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彭富春:無為是“道”的泰然任之

自然、虛靜和柔弱的道還顯現為無為。無為不是指無所作為,喪失了任何生命的活力,而是指沒有違反自然的行為。因為道只是依據自然而為,沒有反自然而為,所以它便是無為的。但道的無為正好順任了天地萬物的自然天性。無為是道的泰然任之,是讓萬物如其自身而存在。

彭富春:無為是“道”的泰然任之

■ 文| 彭富春

道也呈現為柔弱。柔弱是剛強的對立面。一般的觀念是肯定剛強,否定柔弱。但老子卻反對這種看法。它認為柔弱勝剛強。這是因為柔弱代表生命,而剛強代表死亡。在天地間,沒有什麼比水更具有柔弱的特性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雖然是最柔弱的,不爭的,處於最地下的地位,但也是最剛強的,最富有韌性的。於是,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勝過水。此外,它自身沒有生命,但卻是生命之源。這樣,它能成為道的一個喻象。

自然、虛靜和柔弱的道還顯現為無為。無為不是指無所作為,喪失了任何生命的活力,而是指沒有違反自然的行為。因為道只是依據自然而為,沒有反自然而為,所以它便是無為的。但道的無為正好順任了天地萬物的自然天性。無為是道的泰然任之,是讓萬物如其自身而存在。依照這種理解,無為比一般意義上的有為更有作為,是作為的最高形態。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老子說道無為而無不為。這常常被誤解為老子的陰謀術,亦即看起來什麼也不作,但事實上卻什麼都作。然而,老子的思想和陰謀術風馬牛不相及。陰謀術不僅是一種作為,而且是虛假的作為。但老子的思想的無為而有為揭示的不過是道本身自然的力量。

當然,道還有許多特性,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相關於道自身存在即虛無的本性。如果我們強行將道的本性分為存在性和虛無性的話,那麼老子所強調的不是存在性,而是虛無性。這在於,老子所說的虛無性的意義超過了一般的存在性,而存在性的意義相反不如虛無性。所謂自然、虛靜、柔弱和無為都是源於道的虛無的本性。因此,老子的思想是以存在即虛無為本。

正是在對於道的本性如此理解的基礎上,老子展開了人們一般所說的辯證法的思想,亦即一種獨特的關於事物矛盾的對立及其相互轉化的思想。老子將任何事物分成了矛盾的兩個方面,如陽性和陰性、積極性和消極性、肯定性和否定性等。它們是相互對立的。這種矛盾現象遍及天地萬物,包括自然、社會、心靈等。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雖然是對立的,但也是相互依存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如果矛盾的一方不復存在的話,那麼它的另一方也就隨同消失了。但如果矛盾的一方產生的話,那麼它的另一方也就一起出現了。因此,天地間沒有單獨的矛盾的一方或者是另一方,而始終是矛盾的雙方共同存在。

彭富春:無為是“道”的泰然任之

本文作者系武漢大學哲學教授,著有系列學術專著“國學五書”(《論國學》、《論老子》、《論孔子》、《論慧能》、《論儒道禪》,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與發行)。本文選自《海德格爾與老子論道》,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