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出自儒家聖人王陽明的晚年作品。終明一朝,詩歌文化並無大顯,一是官方思想壓制,另一方面則是朱子理學成為官學,國人思維逐漸哲學化、邏輯化,甚至教條化,在北宋之後詩歌創作熱情和心意凸顯都相對暗淡、低調下來。畢竟要“存天理,滅人慾”,作為慾望在文字中的最高表達,詩詞受到冷淡化處理,是一種顯而易見,但是大家都不說破的文學規則。沒有情感噴薄的詩歌形式,自然無法與唐詩宋詞相比較。詩在這個時期,大體上已經成為了王安石年輕時期的那種認識——詩詞,不過是末技罷了。詩歌只是文人用來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工具。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唐宋之時其實也是如此,但是唐詩注重表達感情,宋詩注重說明道理。後來的詩,作用就更偏向於工具,再沒有對詩歌本身的發展和突破。這也是為什麼王陽明寫這句詩的成因——這是他的心學宣講偈子。王陽明在承續朱子理學和陸九淵心學的過程中,提出“心即理”,用朱子的“格物致知”中的“知”加上一個“良”字來指代理學中的“天理”,實際上,“良知”就是“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新儒學的方法論。心學最大的成就是在理學各門派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的本體論基礎下,解決了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存天理”的問題。朱子的“格物致知”求於外物,王陽明在“七日格竹”後產生了疑問,並逐漸轉向陸九淵的心學,從佛教“明心見性”中找到啟發,邏輯自洽地構建了一套“求諸內心”,“明心見知”的“致良知”方法。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在“致良知”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他的修養論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而並不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即求之於內心的悟“道”之路,而“良知”,就是“天理”、“道”,只不過不同於道家之道,佛家佛性,理學天理,心學的“良知”是個人內心的反射,因為個人而生髮,因為個人而存在,也因為個人而寂滅。作為理論建立者,在詩詞這種工具中不斷強化宣導自己建立的學問專業詞彙,那是習慣和自然。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長生》就是這樣一首作品。當然他的寫作動機,一開始並非就是要宣講自己的哲學理論,畢竟詩歌的初心都是有感而發。明嘉靖五年,西南民族土司制度達到頂峰,但是朝中官員都能看到這種用封賞建立土司獨立王國的政策,長久必然動搖朝廷根基。所以在邊患稍緩的時候,改土歸流就被提上日程,並逐漸試點。改土歸流,就是改變土司制度,把土地交給流官管理。這種封建時期針對少數民族的土改激起了巨大反彈,廣西田州、思恩府發動叛亂,史稱“思田之亂”。嘉靖七年,五十二歲的王守仁,前有剿滅民變之勞,後有平定叛亂之功,以他的資歷身份,在當時的朝廷來說,是唯一人選。但是他因為身體抱恙多番推辭,卻被朝廷拒絕。他只得勉力而為,兩年後叛亂平定,在奏請沒有得到朝廷批覆的情況下便動身北歸,病逝於途中。很顯然,王陽明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清楚,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這是一種感覺,一定要浪漫成聖人的先知先覺,也未嘗不可。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生存和死亡的問題,在哲學家王陽明的心中,肯定是考慮過無數次了。在奉命出征的途中路過常山,他以抱病之軀寫下這首《長生》,估計也是深有感觸吧:長生徒有慕,苦乏大藥資。名山遍探歷,悠悠鬢生絲。微軀一系念,去道日遠而。中歲忽有覺,九還乃在茲。非爐亦非鼎,何坎復何離。本無終始究,寧有死生期?彼哉遊方士,詭辭反增疑。紛然諸老翁,自傳困多歧。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這是一首壓平水韻“四支”部的五言古風。不算很長,也並不難懂。我們不必糾結格式,只看意思。“長生徒有慕,苦乏大藥資。名山遍探歷,悠悠鬢生絲。”長生只是一種空想,這世間根本沒有靈丹妙藥。