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飯量與壽命有關嗎?目前科學有結論嗎?真相很扎心

科學研究發現,遺傳基因對壽命的影響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自身後天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作息習慣以及心理健康等等。

飯量與壽命的確相關,但相關性究竟有多大呢?這裡存在著不少的認知誤區。

一、飯量與壽命並非正相關

說到飯量,就必須要談到“吃飽”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裡,只有在最近的這十幾年裡,國人才慢慢開始吃飽飯。從基因的角度來講,“吃不飽飯”是一直刻在人類歷史幾十萬年演化歷史中的。

從遠古時期的智人,一直到古人,可以說也只有現代人才算是吃飽飯的。

雖然現代人吃飽飯了,但我們的基因卻永遠都“不嫌飽”。

飯量與壽命有關嗎?目前科學有結論嗎?真相很扎心

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說,基因是自私的,無時無刻不在拼命汲取能量,儲存能量,這也是為什麼當人類吃飽飯後,我們開始止不住地發胖。

那是因為對於基因來說,飢餓的時刻遠比發胖的時刻要多得多,從演化的角度講,肥胖的人,其存活能力要高於那些瘦子。

但基因的這一模型,顯然不適用於現代人類社會。

隨著醫療的不斷進步,我們知道,基因在儲存能量的時候,會帶來其他許多併發症。例如三高,以及患癌症的風險等等。

因此,飯量高≠壽命長。

對於美食,我們總是忍不住地多吃,這也正是因為“自私的基因”在作祟。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頓只吃八分飽。但在生活中,我們一個常見的時刻是,遇到美食,我們總是忘記八分飽,而是吃到胃痛、胃脹才不得不停下來。

飯量與壽命有關嗎?目前科學有結論嗎?真相很扎心

以我女兒為例,她尤其喜歡吃香腸,遇到有香腸的晚飯,女兒能夠吃兩碗米飯,但對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兩碗米飯可能其攝入的卡路里,早已經超過了她胃能夠攝入的正常範圍。

那是什麼導致我女兒停不下來呢?

1.胃部承受能力與大腦神經存在延遲

當我們吃飯的時候,之所以要強調細嚼慢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延遲。

當我們在進食的時候,胃部從飢餓狀態到一個飽和狀態,這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一個實際的過程往往是,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很餓很餓,於是我們拼命吃拼命吃。

可當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已經吃飽的時候,實際上這時候胃早已經不堪其重了。這裡就存在著一個延遲:

即大腦的神經訊號接收,傳達到胃部,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遇到美食剛吃完的時候,感覺非常舒適。但不一會,就會感到胃部非常撐的原因之一。

胃部的反饋訊號,傳遞到大腦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是吃飯需要細嚼慢嚥的原因。

飯量與壽命有關嗎?目前科學有結論嗎?真相很扎心

二、飯量大的人,壽命一定高嗎?

關於飯量與壽命是否具備相關性,在科學上沒有明確的結論。

由於每個人的飯量都受到體質、基因以及當天的卡路里消耗量,因此飯量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千人千面。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每頓吃很飽的人,給胃部負擔更重的人,患相關疾病的機率會高得多。

例如胃癌、食道癌等等。

與此同時,如果過於地把暴飲暴食稱之為一種優良傳統的話,那麼也有可能導致發胖,從而引發三高、心腦血管等疾病。

尤其是在加工食品日益流行的今天,各種油炸食品、半成品以及一些含糖飲料等等,這些都會導致肥胖的發生。

因此,一個人的飯量好壞與壽命沒有相關性。這是由遺傳基因、體質消耗決定的。

飯量與壽命有關嗎?目前科學有結論嗎?真相很扎心

拿我爺爺舉例,我爺爺七十多歲還能夠每頓吃一大碗,飯量比成年男子的飯量都高,但這依然無法阻擋爺爺最後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飯量是由自身決定的,但控制每頓吃多少,卻是由我們決定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