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98.2%受訪者關注留守兒童群體

98.2%受訪者關注留守兒童群體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還面臨不少困難,需要我們的關愛和幫助。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透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641名受訪者進行的專項調查顯示,98。2%的受訪者表示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群體。關愛留守兒童,68。3%的受訪者建議加大農村教育投入,67。7%的受訪者期待建立完善的教育和監護體系。

98.2%受訪者關注留守兒童群體

調查中,98。2%的受訪者表示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其中44。6%的受訪者非常關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21屆畢業生孫偉,曾和老家村委會聯絡,對部分村裡留守兒童進行了採訪和慰問。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和條件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差,甚至有一些可以說比較富裕。“他們真正需要關心的是情感、文化、教育等方面”。

在外打工的70後朱永鋒的女兒留守在老家。他認為,女兒是個比較自立的孩子。他平時和女兒很少聯絡。基本上隔一兩個星期才透過微信影片或打電話聯絡一次。對於自己幾乎不能陪著孩子成長,他嘆道,這也是沒有辦法。“只能透過自己的努力,爭取給她物質上最大的滿足”。

留守兒童當下面臨的困難有哪些?在受訪者看來,最大的困難是:教育資源缺失(72。9%)、親情缺失(72。1%)、經濟條件差(68。6%)。

某留守兒童公益組織創始人李微發現,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大多數留守兒童缺乏陪伴,包括生理層面和精神層面。這導致了孩子們無法及時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進而導致情感壓抑、語言匱乏等問題,對於兒童的人格和社會化發展不利。“我認為他們急需精神層面的關注和幫助”

陝西合陽縣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李亞莉,曾參與過教育扶貧。每名老師幫扶三到四個貧困兒童,走鄉入戶,走到他們家裡去關注他的家庭,幫助他的學習。她感覺,留守兒童現在的學習狀況,絕大多數都是隨遇而安,能學多少就學多少,學不了了就不學了,然後回家沒人管,就打遊戲上網玩手機。只有極個別的人很努力。

除了學習問題,更嚴重的可能是心理問題。李亞莉感覺,很多留守兒童不會和別人溝通,比方說見人不會打招呼,不知道別人想什麼,想要的也不會主動說。或者就是想問題特別容易偏激。“我覺得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待人接物,還有明辨是非等方面,都特別需要注意”。

對於留守兒童當下面臨的困難,64。1%的受訪者認為是自卑、任性等性格問題突出,45。3%的受訪者認為是自我保護意識弱,40。2%的受訪者表示存在社會歧視。

68.3%受訪者希望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要關愛留守兒童,68。3%的受訪者建議加大農村教育投入,67。7%的受訪者期待建立完善的教育和監護體系,52。1%的受訪者認為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孫偉認為,只給留守兒童提供物質幫助是遠遠不夠的,要出臺政策,想辦法提供給這些家庭較好的工作機會和收入來源,讓父母不必為了生計離開孩子遠行。同時,學校、村委會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加強父母和孩子的聯絡。

曾做過線上支教的大三學生唐睿軒也覺得,應該在政府支援下,大力發展鄉村經濟,如果在家鄉就能賺到錢,就不會有大批外出打工的父母,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留守兒童了。短期來看,學校和老師應該重點關注這些兒童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態還有家庭狀況,有需要及時幫助。

李亞莉表示,學校應該儘量幫助引導學生,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走出困境,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接受自己。“但無論如何,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如果家人不管,學生始終就處在一個缺愛的狀態,學校老師能夠給予學生的關愛又怎麼夠呢?”

調查中,60。3%的受訪者希望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寄宿條件,56。5%的受訪者認為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43。2%的受訪者呼籲家長重視家庭教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 黃衝

實習生 | 楊哲

編輯 | 黃衝

製圖 | 黃衝

排版 | 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