曾經走遍名山尋訪,直到兩鬢變白也一無所得。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曾沉迷於道家思想。甚至在結婚的當夜,也和道士去論道,第二天嶽老子才把他抓回去。“長生”本來就是道家的追求,隨著年歲的增長和身體每況愈下,明知長生之想虛空,但作為人類的底層意願,不可磨滅。一位儒學聖人,該如何面對這無法阻擋的死亡到來?“微軀一系念,去道日遠而。中歲忽有覺,九還乃在茲。”心中想著長生,那就離悟道越來越遠。人到中年卻忽然頓悟,返老還童的靈藥原來一直在心中啊。前兩句講的是佛家的“發心”,卻用來解釋道家的長生。三家貫通,正是王陽明的學問根源所在,但是他的重點還是在於儒家理學,兼理學、心學之長。中年頓悟,自然是指自己龍場悟道了,悟到了心學真諦。可為什麼心學真諦就是返老還童的“九還”呢(九轉還魂丹)?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非爐亦非鼎,何坎復何離。本無終始究,寧有死生期?”這種長生妙藥不用丹爐也不用煮鼎,更不需要算卦問神。心學法門和道一樣無始無終,又哪裡會有死亡和生存的問題?儒學聖人在這裡學莊子偷換概念(這個以前在講《莊子》行文中提到過),王陽明迅速地把因為人之將歿而產生的死亡恐懼,生存留戀,借用長生方法闡述,偷換到心學的核心理念。其實心學理論的無始無終,和人的“長生”有沒有關係呢?從世俗觀點來看,這完全是兩回事。但是王陽明認為悟了心學,那就是掌握了長生之道——這裡可以說是精神上的突破和思維方式的切換,但是在我等俗人看來,這就是概念偷換。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彼哉遊方士,詭辭反增疑。紛然諸老翁,自傳困多歧。”那些江湖術士的理論多麼可笑,越是神神鬼鬼、遮遮掩掩越是讓人生疑。許多長壽的人,自以為找到了長生之道,其實因人而異,緣由各不相同,難以找到相同的途徑。這裡是指出招搖撞騙之徒,以及那些現身說法的長壽之人,他們的理論要麼是騙人的,要麼就是囿於自己的認知無法真正看透“長生”的真相。如今這種人尤其多,把“心學”、“陽明學”神化成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指導思想,其實無非一是自己認知不夠,二是別有所圖。“成功學”就是典範,為什麼我們說那些課程上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騙子?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因為傻子相信“自傳”,而騙子“詭辭”,兩廂一結合,又有“詭辭論點”,又有“自傳論據”,自然有更多的傻子上當,而大多數人其實是抱著看笑話的態度,因為“反增疑”。但是從機率學上來說,他們透過這種方法迅速地排除非目標客戶,鎖定“大傻”實施騙術——他們只要產生效益,並不在乎被笑話。就好像那些低廉的電話騙術,你以為他們可笑,但他們大海撈魚,只騙相信的人便已經吃得腦滿腸肥了。這四句,王陽明是透過對世俗中對長生追求的亂象批判,來說明自身理論的正確性。“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內心蘊涵著宇宙間的乾坤變化,還需要另外尋求解除困惑的東西?歷史上無數聖人只是過眼雲煙,良知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導師。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

轉來轉去,最終就是告訴你,“數風流人物,只看今朝”。今朝的長生法門是什麼?入我心學,讓良知“天理”成為你真正的導師。遵循天理,順勢而行,“致良知”,而後“知行合一”,你就能真正長生不老。其實這首長詩,從肉體的感覺,講到生死如何面對,再提升到心學理論推廣,從正面來看,是王陽明悟透天理、淡看生死的箴言(王陽明挺喜歡做這個的,他有太多的金句),但是我們轉念一想,這不也是對死亡的無奈?畢竟誰都不可能超脫出自身的侷限,像詩中做的概念偷換,從邏輯角度考慮,其實是詩人對現實的接受——對死亡快要到來的接受,才會偷換到精神世界的永恆。王陽明確實是做到了,他在心學上的建立,在事功學上的建樹(其實名聲更多來自事功),讓老百姓,千百年的文人都記住了他。在文化、文學、歷史、哲學中,王陽明是“長生”的。他秉行自己的理論,心中毫無芥蒂,對死亡也等閒視之。在臨死之前,他的弟子們問他有何遺言,他只說了八個字: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聖人的無奈,王陽明《長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