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被稱為“鬼才”的賈平凹,小說《廢都》不知道讓多少人讀了一遍又一遍,雖然整本書的氣息顯得有些“頹”,但是卻真實反映了多種人群的心理特徵。

不過相較於《廢都》,個人卻更愛讀他的《自在獨行》,這是一本散文集,若用我的話來說,這本書其實就是賈平凹的人生感悟,交友心得,對人生方方面面的經驗之談。

細讀之後才會發現,原來很多我們無法面對的難題,無法解決的那些困難,都在賈平凹不經意的一句話中得到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本散文集分為五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精彩,有人看了第一篇關於其母親的內容會潸然淚下,誰沒有那樣一位既樸實又有著閃光點的偉大母親呢?也正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那樣溫暖的母愛,所以我們更願意用更多的愛去回饋世界。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步入成年之後,對《自在獨行》中關於朋友的那部分特別感興趣,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與好朋友走散的那種心痛,也相信在餘生還會有這樣類似的經歷。

所以在讀過這本書後才知道,好朋友漸行漸遠,其實有時是一件好事,因為那預示著我們的人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01: 朋友之間的“互吸法則”

“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兒、釘子、螺絲帽和小別針,只要願意,從俗世上的任何塵土裡都能吸來。”

乍一看,似乎對一個人來說,大可不必擔心會缺少朋友,因為朋友就像是磁鐵的另一端,與磁鐵這一端的自己隨時可吸。

但是隨著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才深知,可有可無的朋友很容易交,留個電話,加個微信,我們的好友名單裡就多了一個名額。

這類朋友雖然好交,但是卻很難交心,因為就像賈平凹認為的那樣,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名利場吸引而來。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賈平凹在《自在獨行》中說:我的朋友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生活關照型,他們可以為自己做很多瑣事,比如搬家、照顧生病的家人、出席岳父的壽宴等等。另一類是精神交流型,具體的事都幹不來,但是口才卻很好,可以一塊談文論道,吃茶聊天。

他對朋友的定義不是“矯情”,而是他看清了什麼樣的朋友在自己的生命中該佔什麼樣的位置,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當賈平凹成名之後,有很多所謂的“朋友”慕名而來,想要拉關係,套近乎,但是賈平凹對此都無感,一個被自己身上的名利光環吸引來的朋友又有幾分真呢?

所以說,朋友之間的互吸法則通俗來說就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有些朋友不一定是無所不談的知己,而有些看似不經常來往的朋友卻是心裡惦念許久的那個摯友。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02:朋友是走了的好

在這本書中,賈平凹聊到了西班牙的畢加索,還說了這樣一句話:“朋友是走了的好”。

就像這篇文章的標題,好朋友漸行漸遠,其實是一件好事,這不是對朋友的心狠和冷漠,而是心理上的成長和為人處世的成熟。

賈平凹在年輕的時候有過一群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隨著他的人生經歷起伏,導致這些朋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變得生疏了,即使如今回想起來,他依然會覺得有些心寒。

但畢竟是經歷過人生大風大浪的人,所以當靜下心來,賈平凹再回想起這些人,這些事的時候,他醒悟了,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那麼難過,是因為他將朋友當成了家人。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這無疑是一種不妥當的想法,因為朋友之間的關係再親,也無法成為家人,家人是有割捨不掉的血緣關係,也就是老一輩講的“打斷骨頭連著筋”,可是朋友不一樣,當真的需要轉身離開的時候,需要顧慮的也許不是那麼多。

而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就會更懂得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朋友,會更有邊界感,甚至會明白究竟該何時離開。

當身邊的好朋友走散了,遠離我們了,也許說明我們與對方的緣分盡了,並不適合做朋友,而能夠有這樣的醒悟,才說明我們成長了,懂得在“朋友”這個領域中做到斷舍離。

記得高曉松曾經說過,他的微信好友越刪越少,但卻不會覺得可惜,因為他知道,有些朋友無需在那個好友欄裡佔一個位置,因為完全沒有意義,真正的好友知己,三兩足矣。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03:真正的友情是付出,不是索取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呢?我們正在經歷的友情又是不是真正值得去珍惜的呢?不妨看看賈平凹對友情的認識。

賈平凹稱自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被鐵朋友佔有的,常常覺得自己是飯桌上的魚。你來搗一筷子,他來挖一勺,他最後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有些人面對朋友的時候不忍心拒絕,不想說“不”,所以無形中變成了被索取的那一方。而在長期的付出中,他並不會感到友情所帶來的快樂,只會感到心累。

真正的友情是付出,而且是不計較的那種付出,有好東西了,想著跟那個知己一起分享,一起討論,這樣才更能體會其中的樂趣。

真正的友情中不存在無度的索取,因為索取就是自私的行為,總是想要跟別人索取的人其實並沒有將對方看成是自己真正的朋友。

就像《聖經》裡面說的那樣,施與比接受更快樂。

賈平凹:好朋友漸行漸遠,應該感到慶幸

最後,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結,真正的朋友是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即使不經常聯絡,也不會覺得彼此之間的關係疏離了,而我們更要學會與那些消耗我們的“朋友”及時劃清界限,避免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情感被無意義地浪費。

說到這裡,面前的你是否對朋友有了新的定義?是否清楚今後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朋友?如果還有疑惑,不妨看看賈平凹的這本《自在獨行》,也許你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推薦賈平凹的《自在獨行》給大家,這是他的四十年散文精選,凝聚了其一生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