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兩個數字有何特殊含義?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兩個數字有何特殊含義?

我們可接觸到的中國文化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詩詞文章、書法繪畫等能夠進入紙面流傳的品種,藝術性強,欣賞性高;另一類則是民間俗語、方言歌謠等以口述為載體的品種,流傳度廣,植根於生活。從小到大,聽過了太多長輩們的口述教育,為了使嘮叨更具感染力,長輩往往會在其中新增幾個俗語或諺語,讓談話瞬間上升格調。為了防止你去河邊玩,父母會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為了讓你好好聽話,他們會說“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都多”。這些都是簡單直接的大白話式俗語,從字面意思就能理解清楚。但還有一些俗語卻令人丈二摸不著頭腦,比如老人們常說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在年輕人中流傳不廣,但在不少老人心中卻是噩夢般的存在,唯恐避之不及,這又是為什麼呢?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兩個數字有何特殊含義?

“七十三八十四”,首先可以作為成語來使用,意為嘮叨個沒完沒了。比如明朝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裡寫道:“打得那素姐口裡七十三八十四無般不罵。”這種用法在《水滸傳》、《三言二拍》等古典著作中均有出現。但是在這句民間俗語裡,這兩個數字顯然不是“嘮叨”的意思。其實七十三和八十四指的是數字所對應的兩個年齡,古代普遍將它們作為人生很難度過去的兩個坎兒,謂之曰大限難關。尤其是剛剛度過古稀之年的老人,對這兩個數字很是畏懼,生怕“閻王不請自己去”發生。而且,古人認為只要度過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兩大年齡坎兒,就能擁有健康長壽的更多可能性。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有依據嗎?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兩個數字有何特殊含義?

信仰科學觀的我們當然是可以直接否定掉這種毫無依據的說法的。但是存在即有原因,既然這句話能夠流傳上千年之久,其背後必定有非常深厚的歷史知識,我們不支援迷信,但可以挖出它存在的社會土壤及其人文基礎,以便我們更加深入文化,瞭解歷史。其實,七十三和八十四兩個數字不是隨便來的,它們是在中國文化裡被奉為“聖人”的孔子和“亞聖”的孟子去世的年齡。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去世於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歲;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去世於公元前289年,享年84歲。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兩個數字有何特殊含義?

孔孟之道自誕生起便風行數千年,後世帝王莫不尊崇,孔子和孟子均化身為聖人,擔當仁禮學說的精神領袖。他們在文人墨客的心中分量很重,文人輕易不敢使用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數字;他們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同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去世年齡成為普通人不敢企及的高度。連聖人和亞聖都難捱過去的年齡,普通人又怎敢希求呢?其實這更像是一種精神崇拜,偶像的一切都是粉絲們追逐的典範,哪怕是死亡年齡。只不過經過歷史的長期演化和推變之後,這種崇拜變味道了,很多人開始害怕與偶像同框,這兩個數字也逐漸被當成無形的兩道世俗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