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母親節特輯】我媽和我的弟媳們(黃曉霞)

媽媽去世已10年又6個月,提起俺娘,親朋好友都說她有福,雖說6歲喪母,20歲時又沒了父親。

【母親節特輯】我媽和我的弟媳們(黃曉霞)

媽媽15歲出嫁,她和爸爸青梅竹馬,爸爸憐惜媽媽,呵護了她一輩子,爸媽相敬如賓、相親相愛牽手走過63年,令人豔羨。

更令街坊鄰居的婆婆們羨慕的是,有福氣的媽媽,還有3個貼心孝順的好媳婦。大弟媳1983年過門,往後的十來年,二弟媳、三弟媳相繼娶進門,幾十年間婆媳間、妯娌間從未紅過臉。時年家大口闊,日子緊巴,媽媽總是嘆息兒媳婦過門,沒能給她們買上一件金首飾。

常言道:媳婦打鑼數落婆婆,婆婆敲鼓四處說媳婦。而我媽人前人後卻總在誇媳婦好,弟媳們待我媽也勝似親媽。

大弟弟知青下放回到黃石西塞道士洑老家,弟媳遊玉仙也是道士洑人,兩家的父母是故交,知根知底的,母親甚是歡喜。玉仙在副食品公司工作,早年間買肉要排長隊,過年用的炸丸子的瘦肉、煨湯的排骨、蹄髈,玉仙樣樣配齊配好,大袋小袋從黃石提到武漢婆家。父親喜歡吃家鄉的“個兒粑”,凡有親友鄉鄰做年粑送來嚐鮮,玉仙都一個個攢起來帶給父親。

【母親節特輯】我媽和我的弟媳們(黃曉霞)

母親喜歡看戲,每年西塞龍舟會唱會戲,玉仙便把母親接回西塞老家。母親1981年中風,行動不便,每天洗用水,做媳婦的就遞到手上,待媽媽洗用完畢再端出門倒掉。每晚戲開鑼前玉仙就拿著凳子,把母親送到戲場子,安頓坐好,估摸著戲要散場了,再打著手電筒去將母親接回。

二弟媳李紅雲剛結婚時,與父母親住在一起,約摸十年,母親中風後手不能受涼,這些年來就沒洗過冷水,換下的衣服弟媳便拿去洗了。夏天衣服每天一換一大盆,母親說等她用熱水搓了再讓弟媳去汰洗,紅雲卻等大家都洗完澡後再去洗澡,把大家換下的衣服洗罷再衝個涼出來。母親月子裡落下病,發病時換下的內褲,母親就藏起來,但總是讓紅雲找去洗了。紅雲說:姆媽,我們都是女人,您老就莫顧忌那多了。

大弟媳玉仙生個女孩,母親很是歡喜,趕回鄉下去陪伴、料理。母親曾對我說過,如果生個男孩,她還不一定回,但生的是女孩,她必須回來,那年頭鄉里重男輕女觀念很嚴重,不能讓兒媳婦有思想包袱。弟媳幾次提起想再生個男孩,母親總是說: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有用的女伢比男伢強,多花點精力把伢培養好。

弟媳的工作性質每天要起很早,母親說她們起早摸黑,大人小孩都受罪,工作又不安心。為了減輕弟媳的負擔,孫女才半歲,母親就帶回武漢,拖著病體和父親一道照顧孩子,早晚要喂六七餐,孩子活潑健康。父母親的長孫女云云,讀大學時就入了黨,而今已是一名優秀的律師。

二弟媳李紅雲初始在商場工作,每逢老人生日她都要給他們買衣服,一次兩次老人接受了,後來便堅持要給錢,紅雲不收,爸媽便變著法給孫子買東西。老人說,伢們有這份孝心就行了,他們工資也不高,還要過日子。紅雲在家是獨生女,沒做慣家務事,初嫁時她只會每天搶著洗碗。一次家裡人都上街了,她嘗試著做飯,大家回家一看,一鍋飯都煮成了粥。二弟嚷嚷:“你這是煮的麼飯,真是沒用。”媽媽忙接過話頭:“就你能幹?你第一次煮的飯還沒有這好吃,這飯軟乎乎的,我牙疼吃著正好。”

爸媽常說:人要將心比心,自家養的孩子是寶貝,別人家養的孩子也寶貝。人家把女兒交給你,你要叫人家放心,要看得跟自己伢一樣金貴,人待人真心才能換真心。

【母親節特輯】我媽和我的弟媳們(黃曉霞)

2000年三弟媳李光霞進了門,光霞做事很麻利,家務事大多她包了,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母親滿口無牙只能吃些軟乎的東西,趕大休時光霞就包餃子,買回幾斤肉攪得碎碎的,芹菜、包菜、大白菜輪換著搭配,餡兒剁得細細地,拌得勻勻的,餃子包的鼓鼓的。每次餡子一調就是一滿面盆,一包就是幾百個,冰箱凍櫃幾格都塞得滿滿的。這是爸爸媽媽每天的早點,超市買的餃子媽媽一吃就拉肚子,她就喜歡吃光霞包的餃子。

光霞過門時,父母親已年近7旬,在他們生命的最後十餘年間,從家裡到醫院已是常態,弟媳、弟弟們長情陪伴,特別是在最後兩年,每次住院總是全家總動員。相隔半年時光,父母親先後走了,走得安詳。

【母親節特輯】我媽和我的弟媳們(黃曉霞)

作者簡介

黃曉霞,老三屆知青。當過民辦教師、電焊工、天車工、廠廣播員,企業退休。上世紀八十年代始,記錄歲月中感動自己的人和事,文章散見《工人日報》、《湖北日報》、《中國建材報》、《黃石日報》、《東楚晚報》等。著散文集《歲月無痕》。

【母親節特輯】我媽和我的弟媳們(黃曉霞)

“荊楚八大家”請你來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