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58同城的變數和底牌

58同城的變數和底牌

撰文 | 翟文婷

中概股一片火熱,58同城卻要退市了。360當年回A時,尚且有歡呼聲,面對58,更多是質疑不再神奇。

創立至今15年,58成功穿越PC和移動網際網路兩個週期,創始人姚勁波更是站長時代的風雲人物。很多傳統網際網路公司與58的軌跡類似。

論體量,58是網際網路領域典型的中公司。平臺屬性,使用者量大幾億,收入上百億元,是人人需要的一個產品。但它從來沒有絕對安全過,領地不斷被巨頭和創業公司蠶食,無法突破自身瓶頸,最終歸於平靜。

中公司和輕公司的困境,同時出現在58身上。

01

姚勁波是從站長時代走出來的古典網際網路玩家。

姚勁波早年是站長出身,靠域名生意就已賺的盆滿缽滿。光桿司令的他曾徒手做出一個叫易域網的論壇,用於域名交易。草根站長時代,就跟蔡文勝、吳欣鴻、龐升東等人相熟。

58最早有三個創始人。蔡文勝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SP 時代樂樂互動的創始人林先珍。三個人能力都很強,但姚勁波對分類資訊最興奮,後來蔡、林二人逐漸淡出。

姚勁波擅長髮現極品域名。hao123導航裡面的一兩百個網站,其中三四十個域名是經他之手賣掉的,比如起點中文網,電視廣告轟炸過的28。com。直到2013年58同城上市,姚勁波手上還有上千個域名。

但他把最好的留給了自己。58。com,這個數字吉利,關鍵是好記。

02

58同城不是姚勁波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他投資並參與的教育公司學大就已在美上市。當時姚勁波的身家過億美金。

姚勁波在萬網上班時,跟金鑫面對面辦公,之後來了個實習生李如彬。三人共同搞出了教育培訓公司學大。中間有幾次三人鬧得幾乎就要掰掉,「都想老子不幹了,分給我500萬就走人」。

10年長跑,學大終於成功上市。敲鐘當晚,三人在聯合國大廈對面的一條船上喝了很多酒,回憶起十年「革命歲月」,覺得這個事能成,簡直是個奇蹟。說著說著,三人都哭了。

但那天的主角不是姚勁波,他內心百感交集。想的是,什麼時候帶著58來敲鐘。

回去第二年,姚勁波就籌備58上市。不料資本市場風向逆轉,整個2012年只有廣州的兩家公司唯品會和YY流血上市。資本市場冰封期長達一年多時間。

2013年10月的最後一天,58同城在美敲鐘,開啟中概股新一輪上市的視窗期。

7年後,58同城要從美國退市,這也不是姚勁波第一次經歷。2016年學大就已回A,因為退市前連續兩年虧損,在A股沒有二次增長,反而日漸落寞。

網際網路公司回A的先例是360,先是豪氣沖天,一舉拿下千億體量,之後像洩氣的皮球,一蹶不振。58私有化後的命運也是充滿變數。

03

58合併趕集,是2015年網際網路大併購的一次經典之戰。

當年我曾供職的《中國企業家》對此事件報道的標題是,「58趕集合並談判那一夜:姚勁波稱看到人性醜惡」。

58和趕集纏鬥10年,資本戰、挖人戰、廣告戰。一個海歸,一個土鱉,誓死爭奪本地生活資訊這條賽道的王者。10年後網際網路的主角早不是分類資訊,再鬥下去,贏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2015年4月13日,倆人在5萬塊一天的三里屯威斯汀總統套房,320平的超大空間裡,展開20小時的車輪大戰。

談到最後,最大障礙是人性。姚勁波吐露實情,這場談判讓他看到了人性的醜惡。醜惡源於虛榮,以及對利益的貪婪。他說,跟大街上買白菜是一個道理,沒什麼區別。

雙方以5:5換股,姚勁波留下主持大局,楊浩湧逐漸退出去做瓜子二手車。姚勁波做得明智的一點是,合併後沒有保留趕集網這個品牌,單品牌運作,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58最初還是瓜子的股東,後來日漸減持。宿敵難成朋友。2019年財季,58集團利潤大增,很大部分來自於售出瓜子的股份所致。

