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劉興亮 |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劉興亮 |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經常出去演講,每到下午兩三點,打瞌睡的聽眾就開始急劇增多。對於臺上正講得津津有味的我來說,這是個尷尬的時刻。每到這個時候,我就開始講故事了,這使原本垂頭喪氣的聽眾,突然像打了雞血般地興奮起來,適時的掌聲和笑聲將氣氛推向一輪輪新的高潮。

故事是個奇妙的東西,無論面臨什麼樣的場景,它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穿透力。每次聽人講述故事或自己講述故事,都是一次奇妙之旅,一個看似平凡的故事所產生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它蘊含著強大的力量。

從幼兒喜歡的睡前故事到演講者別有深意的故事,從新聞到陳年舊事,這些故事不僅能直達人心,而且具有潛移默化改變觀念的能力,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

抽象的道理轉化為具象的事件之後,觀點更容易被人接受。由此我們發現,那些配有故事的產品能夠合情合理地賣個高價,且長銷不衰。而那些有故事的人則在職場上備受關注,無往不利。所以說易於傳播的故事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操縱力,它是決定人們是否要買你的產品,或者是否關注你這個人的背後力量。

因此當我們想塑造自己的人設,打造個人影響力的時候,講故事是你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之一。要想讓別人認可你的人設,那麼你就需要證明你是誰,而不僅僅是告訴別人你是誰。一個故事可以讓你證明你是誰。

講一個我朋友的真實故事:

明亮的會議室,略顯嚴肅的面試官,為了掩飾緊張,小天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又一口。面試時間很短,十分鐘內打動不了面試官,就將徹底失去這次機會。從工作經驗來看她不是最佳人選,不過她知道,這家公司對個人誠信問題非常看重。當面試官問她有什麼優點的時候,她回答說,我誠實、講信用。

這種話誰都會說,面試官的臉色並沒有變得好看。

小天深呼吸了一下,和麵試官說,我來給您講個故事吧。面試官冷冷地回覆到:長話短說。

小天微笑著點點頭,開始了她的故事:

那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同學之間就喜歡起鬨誰喜歡誰。有一次,我和我們班成績第一名的那個男生聊天,特別好奇他會不會也有暗戀的人。就一臉八卦地問到:「你在我們班有沒有喜歡的女生啊?你告訴我,我不會告訴別人的。」一開始他不想說,但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他說,你告訴我別人的一個秘密我就告訴你。

當時我心中竊喜,這個交易不錯。略加思考後,我就和他說了我們班另一個人在暗戀誰,還特意囑咐他,我答應過那個人,不告訴別人的,所以你一定要保密哦。然後我就一臉期待地等他的答案了。

他聽完後很詭異地笑了一下,眼神很犀利地望向我,一字一頓地說道:我不會告訴你的。

面試官的眼中露出了好奇,小天繼續說到:

我當時很詫異,什麼情況?學習好就可以說話不算數嗎?他立馬就回答了我的疑惑:別人的秘密你都守不住,我怎麼能指望你守住我的秘密呢?留下瞠目結舌的我,瀟灑地走開了。

這是我小學6年,加上幼兒園3年,上得最生動的一堂課。從此以後,答應別人的事我就會竭盡全力做到,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誘惑,我都不會出賣一點點機密,因為我深深的明白,我出賣的可不只是那點資訊,更是我的人品。

小天看到面試官讚許地點了點頭,之後的面試氛圍就輕鬆起來了。最後,小天得到了這個寶貴的offer。她後來問面試官,為什麼選擇了她,面試官給了幾個理由,其中有一條是「我記住了你的故事」。

為什麼故事會有與眾不同的效力?為什麼人們在面對故事時,都毫無免疫力?

人都會不同程度地依賴主觀判斷,相較別人得出的觀點,更相信自己的結論。寓有深意的故事,能在潛移默化中讓你的觀點躲避開對方意識的稽核和過濾,甚至對抗或反駁,而直達對方潛意識,併成為對方的觀點,結果自然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同,使聽眾在不自覺中得出和你一樣的結論,並堅信這是他們自己的觀點。

在聽完故事後,人們的思維大概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認同故事,找出類比,將觀點延伸至自己,最後做出判斷。人們一旦將你的故事當成他們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掘出了信任的強大力量。接下來,你無須再做多大努力,人們每次和別人回憶、複述你的故事,都是在擴大你的影響力。

親身經歷比起其他形式的交流更能讓別人瞭解「你是誰」。當然,你不一定非要講親身經歷的故事,你還可以講歷史故事、熱門時事、寓言故事、經由朋友複述的故事等等。如果你講故事的方式確實能夠從個人角度揭示一部分「你是誰」,那麼任何形式的故事都能變成「你是誰」的故事。當一個人時常把喬布斯的故事掛在嘴邊,那說明他很可能是(至少希望是)一個創新並且具有顛覆性的人。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瞭解到了講故事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將告訴大家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要想讓你的故事能被別人記住,還具有傳播性,就要做到四點:簡單、意外、共鳴、具體。

我做的《亮三點》節目有個很經典的案例:

在我們的節目第四期,我們採訪了六位投資大咖,有一個問題是「說說你見過的最有趣或奇葩的專案」。梅花天使創投的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講了個故事,之後火遍創投圈。

這個故事是:「一個團隊跑來找我,很嚴肅地說,他這個專案,A輪已經找好了經緯,B輪找好了紅杉,C輪會是BAT中的一家,都安排好了,現在就差天使輪了。」

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簡單麼?簡單。它的簡單不只在於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最重要的是主題突出,沒有什麼干擾資訊,你能立刻抓住它的核心。

意外麼?當然意外。一個ABC輪都搞定,只差天使輪的專案是違背常理的。

具體麼?當然。很多商業領域的溝通正是在這一步上出了差錯:申明宗旨、戰略方針和未來願景…。諸如此類的描述總是模糊到毫無意義的地步。天生具有傳播力的故事都不乏具體的形象。一個「就差天使輪」的故事遠遠好過用一堆資料、術語來介紹自己是做天使輪投資的。

那有引起你情感的共鳴麼?「就差天使輪」可不就是浮躁的創投圈縮影嘛~

在這個故事火了以後,吳世春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也說,平時自己講那麼多創業的乾貨知識,沒人傳播,隨便講個故事,反而火了。這可不是隨便的一個故事,它們正好命中了一個好故事的四個原則:簡單、意外、具體、共鳴。

這四個原則具體要如何運用呢?我的新書《重塑人設力》第二部分有非常詳盡的解讀,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