能由不同的將軍分開帶領。比如著名的淝水之戰,除了主帥謝玄帶領的兵馬,下面的將領劉牢之、孫無終等人都各自帶領數千士兵在其他地方作戰,所以戰場訓話或者傳遞作戰方案,都是由主帥傳達給一眾將領的,將領回去傳給參將,傳到最後可能就是千夫長、百夫長給普通的大頭兵訓話,這種幾百人的訓話,嗓門兒大一點還是能夠聽得到。碰上主帥喜歡擺譜,想把所有士兵集合起來訓話,也很難找到那麼大的空地。即便找到了,萬一被敵軍發現,可能訓話訓到一半就被包了餃子一鍋端了。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大將軍

所以這種形式主義主帥大都不會搞,除非是必須集合全體士兵的大事。比如打仗時冊封大將軍,當年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就搞了個很大的儀式,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讓大將軍有排面,二是讓全體士兵認識頂頭上司。這種儀式無需多說,士兵看到劉邦授予兵符,就知道咋回事兒了,但是大規模的戰爭,往往是幾十萬人在一起混戰,這時候喊聲震天,主帥發號施令,底下計程車兵能聽得見嗎?這個就有門道了。《孫子兵法》說:“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主帥要密切關注局勢,然後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是仗一旦打起來了,士兵聽不到主帥說啥,甚至看不見主帥在哪兒,所以孫子說,要用鼓聲和旗幟來指揮處於戰鬥狀態計程車兵,鼓聲和旗幟就是主帥用來傳話的,新兵入伍之後,訓練陣法和旗語是最重要的。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戚家軍

明朝的戚家軍為啥那麼厲害?就是戚繼光對這方面重視,經過他訓練的兵士,在戰場上如臂使指,比如橫嶼之戰中,戚家軍以陣亡十幾人的代價,全殲了數千的倭寇,能取得這樣的大勝,他們平時訓練的鼓聲、旗語是極為重要的,碰到那種步騎協同大規模戰役,這些東西就更加重要了,所以軍隊裡的旗手、號手都要派專人保護,一旦他們被殺,那就相當於打架時眼睛耳朵壞了,只有捱打的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軍的帥旗,幾乎所有的命令都是根據帥旗做參照物的,所以兩軍交戰,往往會有敢死隊衝過去奪帥旗。

古代沒有音響,將軍如何給大軍訓話?怎麼保證士兵都聽見?

旗手

我們在看歷史書籍的時候,總能看到某方帥旗被砍斷,然後士兵便開始潰敗,因為大軍都成了睜眼瞎,甚至還以為主帥被殺了,根本不知道接下去怎麼結陣,不知道是從左翼進攻還是從右翼突圍,所以說古人雖然聰明,但他們的方法很不方便,還是生活在科技昌明的現代更加美好。好了,本期分享到這兒就結束了,歡迎留言討論,期待您的關注,我們下期分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