04

58同城是輕公司的代表,意味著傳統網際網路躺在流量池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2015年,58不僅合併了趕集網,還把安居客、中華英才網拿下。這種合併同類項的做法,並沒有讓58重新走上巔峰。

如果按流量計算,58集團旗下覆蓋的使用者數有5億。這絕對是個大體量。但使用者價值有多大,營收數字都說明一切。

58的使用者對平臺是沒有忠誠度的,需要則來,完事即走。58也沒有想要留下他們形成逛的氛圍,圖示簡單,無須註冊就能發帖。

58涉及的業務非常之廣,招聘、房產、汽車、金融、二手及本地服務等等。它沒有長成巨頭,但畫出了巨頭的版圖。在每個領域,都遇到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招聘的後起之秀有,拉勾、獵聘、boos直聘。房產領域,遭遇了貝殼。二手車更是對手無數。二手交易,58旗下的轉轉對戰阿里的閒魚、京東陣營的愛回收。現在就連餓了麼也來蠶食58到家的業務。

這麼多業務,58真正賺錢的只有招聘和房產,收入模型是會員和廣告推廣。雖然毛利高達90%,網際網路公司無人望其項背,但營收增速逐年下滑。

在美上市7年,姚勁波最大的護身符來自騰訊。2014年,騰訊投資58同城7。36億美元資金,成為第一大股東,後來還投資了轉轉。2017年烏鎮東興飯局,姚勁波也是座上賓。

58業績平平,一家二級市場的美元基金曾經試圖做空這家公司,結果賠得一塌糊塗。後來他們發現一個規律,不能輕易做空騰訊的關聯公司。只要跟騰訊這艘航母存在紐帶關係,資本市場對他們就有天然的信任和想象。

05

歸根結底,58這家公司到底犯了哪些錯誤?手裡是否還有底牌?

最大的錯誤在於對本地生活服務的理解出現偏差。跟所有傳統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一樣,姚勁波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堅持做一家輕公司。

點評當年就是因為核心價值停留在資訊層面,在團購交易環節落後美團,最終被美團兼併。姚勁波不會看不到這樣的問題,58同城曾經燒掉幾千萬美金做團購,最後虧損嚴重,果斷停掉。

餓了麼做外賣,首先構建的就是即時配送,一開始就把公司做得很重,構建護城河。這招被美團識破,奮力追趕。最終成為連阿里都忌憚、打不過的本地生活服務領跑者。

對於平臺而言,只有資訊,不能完成交易閉環,對使用者的價值就非常有限。

第二個錯誤是,一味以合併同類項的方式追求規模效應。58吞併趕集、安居客、中華英才網,跟攜程當年投資途牛、同程、途家的做法如出一轍。規模效應和網路效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有時候,真正的對手並不在同一跑道,勇於跨過邊界的那些人才有可能是顛覆者。美團從餐飲打到酒旅,攜程為什麼沒有進攻餐飲呢?

不過58手上也不是沒有底牌。

上市之後,58集團陸續拆分出系列子公司,58到家、轉轉、鬥米、快狗打車等。這些公司不再只停留在資訊服務層面,終於俯下身子幹起髒活累活,紮根於垂直領域做深。垂直細分公司最終能做多大,很難講,他們起碼找到移動時代,本地服務的正確開啟方式。

此外,即便是在BAT彼此競爭激烈的時候,姚勁波同時遊離在三個巨頭周圍,沒有站隊。阿里是58到家的投資人,騰訊投資了轉轉,58集團是百度聯盟的重要成員。放眼整個網際網路,能把如此高難度的一道題解得無懈可擊的人,寥寥無幾。

跟巨頭相處的藝術,有時候可能成為一種意想不到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