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昨晚,蛋蛋做夢時突然大叫“媽媽,媽媽~”

然後,醒來後發現我並沒有睡在他旁邊,傷心地哭喊“媽媽,快來~”

我過去後,抱起他慢慢地哄,輕聲在他耳邊說:

“寶貝已經分床睡啦,你又忘啦?”

睡懵了的蛋蛋,聽完後哭得更加傷心,死活拉著我陪他睡覺,不然就不睡了。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沒辦法,晨媽只能哄他慢慢睡下!

第二天和寶媽朋友抱怨一通後,大家都安慰說孩子慢慢適應就好啦。

但也有朋友提醒我:

“蛋蛋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這句話把晨媽問住了,我知道分床睡困難,蛋蛋適應有點慢。

但從未想過他抗拒的原因,可能是源自安全感的缺乏。

說起孩子的安全感,或許家長們並不陌生!

有娃之後,我們都想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平和、有愛的成長環境。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但安全感的缺乏,卻會讓這一願景,變得遙不可及,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今天,趁著這個機會,晨媽和大家一起探討下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其實,觀察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主要看兩方面:

是否能表達情緒;

是否容易被安撫。

當然,如果生活中,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家長也要注意,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極度黏人,很難被安撫

最近朋友蔻蔻媽很是煩躁。

自己復工後,讓婆婆照顧蔻蔻,結果半個多月過去,女兒每天都跟她上演撕心裂肺的戲碼。

死活拽著她的衣服,哭著說

“媽媽,不要走,媽媽~”

女兒哭得傷心,朋友也很難過,以致於上班無法集中精神,為孩子黏人的性格,很是傷神。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其實,生活中,孩子黏人很常見。

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展,

是對熟悉的家人和環境,產生依戀情緒的表現

不過,當依戀到達某一程度,會阻礙孩子獨立品質的養成,同時會影響他們安全感的健全。

就拿蔻蔻媽女兒的分離焦慮來說,通常來講,孩子與父母分離難免傷心哭鬧。

但如果壞情緒持續時間久,且很難被安撫,家長要多重視。

有可能,家長沒有給足孩子安全感。

小動作不斷,專注力下降

生活中,你是否發現過這種現象——

孩子小動作不斷,一會摳摳手指,一會摸摸屁屁;

走路說話,會下意識地咬指甲,咬嘴皮……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刨除生理上的因素,這些動作也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因為像啃手指、咬指甲、摸屁股等行為,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人的焦慮情緒。

側面上,反映孩子當時心理上的緊張。

睡覺時,喜歡觸控家長的身體

網上曾刷到一個帖子,講述了媽媽的困擾:

她抱怨,兒子從小有一個不算好的習慣,睡覺喜歡摸她的胸才能睡著。

起初,家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時間長了,感覺很煎熬。

試過各種方法,讓他抱玩具,抱媽媽胳膊……最後都在他的哭聲中,宣告失敗。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而且婆婆也反映,孩子跟她睡時,也有摸胸的舉動。

其實,孩子摸媽媽胸的舉動,從心理學上講,

可能是“面板飢渴症”的一種表現。

他需要透過和親近的人進行“身體接觸”,來提升安全感。

所以,當孩子過分依賴身體接觸,來撫平情緒,家長則要關注孩子安全感問題。

性格內向,無法表達情緒

在節目《聽說很好吃》中,黃奕曾透露過對女兒的擔心:

學校老師向她反映,女兒很乖,但性格有點內向,喜歡坐最後一排。

作為媽媽的黃奕聽到後,心裡有點難受。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在她看來:

“孩子是我的整個世界,但她卻在世界的邊緣~”

對於女兒在學校的“孤獨”表現,黃奕很是自責。

認為是單親家庭環境,才造就女兒敏感的性格,以致於缺乏安全感,擔心自己不被愛。

其實,性格內向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不善於表達情緒,無論對於陌生人還是家人,都善於隱藏自己。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時指出:

安全感並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在孩子3歲前。

誠然,3歲是孩子的一道坎,在此階段,孩子不僅身體發育快,大腦和心理層面也日新月異。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比如性意識、審美意識的萌發,包括安全感的體現,都要我們多重視。

而且,這個階段,孩子與依戀物件建立的關係也基本成形,影響著他們安全感的建立。

因為安全感的基礎是,

兒童在早期與主要照料者之間形成的依戀關係的質量。

按照他們與依戀物件的關係,主要劃分為四種依戀型別——

安全型依戀

依戀的成熟模式,

意味著孩子擁有一定的安全感。

表現為,媽媽在時能自己玩耍,並不十分依賴媽媽,但媽媽不在時,會表現不安、苦惱情緒。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但這種情緒會隨媽媽的到來,而消解掉,簡言之,孩子的情緒容易被安撫。

迴避型依戀

依戀的極端模式,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

表現為對媽媽是否在場並不關心,表現出一種不在乎的態度。

不過,處在迴避型依戀期的小孩,

可能情緒表達上會存在一定問題,

無法準確表達內心感受。

抗拒型依戀

安全依戀的對立模式,孩子的安全感可能不健全。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表現為無論媽媽是否在身邊,情緒波動都較為明顯,且這種壞情緒不容易被安撫。

混亂型依戀

依戀的不安全模式,孩子缺乏一定安全感。

表現為情緒難以捉摸,對媽媽的親近無所適從,無法準確表達自身情緒。

整體來看,除了安全依戀模式外,其他三種表現的孩子,安全感方面,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問題。

家長們要針對孩子生活中的表現,對症下藥,幫助他們不斷健全依戀感和安全感。

比如迴避型依戀關係,家長要多加強親子互動,

增加親密接觸,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戀關係。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總之,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少不了家長的深入參與,親密的面板接觸、溫柔的眼神交流、有愛的互動……缺一不可。

有句話是說,

孩子安全感缺失,一生都彌補不回來!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發育,也要重點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

健康的身體是基本,讓孩子擁有無限可能;

健全的心理是養料,滋養孩子變得更自信陽光,對人生充滿無限遐想。

總之要堅信,

從小就建立充分安全感的孩子,才是真正贏在了當下,贏在了未來。

【寶媽夜讀】長大後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表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本期內容由媽媽手冊原創,700萬媽媽關注的母嬰公眾號。主編:晨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品質生活理念,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