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教子 | 小孩子不是出氣筒,家長們必須重視起來

人類的情緒是容易激動的,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把愛、懼、怒三種情緒反應,視為人類最原始的情緒。華生的說法,是否正確?我們現在並不在研究情緒的理論,所以,暫不去管它。不過,從他的這種說法中,可以看出來人們情緒生活中的重要。就常情來說,任何人都避免不了說得輕鬆一點,即所謂“脾氣”。

“脾氣”誰沒有呢?

尤其在今日的社會中,到處都有“氣” 使你消受,社會愈不安,經濟愈窘迫,人們受“氣”的機會便愈多,而“出氣”的機會呢也愈多。中西先哲,每有勸人受“氣”而勿“出氣”的,這種說法,在今日確已值得考慮了。因為心理科學告訴過我們,假使一種情緒的激動,而不予適當的發洩,結果必致造成心理或生理的失常。所以,今天的問題,並不在壓制“氣”,而是在如何“出氣”。出氣的方式,可以說是很多,最原始的莫過於蹬腳,摔物。有許多人在正氣憤的時候,就雙足亂蹬,之後氣就煙消雲散了;或者是亂摔東西,我們常看到酒館的桌碗,被顧客們掀翻的事件,這種方式,雖說粗野,他對於“出氣”的目的,確是可達到的。一般沒有修養的人,往往用這兩種方式來發洩內心的氣憤。

至於文人雅士呢?他們又有自己的出氣的辦法,所謂吟詩作樂,就是一般被人目為最清高的出氣的方法,他們在忍受“氣”的時候便朗誦一些詩,創作一首詩;或者唱一首歌、奏一曲琴,借文字與音樂,來驅散自己心頭的憤恨。

最消極的方法,莫過於用菸酒來麻木自己的神經,用生理上的極度激動,暫時的使氣憤消沉下去。很明顯的,這種出氣方法,是太消極、太無用了。因此,有些人便採用了剛好相反的態度,他們要把氣憤化為一股毅然決然的力,以此來反抗氣憤,來改變氣憤,來消除氣憤的根源。

不管是蹬腳摔物,吟詩作樂,或積極或消極,終究採用這種方式的還是不甚普遍。通常最流行的方式,恐怕要算“遷怒於人”了。在遷怒於人之中最容易被用來作出氣物件的,就是小孩子。

為什麼小孩子最容易被人用作出氣筒呢?大概就因為小孩子力量弱,沒有辦法反抗。同時,在成人的心目中,總以為小孩子不懂得什麼,拿小孩子來出氣的事實,因此就非常普通了。

在家庭中,父親在外面受了氣以後,回家就對小孩子夫婦之間,有了一點口角,也就遷怒小孩子,在小孩子身上出氣。不但做父母的要拿自己的小孩於來出氣,就是學校中師,也每每拿學生來出氣。尤其近年來,由於教師生活為柴米油鹽,教師們的心境時常是很沉重的,因此,有時無緣無故的會罵起小孩子來。

拿小孩子來出氣是很容易的,可是拿小孩子來出氣,害煞了小孩子。

父母把小孩子當作出氣筒,無緣無故罵小孩打小孩子,使小孩子把打罵看成了家常便飯,以後,小孩子犯了錯誤,你要責罰他時,他對這些習以為常的責罰,早司空見慣,不會發生任何反應。這是第一個害處。

有時候,父母以小孩子出氣,起先是滿肚皮的氣,打起來便不擇手段。

我還記得有個做母親的,自己受了別人的氣,把自己三歲的小孩子猛地往路旁一摔,結果把小孩子的門牙斷了,滿口的鮮血,真叫人心痛。後來,我看到那小孩子缺了牙,說起話來,漏風得怪難聽,這還算是小事!假使那小孩子的手腳摔斷了,那不是害了他的一生嗎?成人這樣做心何忍?所以,拿小孩子出氣,容易造成小孩子終身的遺憾這是第二個害處。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當尊重小孩子的意志,尊重小孩子的人格,任意把小孩子當出氣筒,我們應當力予反對

教子 | 小孩子不是出氣筒,家長們必須重視起來